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友翠玉軒
囂市塵中無此清,
竹風聲應讀書聲。
一軒擁翠萬玉瘦,
正好著渠難弟兄。
囂市塵中無此清,
竹風聲應讀書聲。
一軒擁翠萬玉瘦,
正好著渠難弟兄。
喧鬧的市井塵埃中沒有這樣的清幽,竹風的聲音應和著朗朗的讀書聲。軒中環繞著翠綠的竹影,如同千萬枝瘦勁的玉竹,正適合安置他這難得的志同道合之人。
囂市:喧鬧的市集。
應:應和,呼應。
擁翠:指軒中被翠綠的竹子環繞。
萬玉瘦:形容眾多細瘦的竹子如碧玉般修長挺拔。
著渠:安置他,渠為方言代詞,指友人。
難弟兄:難得的兄弟,此處指志同道合的友人。
此詩應為詩人拜訪友人吳友的'翠玉軒'后所作。軒以'翠玉'為名,當因遍植修竹,環境清幽。詩人通過對比市井的喧鬧與軒內的雅致,展現友人居所的獨特魅力,反映出當時文人對寧靜讀書生活的追求。
全詩通過市井與軒內的對比,突出翠玉軒清幽雅致的特點,竹聲與書聲相和,營造出詩意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友人居所的贊賞及對雅致生活的向往,語言簡練,意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文人雅趣之作。
憶笙歌筵上,匆匆見了,□□相別。紅爐暖、畫簾繡閣,曾共鬢邊斜插。南枝向暖,北檻里、春風猶怯。也應別后,不減芳菲,念咫尺闌干,甚時重折。清風間發,如天與濃香,粉勻檀頰。紗窗影、故人凝處,冷落暮天殘雪。一軒明月。悵望花爭清切。便教盡放,都不思量,也須有,驀然上心時節。
避地東鄞郭外居,坐無齋閣出無輿。云山滿眼常觀畫,烽火連年近得書。坐久頗能評海錯,交深多感饋鱸魚。論文正欲頻相過,門掩清風客到疏。
但把凡身小品論,寧須拓頞問星辰。女郎戀別淚如雨,遑托金針度與人。
神燭光華麗,靈祛羽翼生。已傳餐玉粒,猶自買云英。
立于萬物先,向明我得天。衰殘何足嘆,皦日在窗前。
暫拋塵土扣云扉,山色空濛翠濕衣。澗水松風俱有恨,道人瓶缽幾時歸。
猗與太史公,振代見才杰。百氏勤雕鎪,二典恣漁獵。雄章發天造,大手揚帝烈。至今藝士林,冠世推閥閱。
箕斗澄暉缺月升,茅花夾轂雪中行。曉風凜凜寒城冷,濠里荷錢無數生。
不因簪紱戀京華,里有鳴珂趙世家。籍甚超宗毛是鳳,依然江令筆生花。郁林素業惟傳石,閩嶠官郵不餉茶。為問玄亭當日事,引觴曾否壽侯巴。
送爾松溪上,猿聲樹樹聞。夜涼弄溪月,衣上拂松云。
醉來黑漆屏風上,草寫盧仝月蝕詩。
為政貴察色,讀書在研覃。司視既不明,兩者無一堪。尚不逭吏責,為師固宜慚。圣世無棄物,況茲久朝簪。決去豈我志,知止亦所諳。頗聞南山下,菊根浸寒潭。濯餌千日期,冰臚復清涵。老馬果識道,更服鹽車驂。
遠聘羊裘到漢庭,竟忘龍袞略儀刑。先生不為干人爵,太史何勞奏客星。潮上嚴灘浮海白,山連禹穴入云青。高風千古成陳跡,唯有荒祠繞翠屏。
玉果金盤開九州,人間無處匿蛛蟊。天孫今夜鵲橋畔,百億化身難得周。
倚花闌清曉,裴回探得,南枝初綻。通春意、漏巧斗奇,東君首先回暖。盈盈素面。剛強點、胭脂深淺。是他自有,標格清香,恣千種妖饒,萬般閑雅。移時細看。算濃雪嚴霜,怎生拘管。也擬是、小桃未蕊,依約杏添清伴。笛聲休怨。怕恐使、群芳零亂。待須把酒,守著花枝,愿期與花枝,久長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