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陽戰績詩為閆將軍賦二首
百戰功高賊始摧,九成臺下陳云開。天南父老猶能說,作賦郎君只自哀。
韶石芙蓉幾百峰,石如甲胄是軍容。直須青簡傳千載,早有丹心徹九重。
百戰功高賊始摧,九成臺下陳云開。天南父老猶能說,作賦郎君只自哀。
韶石芙蓉幾百峰,石如甲胄是軍容。直須青簡傳千載,早有丹心徹九重。
第一首:歷經百戰功績卓著,終于擊潰賊寇;九成臺下陰云消散,晴空初現。南方的父老至今仍能講述那番壯舉,而我作賦之人卻只能獨自感慨哀傷。第二首:韶石群峰如芙蓉綻放,足有數百之多;嶙峋山石如戰士甲胄,盡現軍隊威儀。這份功績當載入青史流傳千年,將軍的赤膽忠心早已直達帝王深宮。
九成臺:韶陽(今廣東韶關)境內臺名,具體所指待考,或為當地標志性建筑。
陳云:陰云,此處象征戰亂陰靄。
甲胄:鎧甲與頭盔,代指士兵裝備,此處形容山石形態如軍陣。
青簡:古代以竹簡記事,后借指史冊。
九重:指帝王所居深宮,代指朝廷。
此詩為閆將軍在韶陽(今廣東韶關)平定叛亂、取得戰績后所作。詩人通過父老追憶與自然景觀的刻畫,既記錄戰功,也表達對將軍忠勇的贊頌,反映了當時地方安定后百姓對英雄的銘記。
全詩以“戰績”為核心,前首追憶破賊歷程與民間記憶,后首借山形喻軍容,突出閆將軍功績的不朽與忠直。語言凝練,情感真摯,是一首兼具歷史價值與文學性的紀功詩。
秋草延回陌,寒波流古溪。往時歌舞地,竹樹使人迷。漠漠新煙泛,關關幽鳥啼。鐘山遙望里,佳氣滿金閨。
王蠋能存齊,功與安平似。義激亡大夫,相聚求王子。一言作戰氣,燕軍盡披靡。布衣不北面,在位寧無死。徇國成功名,為齊復倫理。襄王得立時,封爵乃忘爾。
山深無數碧瑯玕,愛靜人來取次看。地匝翠云侵骨冷,徑迷蒼雪蔽天寒。風敲玉佩驚清夢,月浸金波起宿鸞。我欲平分僧半榻,煩君日日報平安。
花落亦倦飛,紙灰無由起。定知蝴蝶來,今夜夢魂里。
夜靜春夢長,夢逐仙山客。園林滿芝朮,雞犬傍籬柵。幾處花下人,看予笑頭白。
誰家夫婿安邊戍,夜搗寒砧動客居。秋老不隨黃葉盡,月明猶繞碧窗虛。心懸塞外三更夢,恨絕天涯一紙書。我亦久懷芳徑好,征鞍何日賦歸歟。
天上文星夜夜垂,縣衡多士阻追隨。政如瑞鳳輝時下,每想冥鴻羽可儀。百越關河新賦草,諸陵風雨舊游思。若為未斷名山夢,春滿羅浮寄采芝。
向日繁花獨向隅,對人容色似專愚。從來佳境同餐蔗,但是情人合茹荼。孤注尚拚徼萬一,累丸端復失錙銖。何由抵得雙姝價,自嘆無才未足奴。
山門對處傳幽勝,閒侶相尋寄屐蹤。水號篁溪新有竹,橋依鄉社舊多榕。遠堤草色分歸犢,隔岸蟬聲共晚鐘。談罷八閩當日事,亂峰孤店暮云濃。
紛紛世俗愛言好,好命如今見者稀。言好暫歡終受訾,曉窗不是欠圓機。
九日人間氣象新,鄭公家誕少康成。玉山肌骨侵人瑩,秋水精神照坐明。奕世簪纓真烜赫,沖天頭角正崢嶸。愿公此日身長健,醉把茱萸泛壽觥。
魏王臺上草紛紛,落日中原低暮云。匹馬浪游孤劍在,酬恩誰說信陵君。
昔年曾賞玩,移自碧山遙。古干磨文石,寒枝熨翠綃。雖殊楩梓用,終免雪霜凋。來者宜珍護,毋令困采樵。
一辭文字入僧祇,道是宗工學是師。多病已憐新雪后,耽吟仍是故人期。鐘殘竹院云千疊,花落瑤階月滿池。惆悵幾年成永訣,淚看盈匣寄來詩。
遺世娉婷,玉華長傍云根住。冷香無語。誰與傳幽素。解佩何年,羅襪塵生否。休回顧。楚天修阻。那便凌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