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秦州平章遺詩為仲容題
仇池花竹長風煙,歸夢沈沈路九千。
身是西枝老詩史,憂時頭白中興年。
耆舊凋零又一時,輶軒憶拓教思碑。
英英貽厥遺編抱,廉吏何曾不可為。
仇池花竹長風煙,歸夢沈沈路九千。
身是西枝老詩史,憂時頭白中興年。
耆舊凋零又一時,輶軒憶拓教思碑。
英英貽厥遺編抱,廉吏何曾不可為。
仇池的花竹長久籠罩在風煙中,歸家的夢深沉而路途遙遠。您是如西枝般記錄歷史的老詩人,憂慮時世,在中興之年已滿頭白發。當年的耆老又一次凋零,回憶起用輕車拓印教思碑的情景。珍藏著您遺留的美好詩篇,廉潔的官吏何嘗不能有所作為?
仇池:古地名,今甘肅成縣西,歷史上多有詩人題詠。
沈沈:深沉貌,形容夢境的濃重。
路九千:極言路途遙遠,非實指。
西枝:或典出杜甫《西枝村尋置草堂地》詩,代指記錄現實的詩人之境。
詩史:原指杜甫詩作反映歷史,此處借指董秦州的詩記錄時世。
耆舊:年老而有聲望的故舊。
輶(yóu)軒:古代輕便的車,此處指拓印碑刻的工具。
教思碑:記錄教化與追思的碑刻。
貽厥:遺留,指前人留下的(詩篇)。
遺編:指董秦州遺留的詩作。
此詩為詩人為董秦州(名平章)的遺詩題詠而作。董秦州或為南宋時期秦州地方官員,以廉吏著稱。詩人通過其遺留詩作,追思其生平,結合當時中興之際(或指南宋試圖恢復的背景)耆舊凋零的現實,表達對先賢的懷念與對廉潔官吏精神的肯定。
全詩圍繞董秦州遺詩展開,由景入情,從故地風物、歸夢遙想,到追思其詩史般的記錄、耆舊凋零的感慨,最終以“廉吏何曾不可為”升華主題,既肯定董秦州的文學與品格價值,也暗含對時世的關切,是一首兼具抒情與史鑒意義的題詠之作。
山氣蒼茫瑣寂寥,弄云吹雨半瀟瀟。澗聲不斷波流急,更聽風前婆餅焦。
添丁屈指今三歲,未識而翁。睡去朦朧,耳畔呼耶語句工。關河梗絕書難達,何日相逢。繡褓親縫,顛倒天吳短褐中。
安漢吏取糧。令為之償。
清時竽食自慚惶,誰建江村太史坊。百尺檐阿留宿霧,數層丹碧映朝陽。高飛燕雀應交賀,晚學兒孫或激昂。此意幾番圖報稱,絕無瓊玖探詩囊。
不肯歸休本俗才,癡兒了事太悠哉。勸君抽取文符手,且就涼軒斗茗來。
舊日浮丘伯,曾將王子喬。周游乘白鶴,接引上青霄。大藥留丹鼎,天臺度石橋。不知千載后,為爾一相邀。
珠水今春柳葉遲,因君不忍吐長絲。將歸一曲尊前唱,黃鳥無聲為別離。山木歌殘不自持,情深重使越人悲。天南自此多連理,細葉榕陰滿水湄。
水心亭館午風多,別有長條許客過。無數落花紅作陣,一篙新雨綠生波。
遠來便見兩山睽,一大隆高一小低。及到近看如合璧,壺公祗與谷城齊。
風雨添新漲,荒洲幾尺潮;場禾悲滯穗,渚荻響叢條。茅舍炊煙淡,蓬窗暝色驕。秋飆毋乃妒,未敢說摩霄。
江天冥漠櫓咿啞,云樹煙村野鳥斜。船頭驥子時同坐,久話令人忘算沙。
烏生八九子,哺子生毒荼。拮據為巢,乃在城巔高樹隅。得食不下咽,銜之吻間飼諸雛。毛羽摧頹寧暇顧,腹饑骨瘁尾畢逋。八九子,羽翼齊,分飛各東西。老鳥啞啞巢中啼,風雨飄搖何處棲。吁嗟乎,豺虎噬人猶有親,蟲類蜂蟻識君臣。烏不反哺,不如羊跪乳之仁。
歲華茜。對彩勝風含,桃符塵換。便向陽歡意,小梅透微暖。咬春雪脆休孤負,紅映屠蘇盞。詫兒童、令節雙兼,我曾三見。花甲紀初轉。似地老天荒,五云回盼。應接芳韶,問王謝、舊堂燕。燒燈挑菜從頭數,早拭看花眼。怕因循、鈿轂佳期尚晚。
年來慵墮畏多愁,怕見群才得意秋。題柱敢期乘駟馬,隱廛端欲舍蝸牛。既成春服聊歌詠,擬賦閒情且罷休。漫道無心關節物,杖藜時為好山留。小雨冥冥暗市樓,無聊一日似三秋。窮愁顧我堆千斛,健筆期君回萬牛。語怪未應書咄咄,身閒底用賦休休。曉來春到西窗外,喚夢一聲黃栗留。
今朝正是四月八,凈飯王宮生悉達。吐水九龍天外來,捧足七蓮從地發。點胸點肋獨稱尊,大口開張自矜伐。都盧往世七旬馀,四十九年恣忉怛。賴有云門老跛師,一棒當時要打殺。人人盡道報佛恩,將此深心奉塵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