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東坡集中有歸去來兮辭集字詩喜其用韻仍集字和之 其三
富貴今非愿,風云安可期。
得歸吾足矣,不樂復何之。
清趣還消酒,憂懷盡寓詩。
委心無物我,宇內幾人知。
富貴今非愿,風云安可期。
得歸吾足矣,不樂復何之。
清趣還消酒,憂懷盡寓詩。
委心無物我,宇內幾人知。
如今富貴已非我所求,變幻的風云又怎值得期待?能歸鄉我已心滿意足,若不快樂還能前往何處?清雅的樂趣需借酒消解,憂慮的情懷全寄托在詩中。隨心放任不分物我界限,這世間又有幾人能明白?
風云:此處指仕途的變幻或富貴的機遇。
委心:隨心任情,放任自然。
無物我:物我兩忘的超然境界。
宇內:天地之間,世間。
此詩為和蘇軾《歸去來兮辭》集字詩而作。詩人讀蘇軾集字詩后,以相同用韻和集字方式創作,反映其對蘇軾超脫精神的共鳴。創作時或已生退隱之心,借和詩表達對歸鄉生活的向往與淡泊心境。
全詩緊扣‘歸’與‘淡’,否定富貴追求,強調歸鄉之樂與物我兩忘的超然,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是對蘇軾隱逸精神的呼應,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
憶我游天閶,結交青云人。私心竊自許,積念在致身。作者十馀輩,文雅皆等倫。良時美嘉會,散步出城闉。高言矯當世,逸氣橫秋旻。聚散苦無端,為樂不及辰。而我復遠役,懷哉隔音塵。永言保堅白,卒歲無淄磷。
仙人何處弄煙霞,十二樓臺別有家。依舊當年雙玉柱,擎天半倚白云斜。
幽壑鳴雷,晴云漲雪,一園生意渾涵。酒戰詩盟,天教我輩沉酣。初行佛國明河里,仗東風、鼓動星帆。算歸來、難息心根,有夢圖南。圖南計亦堂堂也,向龍蛇影外,筑個茅庵。日夕招邀,閑禽兩兩三三。采薇偶過蒼崖下,聽秦人、慷慨高談。對青屏、前事都忘,后事都諳。
莞江春色滿官衙,三載笙歌擁絳紗。詞客多情憐玉樹,將軍清嘯和金笳。歸心忽動秦淮水,去路遙攀大庾花。尊酒河橋相送送,夢隨鴻雁到天涯。
泥濘酥小雨,人向節中忙。雪蕊翻春茗,云根裊篆香。瞢騰淹卯酒,疲憊戀康床。一盞屠酥酒,何愁醉后嘗。
山堂晚色,滿疏籬寒雀,煙橫高樹。小雪輕盈如解舞,故故穿簾入戶。掃地燒香,團欒一笑,不道因風絮。冰凘生硯,問誰先得佳句。有夢不到長安,此心安穩,只有歸耕去。試問雪溪無恙否,十里淇園佳處。修竹林邊,寒梅樹底,準擬全家住。柴門新月,小橋誰掃歸路。
秋聲又向耳邊鳴,轉眼平頭六十人。最是讀書難久坐,不甘空負百年身。
三錢買屠刀,日日將殺豬。東家有寶劍,七世匣中居。
添承抽鉛吾自有,作灶起爐何所求。我愛延平深晦養,好將真訣契前脩。
教子成名宦,居孀亦有年。甫能膺祿食,遽爾赴重泉。素守共姜節,能追孟母賢。定知銘墓者,應有筆如椽。
幾點微紅,幾杵疏鐘。把吾儕、引入空蒙。摩碑辨字,倚石觀松。對一山云、一池月、一亭風。當年佛寺,曾住詩翁。大光明、頂上圓通。紛繁世道,簡約行蹤。在竹溪旁、梅峰下、菊園中。
客愁已若此,況聽雨聲多。潮氣連滄海,江光涌白波。暝云低野度,濕鳥掠船過。咫尺齊山色,蕭蕭鎖薜蘿。
知君是姚合,小詠滿菰城。飛閣千山表,流云四面生。時時潤幾席,往往臥檐楹。莫學通明吝,相為貯一鎗。
荊卿西去不勝悲,歧路蒼茫欲待誰。匕首豈堪將豎子,地圖何不與漸離。凄涼易水驅車日,倉卒秦王逵殿時。劍術可憐疏未講,精誠空有白虹知。
石泉行可照,蘭杜向含風。離歌上春日,芳思徒以空。情遽曉云發,心在夕何終。幽琴一罷調,清醑復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