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徐干詩
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圓景光未滿,眾星燦以繁。
志士營世業,小人亦不閒。聊且夜行游,游彼雙闕間。
文昌郁云興,迎風高中天。春鳩鳴飛棟,流猋激欞軒。
顧念蓬室士,貧賤誠足憐。薇藿弗充虛,皮褐猶不全。
慷慨有悲心,興文自成篇。寶棄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彈冠俟知己,知己誰不然。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
亮懷璠玙美,積久德愈宣。親交義在敦,申章復何言。
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圓景光未滿,眾星燦以繁。
志士營世業,小人亦不閒。聊且夜行游,游彼雙闕間。
文昌郁云興,迎風高中天。春鳩鳴飛棟,流猋激欞軒。
顧念蓬室士,貧賤誠足憐。薇藿弗充虛,皮褐猶不全。
慷慨有悲心,興文自成篇。寶棄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彈冠俟知己,知己誰不然。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
亮懷璠玙美,積久德愈宣。親交義在敦,申章復何言。
迅疾的風卷著白日,轉眼間就沉入西山。月亮的清光尚未圓滿,眾星卻已璀璨繁密。有志之士經營著世俗事業,平庸之人也不肯閑暇。我姑且在夜間出行游覽,漫步于那雙闕之間。文昌殿如濃云般巍然矗立,迎風觀高入云天。春鳩在飛檐下鳴唱,急風掠過窗欞軒欄。回想起你這住草屋的賢士,貧賤的處境實在令人憐惜。野菜填不飽空腹,粗布短衣還不周全。你心懷慷慨悲愴之情,提筆寫下成章的詩文。珍寶被棄能怨何人?就像和氏璧曾被誤認為石。彈去冠塵等待知己,可知己又有誰能輕易得遇?良田從無歉收之歲,雨露充沛自有豐年。你心懷美玉般的美德,時間越久德行越顯昭然。親友之交重在敦厚,寫下此詩還能再說什么?
驚風:迅疾的風。
圓景:指月亮。
蓬室士:指居住簡陋的人,此處指徐干。
薇藿(wēi huò):薇,野豌豆;藿,豆葉,均為野菜。
皮褐:粗制的獸皮或布制短衣。
和氏:用和氏璧典故,喻指徐干懷才不遇。
彈冠:彈去冠上灰塵,指準備出仕。
璠玙(fán yú):美玉,喻美德。
徐干為‘建安七子’之一,一生清貧困窘,曾隱居不仕。此詩為曹植贈友之作,約創作于建安中期(196-220年)。當時社會動蕩,士人多懷才不遇,曹植以貴胄之身,對友人的困頓處境深表關切,遂作此詩以寄慰藉與鼓勵。
全詩通過自然景象與社會現實的對照,由景及人,由表及里,既展現了對友人境遇的同情,更以‘積久德愈宣’的信念肯定其才德,體現了建安文人重友情、尚德行的精神風貌,是建安詩歌‘梗概多氣’風格的典型代表。
拋卻功名后。莽生涯、惟憑詩酒。懶把文章傳后世,只喜尋花問柳。又何論、金章紫綬。醉里年華狂態在,看諸公、觸熱人間走。杯在手,眉休皺。 消盡英雄豪氣否。想當時、長辭簪笏,大開笑口。小謫須知蓬島客,偶向紅塵羈逗。應自笑、煙霞痼久。只嘆江淹才若此,抱云和、未向王門奏。剩仙館,桃如舊。
昨晚西窗風料峭,又把黃梅瘦了。人被花香惱,起看天共青山老。 鶴叫空庭霜月小,夜來凍云如曉。誰信多情道,相思漸覺詩狂少。
春來也,是何時?沒人知。先到玉兒頭上,裊花枝。 十二畫樓簾卷,紅妝笑語參差。爭向彩幡成隊去,看朱衣。
燈花滴。爐香熄。屏風靜掩遙山碧。簫誰弄。衾長空。五更簾幕,月和霜重。凍。凍。凍。 閑尋覓。無消息。淚痕冰惹紅綿濕。愁難送。情還種。巫云昨夜,同騎雙鳳。夢。夢。夢。
森森棟梁材,駢空翥鸞鳳。 危亭抅其間,曾不礙梁棟。 檐陰織翠紋,砌溜諧清弄。 攤飯宜晝眠,一枕華胥夢。
回環引細泉,泉聲漱檐底。 美哉知者心,清通樂流水。 琤琮戛鳴球,淅瀝泛綠綺。 塵慮無由得,何須洗雙耳。
銀燭秋光冷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對酒問人生幾何,被無情日月消磨。煉成腹內丹,潑煞心頭火。葫蘆提醉中閑過。萬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
雨晴云散,滿江明月。風微浪息,扁舟一葉。半夜心,三生夢,萬里別,悶倚篷窗睡些。
江城歌吹風流,雨過平山,月滿西樓。幾許年華,三生醉夢,六月涼秋。按錦瑟佳人勸酒,卷朱簾齊按涼州。客去還留,云樹蕭蕭,河漢悠悠。
酒杯濃,一葫蘆春色醉山翁,一葫蘆酒壓花梢重。隨我奚童,葫蘆干,興不窮。誰人共?一帶青山送。乘風列子,列子乘風。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云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
夢中邯鄲道,又來走這遭,須不是山人索價高。時自嘲,虛名無處逃。誰驚覺,曉霜侵鬢毛。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才歡悅,早間別,痛煞煞好難割舍。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