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中挽詞二首
課最三川守,名成萬石君。平生欠一識,聲烈即多聞。兜率真歸處,琴臺只斷云。傷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墳。
哀挽諸儒競,豐碑故吏繁。素車紛雨泣,丹旐與風翻。幾地留遺愛,他年作九原。涕流耆舊盡,不獨為鄉園。
課最三川守,名成萬石君。平生欠一識,聲烈即多聞。兜率真歸處,琴臺只斷云。傷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墳。
哀挽諸儒競,豐碑故吏繁。素車紛雨泣,丹旐與風翻。幾地留遺愛,他年作九原。涕流耆舊盡,不獨為鄉園。
您擔任三川太守時考核最優,功成名就堪比萬石之尊。我平生遺憾未能與您相識,卻早聞您顯赫的聲名與業績。如今您真的歸向兜率天界,琴臺只余一片孤云飄散。今夜明月令人傷心,怎忍心照向您初建的墳塋。哀傷的挽詞由眾儒競作,豐碑前故吏紛紛來祭。送葬的素車如雨淚紛落,丹旐隨秋風翻卷飄揚。多地都留存著您的仁愛,他年將長留九原之下。老人們都涕淚縱橫,不只是為同鄉而悲。
課最:官吏考核成績優等。
萬石君:漢代秩萬石的官員,此處喻指高位顯宦。
兜率:佛教語,兜率天,為欲界六天之一,此處指逝者往生之處。
丹旐(zhào):喪儀中引魂的紅色旗幡。
九原:山名,春秋時晉國卿大夫墓地,后泛指墓地或陰間。
此詩為哀悼何太中而作。何太中生前曾任地方長官('三川守'),政績卓著('課最')、聲名遠播('聲烈多聞')。作者或與何氏有間接關聯('平生欠一識'),通過挽詞追念其德政,并記錄當時官民共悼的場景,反映逝者在地方的深遠影響。
兩首挽詞以'贊政績-嘆往生-哀送葬-念遺愛'為脈絡,既肯定何太中的治績與聲望,又通過喪葬細節與遺愛留存,凸顯其人格魅力。全詩情感真摯,結構嚴謹,是宋代挽詩中追慕賢吏的典型之作。
霜氣森森背有芒,風棱槭槭面疑創。破衾且作龜頭縮,短褐愁牽鶴脛長。
楮糜秋水滑,造出已端方。一片雪如席,幾多春滿床。梅花頻有夢,龍腦不沾香。只抱天然白,綺羅難久長。
年過五十已無聞,老子猶容醉吐茵。短棹沖寒投別墅,朱轓行雪布陽春。詩成自可追群玉,筆凍真成禿萬?。且喜豐年多美酒,傳杯慎勿厭□巡。
昨日過花朝,紅芳暗煙雨。蘼蕪綠漸多,美人隔春渚。
入山何晴佳,歸來雨滿道。其初始霢霂,倏焉勢傾倒。萬壑怒雷奔,彌川漲霪潦。我馬不能前,仆夫不自保。余謂天胡然,應是山靈惱。謂子與我期,已在十年早。十年始一來,歸去何草草。云煙粗領略,深幽未全討。倏爾遽言旋,使我意如搗。余乃祝山靈,毋因逋客懆。有約愿重游,勝跡容再考。向平婚嫁畢,尚圖此中老。應言遂清霽,當空日杲杲。
我聞羅浮古洞天,縞衣玉骨皆神仙。南枝北枝自冷暖,古月今月同清圓。開元供奉酒一斗,孤山先生詩幾聯。青鳥窗閒莫啼夢,且容老子弄嬋娟。
錦樹西風葉半殘,羅衣初試未全寒。貳車清健驊騮穩,來往康莊未覺難。
朝炊婦煮菜盈筐,逾午廚中少見糧。遲飲薄饘難化乳,兒啼索食到昏黃。
一夜生疼夢不終,知他飛雪滿蒼穹。彤云釀罷催詩酒,傾注深宵吾骨中。
曉?龍江三百里,蒹葭漠漠首重回。天連舊禁青云繞,日出中流白霧開。滿目秋光聊北渡,隨舟山色更東來。分明記得盤游地,一抹蒼煙是鳳臺。
策杖山邊復水邊,病馀翻喜得長年。風光共逐初晴后,春色還憐未雨前。何處乾坤堪一嘯,平生泉石本多緣。閒來獨上西樓望,古華峰高正倚天。
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
敢將詞賦擬千秋,敝帚諸家笑汗牛。綺語縱饒唐格調,高情還慕晉風流。欲酬花鳥時拈筆,染就云煙獨倚樓。老去詩篇聊寄興,何須即墨覓封侯。
惜春頻上望春樓,花落紛紛水自流。不是世情春雪薄,任教紈扇不經秋。
憶曾揮手變風云,十億紅心盡向君。小院能包全宇宙,朝陽孰料是馀曛!書香繞室尚綿綿,今古中西一貫穿。造就奔騰滿腔血,卻憐無力可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