曹山矩長老請贊
頭圓象天,
足方象地。
耳朵聞聲,
鼻孔出氣。
馬駒踏殺天下人,
瞎驢不受靈山記。
頭圓象天,
足方象地。
耳朵聞聲,
鼻孔出氣。
馬駒踏殺天下人,
瞎驢不受靈山記。
頭顱圓潤似蒼天,雙足方正如大地。耳朵能聽聞聲響,鼻孔可呼吸氣息。馬駒機鋒踏破天下人的執著,盲驢般的禪心不受靈山傳法的束縛。
頭圓象天,足方象地:源自傳統“天圓地方”觀念,形容僧人法相莊嚴,暗合天地之象。
馬駒:禪宗術語,指馬祖道一的法嗣(如百丈懷海),此處借指破除眾生執著的禪機。
瞎驢:禪宗自謙或機鋒用語,喻指不被文字經典局限的真實禪心。
靈山記:指《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靈山拈花,迦葉微笑”的傳法典故,代表禪宗法脈傳承。
此贊當為曹山矩長老(曹洞宗僧人)畫像或法相所作。宋代禪宗興盛,尤重以“贊”體弘揚禪風,作者通過描述法相并引用禪宗公案,強調長老超越經典束縛、直悟本心的禪修境界,反映宋代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思想。
全詩通過天地法相的外在描寫與禪宗機鋒的內在表達,贊曹山矩長老超越形相、直契禪心的境界,體現宋代禪宗“不立文字”的核心思想,語言簡潔而機鋒深蘊,是禪宗贊體詩的典型之作。
亂山深處出樓臺,秋入群松萬壑哀。嵐翠逼人清似霧,灘聲落石響如雷。
前生姑射山頭住。環佩生香霧。偶然游戲到人間。只許碧天明月伴幽閒。冰肌玉骨清無比。綽約真仙子。慣持孤抱雪霜中。不似春花惟解媚東風。
衰懶屏幽寂,浩懷付詩書。敢謂中人下,乃意太古初。操觚甘廢圓,任獨甘自疏。終南豈不捷,瞑步羊腸岨。力耕不計穫,把釣不羨魚。朋儕競豪賞,閉門日端居。長年抱墳籍,鄉曲誰吹噓。搦管頗成詠,語少興自舒。保終諒無咎,勿回中道車。
有客紛然至,吾其七不堪。目前恣百伎,背后競高談。便以今非昨,從知北亦南。悠悠聊復爾,人意恐難諳。
樹木何颼颼,黃云千里愁。日月爭驅馳,民生誰獲休。置酒華陽館,五鼎烹肥牛。太子捧金卮,美人彈箜篌。數石不得醉,悲歌恨仇讎。歌舞歡未終,將軍刎其頭。驚風起燕臺,滹沱咽不流。男兒得死所,其重如山丘。白刃若春風,功名非所求。
乍辭閶闔捧天書,澍滿郊圻柳拂渠。靈雨總關明主德,恩膏先到使臣車。玉糈艘駛桃花水,綠野謳閑柘影鋤。咨命親承何以報,愿敷圣澤遍青徐。
談經人在翠微中,縹緲煙霏隔幾重。欲寄此心無可托,長隨片月掛西峰。
隔花翻曲月臨墻,欲覓知音懶斗妝。撥盡相思不成調,御溝流水亂人腸。
寶閣凌閶闔,煌煌鎮帝京。梵宮茲棟宇,塵世俯檐楹。飲餞叨群哲,追隨緣一行。良辰屬景豁,極眺有山晴。王粲銷憂興,玄暉撫化情。如聞鈞樂發,想見玉毫呈。晤語應朝徹,相看或籟鳴。傍徨翻不愜,悽惻故多嬰。吐魯今深寇,河湟正用兵。御裘心耿耿,班馬泣喤喤。況復橫戈卒,還馀細柳營。皇靈須震疊,百二此藩屏。謀廟思裴令,喻薪憶賈生。時猶工貝錦,星獨耀欃槍。雞犬寰中困,貂珰座上盈。嫠懷常似喪,渴病分無成。念拙機甘息,包荒德莫名。濕灰悲列子,肯綮感庖丁。賤子公車辱,同人意氣宏。忘年期好我,奮藻愧登瀛。頓覺游蒙盡,彌憐灝氣清。繁霜疏古木,殘律振寒城。賞倦談禪夕,魂勞去客旌。凄涼燕燕賦,朗詠骨為驚。
感時湔淚幾時乾,顧影伶俜獨立難。自恐節孤無與對,誰憐族冷不勝寒。未應一世供愁斷,長愿三更秉燭看。雨過花邊行更好,猶嫌子美借銀鞍。風亭小立夢初殘,步步凌空對廣寒。照眼雙明清可掬,閑情一味淡相看。曉縈瑞霧黏初潤,晴映高云暴未乾。三嗅臨風思無限,蕊宮遙夜酒初闌。瘦吟幽玩有馀妍,更向高人獨樂園。無垢未應經露沐,不緇寧信受塵昏。春風自識明妃面,夜雨能清吏部魂。插向膽瓶看更好,凜如明月薦雷樽。一年佳處早梅時,鉤引清風巧釣詩。未分霜冷禁瘦朵,漸看春入奈愁枝。晚尤奇特憐無伴,夜更分明不可私。冷落更須憑酒煖,從今鄒律未消吹。紛紛紅紫勿相猜,自古騷人酷嗜梅。皂蓋折花憐老杜,黃梅時雨憶方回。一生耐凍天憐惜,滿世趨炎我獨來。桃李爭春身老大,急須吟醉莫停杯。
何處辭枝到小樓,膽瓶深護替花憂。同袍自是風情淺,忍折瓶梅更插頭。
天路花初雨,皇居燕始翰。俄于一席上,得有二龍看。故對承筐戀,新交伐木歡。清言相映發,不厭吐如蘭。
剪得西園一片青,故將來此惱詩情。怪來昨夜窗前雨,減卻瀟瀟數點聲。
綵云千頃鶴千群,雜沓笙璈下界聞。唯有鳳城周處士,蟠桃筵與蔡家分。
秋江凈如練,倒影渡秋陰。自得勝情具,不知山淺深。瀑聲冷明月,蛩韻助微吟。醉拂石床臥,清光一夜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