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石翁墓三首 其一
哲人久已逝,山水有遺光。履地益懷人,況此埋玉鄉。登山勿采松,采之恐枝傷。臨水勿汲源,汲之流不長。
哲人久已逝,山水有遺光。履地益懷人,況此埋玉鄉。登山勿采松,采之恐枝傷。臨水勿汲源,汲之流不長。
朝拂扶桑影,暮尋明月枝。
群飛心共遠,三匝意猶遲。
相向無聲里,應思落筆時。
寸程千里闊,惟可與君知。
又是新篁解籜時,
東風二十四番吹。
碧紗窗展看春雨,
剩有殘花一兩枝。
烈烈南風沙撲天,
武陵安穩種仙田。
桃花流水無今古,
閒過蒼鵝出地年。
渡河冰合媼貽漿,龍袞中宵拜紫皇。半壁東南夸瑞應,苗劉折首又汪黃。
射兔猶應憶射雕,將軍湖上且逍遙。同心君相天如格,不見錢塘起怒潮。
江左曾疑馬易牛,何如羅局定箕裘。春光不耐秦頭重,誰問黃龍愧相州。
天光分照劃江淮,爭說臨安石鏡開。燭影漫搖歸秀邸,杉青閘又浴香孩。
幾番航海幕紛紜,贏取西湖老白云。慎勿輕聽張相國,如何容得背嵬軍。
畫手流傳辨李蕭,晉園稽古析纖揱。玉堂休夏披《云笈》,聚景湖山緬六橋。
人皆崇藻飾,此獨尚清幽。共佛三間屋,連云一個牛。耕田供客食,開戶任麋游。最愛前溪水,橫腰一帶流。
人貧方徹骨,塔尚以金名。采蕨扶云出,尋詩蹋月行。斷碑看字影,馴虎聽經聲。我到家常飯,因留太古情。
尺寸能含百丈姿,巉巖猶喜托根奇。堪知細葉迎風夜,不減孤濤絕頂時。
方盤如沼立蒼宮,短勁凌霜閱歲寒。自是武侯祠畔種,半株子尺可同看。
靄靄云梢拂翠屏,笙簧日向此君聽。石家枉□珊瑚勝,不及蒼莨一尺青。
瑤華低放小窗間,雪干冰枝不用攀。巳把數莖當庾嶺,何須千本說孤山。
文字相逢有前因,形雖未交神先親。
君昔來鹿渠,猶未識君為何人。
讀君之詩見君真,明日聞君起行塵。
風為客,月為鄰,至今懷之水粼粼。
今秋訪我閩闈里,抵掌矮屋生陽春。
乃信杜公不欺我,文章有道交有神。
環佩翩翩下玉除,漢庭司法定誰如。才名供奉騎鯨后,家世將軍射虎馀。
座里雄風回七澤,囊中春雪照三衢。探奇不獨青霞興,物色時能到草廬。
識面荊州更有無,頻將意氣傍菰蘆。青春紫殿誇陳策,綠鬢黃堂佐剖符。
三尺清風懸水鏡,萬家明月浸冰壺。銅鞮況是山公在,把臂何妨學酒徒。
碧蘆方沼水潺潺,
疊石嵯峨翠靄間。
不謂九重宮禁里,
忽逢江國好溪山。
費亭侯在日,亂已有萌芽。
養得螟蛉種,猶能覆漢家。
春色到江南,卻被東風誤。
對此最傷懷,愁鬢添如許。
消瘦怯羅衣,懶把沉檀炷。
忍負好春光,好夢匆匆去。
隴麥欣欣綠,山桃寂寂紅。
帆邊漁蕝浪,木末酒旗風。
信步隨芳草,迷途問小童。
賞心添腳力,呼渡過溪東。
相逢只道此生休,解網歸來話昔游。
幸免無家投朔漠,那堪有弟作累囚。
云山漸慰思鄉夢,風雪仍含出塞愁。
不覺喜深悲轉集,潺湲雙淚為君流。
古人紛在眼,不到筆端來。
知是孤吟陋,難當大雅裁。
苦心空復托,生面幾時開。
且享千金帚,他年付劫灰。
遙見秋風接郡城,吾家諸少動長征。
江門水長船同上,嶺表云開雁并鳴。
漫道騫藤應得意,須知溫飽莫留情。
夜來匆憶燒心地,桂影團圓離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