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石崇詩 其三
美茲高會,憑城臨川。
峻墉亢閣,層樓辟軒。
遠望長州,近察重泉。
郁郁繁林,蕩蕩洪源。
津人思濟,舟士戲船。
得廁大歡,屢蒙賓延。
飲必酃綠,肴則時鮮。
仰接溫顏,俯聽話言。
嘉我乃遇,遭彼頻煩。
美茲高會,憑城臨川。
峻墉亢閣,層樓辟軒。
遠望長州,近察重泉。
郁郁繁林,蕩蕩洪源。
津人思濟,舟士戲船。
得廁大歡,屢蒙賓延。
飲必酃綠,肴則時鮮。
仰接溫顏,俯聽話言。
嘉我乃遇,遭彼頻煩。
贊美這盛大的聚會,依傍城墻面臨川流。高峻的城墻與閣樓,層疊的樓宇敞開長廊。遠可眺望水中長洲,近能觀察深潭清泉。郁郁蒼蒼的茂密樹林,浩浩蕩蕩的河流源頭。渡口之人渴望渡河,船夫駕船戲浪游玩。得以參與這場歡宴,多次承蒙您的邀請。飲酒定是酃湖綠酒,菜肴皆是應季新鮮。抬頭承接您的溫和容顏,低頭聆聽您的親切話語。慶幸我能有此際遇,多次蒙受您的厚待。
高會:盛大的宴會。
憑城:依傍城墻。
峻墉(yōng):高峻的城墻。
亢閣:高閣。
辟軒:敞開的長廊。
長州:水中長形的陸地。
重泉:深泉。
津人:渡口的人。
思濟:想要渡河。
舟士:船夫。
得廁:得以參與(謙辭)。
賓延:以賓客之禮邀請。
酃(líng)綠:指酃湖(今湖南衡陽)所產的名酒。
溫顏:溫和的面容。
遭彼頻煩:多次承蒙厚待。
此詩為西晉時期文人贈給石崇的酬唱之作。石崇以豪富著稱,常于金谷園等場所舉辦奢華宴飲。作者作為賓客參與其高會,席間感于石崇的盛情與宴會的隆重,遂作此詩以表贊美與謝意。
全詩圍繞“高會”展開,從環境、場景到宴飲細節,層層鋪敘,既展現了西晉上層社會的宴飲風貌,也通過對主人的稱頌,體現了當時文人交往的酬酢風氣,語言質樸而不失典雅。
燦然輝四壁,顧我亂涂鴉。書辨蠅頭字,香分雀舌茶。悲非流熱淚,喜不結幽花。卻笑窗前月,空臨士子家。
南方赤帝騎龍尾,啾啾夜渡銀河水。露濕火云飛不起,碧色凝天薄如紙。鳳管參差裁短玉,別夢煢煢冷秋燭。金井闌西一葉風,吹盡湘妃鬢邊綠。
待漏曉辭雙闕下,秉驄遠出五云邊。交游愧我叨虛譽,風裁如公羨獨賢。客路三冬逢積雪,關河萬里值殘年。七閩早晚咨詢遍,猶想登臨攬轡前。
三十年前曾此住,光陰都向樂中過。蕉林深處尋蝸殼,柿實黃時掛鳥羅。塘畔負暄看演漾,檐前戲水喜滂沱。壞墻涂抹今猶在,故里同游已不多。
兩州佳政萬人傳,一旦那知遂溘然。到底久生從古少,要須乘健早歸田。
親朋樽俎日周旋,無限歡情到酒邊。底許擠排作尊客,祇令撫己嘆衰年。
醉鄉雅近白云鄉,千歲須臾七日長。羯鼓催花歌一曲,鹿鳴思草賦三章。民因恥鮮常瓶罄,世患才多費斗量。常侍新詩何處寄,駐兵已借杜公堂。
三年才得一封書,夢里還山信屢虛。病去隨人歸瘴海,懷深無計問江魚。而翁憂道長思汝,尼母憐兒每向予。何事五旬心氣盡,秋風凝眼倚山廬。
仲夏五日簫鼓競,薛老峰前舟可憐。水下九龍江意遠,山回五虎地維偏。故情幸不遺高適,豪論能無屈傅玄。萬事糺紛人代里,聊為酩酊答風煙。
君不見范蠡謀成吳社屋,歸來扁舟五湖曲。之齊之陶變姓名,治產積居與時逐。又不見子貢學成退仕衛,廢舉鬻財齊魯地。高車結駟聘諸侯,所至分庭咸抗禮。馬醫灑削業雖微,亦將封居垂后世。胸蟠萬卷不療饑,孰謂工商為末藝。泉南有客陶朱孫,大舶東望扶桑暾。石塘萬里限弱水,貝闕珠宮光吐吞。直窮南海極西海,生擒蠻寇龍牙門。島衣卉服識名姓,懋遷有無爭駿奔。圣明文德洽區夏,詔遣移家居闕下。親聆天語覲天言,豈是尋常行賈者。茲來婁上督諸商,會看重譯貢殊方。明珠撒殿獻琛贐,天王端拱當明堂。朱君朱君不易得,務財逐利通絕域。只今太史筆如椽,汗簡殺青書貨殖。
天網開三面,民生亦少瘳。釜魚方假息,柙虎尚遺憂。海曲聞休戍,淮南會寢謀。伏波何見晚,甘作賈胡留。
六度逢寒食,肝腸寸寸灰。豈無懸日月,難擬到泉臺。歲每慚新鬼,春從冷舊醅。兒曹須老大,莫忘介山哀。
三春好日幾晴乾,不遣風花一片殘。擁樹山云長帶雨,捲簾江閣尚留寒。繁枝照眼知誰共,尊酒多情且自寬。莫更題詩寄相憶,恐增懷抱在東闌。
滿紙焦黃甚,焚坑汝獨遺。摩挲憐舊夢,懵懂過兒時。論孟今猶記,淵泓尚未窺。皤然成老耄,何以謝恩師。
畫闌十二憑西風,芙蓉照波霜影紅。微寒夜侵紫半臂,寶帳流蘇篆煙細。月明天上來羊車,千門竹葉生鹽花。挑燈自看班姬傳,甘作團團秋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