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顰鼓揭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顰鼓揭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
太液池中的荷花,全然不像過去嬌艷的顏色。還記得,它曾享受春風雨露,生長在玉樓金闕。在妃嬪中聲名遠揚,在君王身旁嬌羞動人。忽然一聲驚天動地的戰鼓響起,繁華就此終結。君臣離散,大勢已去。這千古遺恨,能向誰訴說?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淚水沾滿衣襟,心中泣血。客館中夜晚被戰亂的噩夢驚醒,宮車清晨在關山月色中前行。問嫦娥,是否肯與我一起,同甘共苦,共度圓缺。
太液芙蓉:太液池中的荷花,這里比喻女子。
春風雨露:比喻君王的恩澤。
玉樓金闕:華麗的宮殿。
蘭簪:用蘭草裝飾的簪子,借指妃嬪。
暈潮蓮臉:指女子臉紅,像蓮花般嬌艷。
顰鼓:戰鼓。
山河百二:指山河險固。
從容:相處融洽,這里有相伴之意。
此詞為宋徽宗、欽宗被擄北行后,一位被擄的妃嬪所作。當時北宋滅亡,皇室成員及眾多妃嬪被金人擄掠北上,詞人在途中寫下此詞,抒發國破家亡、身世飄零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國破之痛和身世之悲。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北宋滅亡這一歷史事件的重要作品,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誰家端午看芙蕖,蝸舍風光似有馀。苒苒紅苞初半拆,田田青傘未全舒。酒籌暗合愁新別,詩讖先徵憶舊居。莫忘弟兄攜手處,一簾花雨濕征裾。
鼓篋瀛州地,環橋愿執鞭。陽春傳白雪,皓月映青氈。山斗繩千載,圖書只一肩。蒼梧新樹色,風動未央前。
云霧軒窗倚半空,少霞銘處識新宮。遙看一片秋山色,鶴影徘徊明月中。
十二珠簾帖絳紗,山香一曲駐飛花。當筵拜領葡萄酒,纖月雙彎襯臉霞。
亂碧迷人總費猜,風騷感發本相媒。冥心結我千絲網,妙相還他七寶臺。澄遠目,掃塵埃。定知一葉報秋來。兩間畢竟存真賞,三嗅馨香莫漫哀。
闌干四面三方杜。一方卻為驅愁去。誰料新愁此路來,舊愁苦占三方住。古今利害紛難馭。種成瓜豆何須訴。開網當年事未同,似非愁智輸飛羽。
月朘日蹙漫逃天,迫脅丁令地一邊。悵不似從東海畔,聯珠營直到虞淵。
絡繹五云車,擾擾流街巷。寂靜宵深忽地來,也擬離愁重。落葉過空窗,碎雨敲殘夢。夢在迷蒙縹緲間,不與晨星共。
繡衣雄斧簡書催,鹽筴軍須急上才。驄步暫勞銜命去,虎形爭待獻功來。傳飛秋色嚴霜度,臺俯河流底柱回。體國憂邊今日事,賢良新議屬君裁。
野次凌晨發,前旌阻亂灘。峰巖度隴峻,氣候近邊寒。澗淺冰先結,泥深凍未乾。北歸愁雨雪,迢遞望長安。
碧飛紅斷正傷春,萬里天涯一病身。芳草路長樓百尺,樓中更有憑欄人。
先我后人,為誰辛苦。三百六十骨節,透頂透底全露。窮鬼子,妨不下擔將去。
山色微茫好放船,秋渠野水夕陽邊。西風更灑菰蒲雨,羨爾沙鷗自在眠。
阿姊攜儂近紫薇,蕊官承寵斗芳菲。繡幃獨自裁新錦,怕見花間雙蝶飛。
相望只在片云中,自昔神交意已通。書枉鯉魚烹后素,粒分鸚鵡啄殘紅。回車三徑豈無日,放棹五湖須便風。知汝有期林處士,尚留殘雪待春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