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前韻柬宗白秋樸
銷金羔酒不相宜,冰水烹茶味頗知。冷極猶呵吟絮筆,歸歟待補種花籬。江湖浪跡多愁思,滄海橫流有已時。霜霰雖嚴松柏翠,未應負卻歲寒期。
辭喧就寂與詩宜,此意寧為俗子知?暫作芙蓉依綠水,會看花樹拓南籬。不教墮落淩云氣,別有商量話語時。世事如棋無定著,區區恐負故人期。
銷金羔酒不相宜,冰水烹茶味頗知。冷極猶呵吟絮筆,歸歟待補種花籬。江湖浪跡多愁思,滄海橫流有已時。霜霰雖嚴松柏翠,未應負卻歲寒期。
辭喧就寂與詩宜,此意寧為俗子知?暫作芙蓉依綠水,會看花樹拓南籬。不教墮落淩云氣,別有商量話語時。世事如棋無定著,區區恐負故人期。
奢侈的羔羊肉酒與我并不相宜,用冰水烹煮的茶更讓我品味到真味。寒意極濃時仍呵氣暖著寫詩的筆,盼著歸鄉修補那種花的籬笆。浪跡江湖多有愁思,滄海橫流的動蕩總會有結束之時。霜雪雖嚴,松柏依舊青翠,不應辜負這寒冬中的約定。遠離喧囂歸于寂靜正合詩心,這心意哪是世俗之人能理解?暫且如芙蓉依傍綠水,終將看繁花滿樹拓展南籬。不讓自己墮落失去凌云之志,另有可以商量傾訴的時刻。世事如棋局沒有定數,只怕辜負了老朋友的期待。
銷金羔酒:指奢侈的酒宴,銷金形容裝飾華麗,羔酒即羊肉酒。
吟絮筆:用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詠雪的典故,代指寫詩的筆。
歸歟:化用《論語·公冶長》“歸歟歸歟”,指歸隱之意。
滄海橫流:出自《晉書·王尼傳》,比喻社會動蕩不安。
歲寒期:取《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意,指堅貞的品格約定。
淩云氣:指高遠的志向,化用司馬相如“賦家之心,苞括宇宙,總覽人物”的凌云之氣。
世事如棋無定著:以棋局比喻世事變化無常,著同“著”,指棋子落處。
此詩為和友人宗白秋樸之作(“疊前韻”指依前作之韻腳酬和),約創作于作者游歷或歸隱初期。詩中“江湖浪跡”“辭喧就寂”等句,反映了作者厭倦世俗紛擾、渴望歸耕的心境,同時寄寓對友人的深情與共勉。
全詩以“不相宜”“與詩宜”貫穿,通過生活場景與哲理意象的結合,既展現了作者高潔的品格追求,又流露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是一首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的酬和之作。
老梅何偃蹇,雪時方始花。
自守歲寒性,不肯隨春花。
隱人適然見,移植溪水涯。
瘦影無陽艷,清香絕淫邪。
閒靜如隱人,隱人心所嘉。
樵牧無見侵,以詒隱人嗟。
鵠白不以烏,蘭香端為誰。
外家秉明德,晚與世參差。
乖離歲十二,會面卒卒期。
何言灊丘底,玉稻同一炊。
江柳依依水國春,眼中時序一番新。
未誇石室逢仙客,且喜臨邛有故人。
酒盞浸消千古恨,鶯花聊伴百年身。
韶光轉瞬須臾事,莫漫停歌淚滿巾。
王陽初應仕,貢禹喜彈冠。意氣久結納,清芳契若蘭。
曾為比翼鳥,相將拭羽翰。斯雄既高蹈,矯跡入云端。
彼雌復何為,嚶鳴求其歡。出處雖偶異,形骸元共觀。
高梧瞻鳳集,巨海想鵬摶。攀附誠所愿,光輝照我先。
盛世重作人,新槱收棫樸。渭水起釣綸,傅巖識板筑。
之子富芳華,因風扇流馥。劍開干莫函,卞剖荊山玉。
遇合信非常,周澤亦已握。何以企先猷,小心懷肅穆。
何以風在位,敦素務寡欲。夙夜贊圣明,庶不負所學。
星漢曾聞犯斗槎,遠游真臥白鷗沙。康侯疏草傳天下,蘇軾才名重越淮。一榻醉同清海月,幾年吟傍刺桐花。上林奏賦思供奉,會見金莖賜露華。
澄江落木雁南飛,露靜臺空月正輝。久客豈堪秋又暮,故鄉應有夢先歸。猿啼湞峽晴嵐合,梅引庾關曉徑微。一別未須苦離索,五云紅日待相依。
曾攀玉李青冥上,
亦摘蟠桃縹緲邊。
定是三生有靈骨,
謫歸猶作荔支仙。
昨升系舟山,試望雁門塞。巀嶪陣云黑,勢與玄岳配。
及茲赴谷口,局步入煙靄。曲曲山根盤,層層蒼壁對。
嵐光自摩蕩,巖壑遞明晦。古雪滋陰崖,新泉下奔瀨。
猿猱一線路,迥出飛鳥背。側磴上空曲,攀危凌地籟。
始知經陟高,足底群峰會。玄冥操斗柄,制此天北戒。
插漢立雄關,蕃畿隔內外。東掠鳳皇城,西極菖蒲海。
呼吸萬里通,形勝兵家最。信乃天下蔽,詎惟三晉隘。
時清關門開,耕田鑄矛鐓。不見沙土中,箭鏃馀腥在。
道出陳留郡,車停潁水濱。不勝懷古意,為吊鼓琴人。
王粲稱前輩,張衡記后身。軼才真曠世,偉貌迥殊倫。
淹貫鴻都學,輝皇清廟珍。于時良策蘊,應詔直言陳。
鸞鳳偏垂翅,驪龍漫角鱗。幽囚北寺獄,遠徙朔方塵。
禍稔天心酷,憂深國步屯。妖氛纏黑氣,賊寇起黃巾。
炎祚傾危日,梟雄剝亂辰。徵車憐迫促,解綬悔逡巡。
殄滅嗟元惡,彌縫賴大臣。然臍誠已晚,動色亦何因。
過細寧難宥,冤奇竟莫伸。踉蹌付廷尉,涕泣遍朝紳。
已矣儒宗失,悲哉史筆淪。無兒延嗣續,有女歷艱辛。
忠孝名終在,風流跡未泯。篆書垂一代,碑版照千春。
尚論追芳軌,遐思托德鄰。茫茫尋故里,寂寂委荒榛。
事往浮云散,文傳炳日新。虎賁猶得似,想象為傷神。
一身長道路,四海尚風塵。
昔作依劉客,今為去魯人。
渡河年在亥,乞酒歲非申。
別后山中友,相逢話又新。
夜行山步鼓鼕鼕,
小市優場炬火紅。
喚起少年巴蜀夢,
宕渠山寺看蠶叢。
容易流光過兩春,卻從臨去倍傷神。
名花也解留人住,又向枝頭著意新。
燕子多情去復還,教儂別思幾回環。
不知今后紅閨內,又是何人整翠鬟。
身將雙白發,遙返斗南隈。寶饌分神鼎,宮衣出上臺。堯階移舞去,漢殿謁歸來。堂上稱觴日,還思獻壽杯。
苑草半芊綿,堤花開欲然。獨憐供奉客,遙理孝廉船。別緒縈千里,交情記十年。豐江雙寶劍,暫去幾時旋。
解組歸來足自娛,春江水暖漾雙鳧。
桃源洞口尋芝草,桃浪溪頭酌玉壺。
生不逢辰冠早掛,歲臨周甲杖堪扶。
詰朝上巳同修契,萬紫千紅并入圖。
絹壽八百年,紙本壽過之。人生百年耳,寫此將何為?
吾亦愛吾廬,此意陶潛知。黃者徑菊花,碧者門柳絲。
南山有佳氣,松風吹酒卮。高詠歸去來,宜得圖傳之。
惜皆付后人,圖者非當時。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姚翁年七十,照海須眉白。為寫吾廬圖,森森見松柏。
群山走腕下,萬里若咫尺。
可憐阿得脂,翼知不能飛。
淝水三千旅,恩重義無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