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馬圖為房參戎題
原野秋風苜宿殷,
奚官執鞚出天閑。
驅馳記得開元日,
曾從汾陽破虜還。
原野秋風苜宿殷,
奚官執鞚出天閑。
驅馳記得開元日,
曾從汾陽破虜還。
原野上秋風拂過,苜蓿顏色深濃;養馬官牽著韁繩,從皇家馬廄牽出良駒。這馬還記得開元年間的馳騁歲月,曾跟隨汾陽王破敵凱旋而歸。
苜宿:即苜蓿,一種牧草,為馬的飼料。
殷(yān):指顏色深濃。
奚官:古代負責養馬的官。
鞚(kòng):馬籠頭或韁繩。
天閑:指皇家養馬的廄苑。
開元:唐玄宗李隆基年號(713-741),為唐代盛世。
汾陽:指汾陽王郭子儀,唐代名將,安史之亂中功勛卓著。
此為題畫詩,當為詩人觀《唐馬圖》后為房參戎所作。唐代以馬為盛世象征,詩中借畫中駿馬追憶開元年間郭子儀破虜的功績,或反映詩人對歷史英雄的推崇及對盛世的向往。
全詩通過描繪《唐馬圖》中駿馬的英姿,追憶其隨郭子儀破敵的歷史,既贊美良馬的雄健,又借歷史典故抒發對盛唐將才的敬仰,語言簡練,意象鮮明,是題畫詩中融合敘事與抒情的佳作。
此邦是處見蛾眉,獨有斯亭見處奇。對此已添離別恨,可堪更值夕陽時。
帝里祥光曙色曦,瑤山高映五云奇。少陽已起中天運,萬戶同歡履泰時。合殿春回花綻錦,青宮瑞靄露盈芝。遙知齒胄風長在,應有夔龍集鳳池。
東風著物猶未驚,忽聽林間鵯鵊鳴。瀨水生波先泛泛,燒痕破暖漸青青。農家且喜春耕足,未曉呼兒飯黃犢。誰家躍馬來探春,卻笑瀾翻啼布谷。
索逋賦,逋賦紫不得。不是縣家苦催征,朝廷新例除本色。東封西款邊功多,江淮陸地生洪波。內庫馬價支垂盡,民固無力官奈何。蘇州舊逋七十萬,漕析金花居其半。安得普天盡雨金,上為明君舒宵旰。嗟乎民日難,官日苦。竹開花,礦生土。
村徑兩徒杠,津岐賴相接。歲久木盡摧,來往多病涉。吾師好施予,毅然探囊篋。伐石來西山,架梁通便捷。攄心不知勞,旬日足功業。行人履坦途,無復待舟楫。平生好修葺,于此意自愜。福報固不圖,一念歷千劫。愿焉壽無疆,期頤穩登躡。
十畝幽棲地,乾坤一息閒。身從花鳥幻,道在羲唐間。
看山興不輟,落日有馀情。稍憩中林宿,猶攀絕頂行。風泉晚逾響,松雪夜微明。長嘯云岑上,飄蕭白露生。
一從大地起真龍,坑了群儒累了農。牛年莫說牛欄事,問杏花村夢牧童。
報晴底用暮寒為,薄薄春衫橫見欺。似有如無風細甚,柳絲無賴恰先知。淡紫斜陽嫩碧天,一春今夕始開顏。看山偶忘歸來卻,月到西廊第二間。
七陵佳氣郁蔥哉,睥睨寒烽北極開。車轉天門通箭括,水排坤軸建瓴來。書生絕質無中策,大將犁庭有異才。邊馬莫移青海帳,漢家曾記白登臺。
府邸開平臺,松軒轉萋綠。四術多朱光,閑房靜相屬。余業倏朝依,子懷喜夕篤。深居若無人,閱暑不知酷。晚葵敷余霞,新蓮摘青玉。風清客襟開,月來琴柱促。寂寂方丈間,超然出塵俗。長令形跡忘,奚用事溪谷。
薄暮初來窗遂黑,兩人相對眼能青。室中靜若洪荒紀,滿紙詩聲作雨鳴。玉蘭雨里靜如姝,片羽清光閃暮除。卻到夜深人去盡,為誰寂寞洗芳膚。暮色沉如天上雨,山光冷若夢中煙。小欄一立心都老,何處兒童始學言。
蘭銷桂蠹雨初晴,寂寂泉宮夜不明。聞說七峰山下水,至今流恨也吞聲。
一滴曹源向北湍,順流容易逆流難。神龍破浪無尋處,留得威獰紙上寒。
古人不可見,可見古人心。古人心如何,精堅比黃金。或如嵩山高,或如江水深。山高水且深,一一托鳴琴。為君從容彈,君聽弦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