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圖為李總戎題二首 其一
長竿短笠心自如
此翁取適兼取魚
人間理亂都不管
醉來獨笑醒三閭
長竿短笠心自如
此翁取適兼取魚
人間理亂都不管
醉來獨笑醒三閭
手持長竿,頭戴短笠,心中自在從容;這位老翁既求得舒適,又能釣到魚。人間的治亂他全不關心,醉后獨自歡笑,比清醒的三閭大夫更自在。
短笠:短檐的斗笠,漁人常用的遮陽擋雨用具。
取適:尋求舒適、適意。
理亂:治世與亂世,指社會的安定與動蕩。
三閭: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閭大夫,此處代指為世俗事務煩憂的清醒者。
此詩為題畫詩,當是為李總戎(官職名,指總兵)所藏《釣魚圖》而作。詩人借漁翁形象,或暗合李總戎淡泊名利的志趣,亦可能借此表達自身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
全詩通過描繪漁翁‘取適兼取魚’的閑適狀態,以‘不管理亂’‘醉笑三閭’的對比,突出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是題畫詩中表達隱逸情懷的典型之作。
平生所交友,豈曰不數人。但恐莫我知,可疏不可親。人如李仲元,人如鄭子真。相望無百里,猶得奉清塵。
多情錢水部,別后有哀吟。萬里秋風興,孤舟日暮心。白沙宮舍迥,滄海故園深。悵望佳期隔,殷勤數寄音。
鵑血層層染瓣,猩紅點點凝芽。窺香蛺蝶錯疑花。繞遍曲闌欲下。曉起最憐著露,晚來尤愛籠霞。挽將春色到山家。不怕西風吹謝。
策馬出郊坰,停鞭息小亭。高樓浮大白,遠岫挹遙青。此日宴游地,當年講武廳。燕塘年試炮,隨例役旗丁。城東十里路,城北五層樓。野色一翻變,山光四顧收。柳營新鬼哭,花冢女兒愁。日落西山下,青燐滿地游。
峰巒如蜀劍關分,萬仞千門不可親。惟有諸仙功行滿,云屏從此去朝真。
晴空霹靂絕追尋,聽者須教辨者瘖。坐斷封疆行正令,迥然超越去來今。
貧居依稼穡,戮力東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饑者歡初飽,束帶候鳴雞。揚楫越平湖,汎隨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聲閑且哀。悲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遙謝荷蓧翁,聊得從君棲。
青山半角隱斜陽。梧桐庭院招涼。何時夢入水云鄉。一枕黃粱。明月良宵隱隱,藕花香憶瀟湘。多情秋士更神傷。攪斷柔腸。
自謂英豪比信陵,手提三尺事橫行。沙場會有封侯日,跋扈將軍未可輕。
花發春江望眼空,杜鵑聲切畫簾通。親朋形影鐙前月,家國音書笛里風。百口悔教從鳥道,一官催去墮蠶叢。雪山盜賊今何處,腸斷箜篌曲未終。江關蕭瑟片帆留,策馬俄成萬里游。失計未能全愛子,端居何用覓封侯。云山已斷中宵夢,弦管猶開舊日樓。二月東風吹水調,鹡鸰原上使人愁。平生兄弟劇流連,高會南樓盡少年。往事酒杯來夢里,新聲歌板出花前。青城道士看游戲,白發衰翁漫放顛。雙淚正垂俄一笑,認君真已作神仙。過盡蠻江與瘴河,還家有弟脫兵戈。狂從劇孟千場博,老愛優旃一曲歌。紅豆花開聲宛轉,綠楊枝動舞婆娑。不堪唱徹關山調,血污游魂可奈何。
休將一點儗蓬瀛,杳杳君山隔洞庭。霜后潮痕添暈綠,雨馀苔色帶螺青。人從鏡面窺云竇,魚啖花陰立翠屏。最是憑欄無那處,露荷香送酒微醒。
滿帽秋風入剡,半帆寒日游吳。問子行裝何在,帶間笑指葫蘆。不慕生為柱國,何須死向揚州。但愿此身無病,天臺剡縣閑游。
濯錦江邊雨露勻,杜鵑啼血染香繒。自緣佳處詩難貌,可是無花開杜陵。
隴樹蒼翠凝,堰水清且瀹。烏鵲巢南枝,牛羊下日落。春怡花神交,道泰隱者作。所志高遐心,安用生怡樂。
一往深情誦讀,半生樂事詩書。承明著作還彼,百代風騷待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