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寒食無情,陽春如客。晚風吹盡繁枝。落紅堆徑,小檻立移時。
樂事不堪再省,吳鄉遠、愁思依依。誰家燕,斜穿繡幕,輕惹畫梁泥。
還知。人寂寞,殷勤軟語,來說差池。怕王孫歸去,芳草離離。
倚翠屏山夢斷,無心聽、啼鳥催歸。何時向,溪流練帶,一舸載鴟夷。
寒食無情,陽春如客。晚風吹盡繁枝。落紅堆徑,小檻立移時。
樂事不堪再省,吳鄉遠、愁思依依。誰家燕,斜穿繡幕,輕惹畫梁泥。
還知。人寂寞,殷勤軟語,來說差池。怕王孫歸去,芳草離離。
倚翠屏山夢斷,無心聽、啼鳥催歸。何時向,溪流練帶,一舸載鴟夷。
寒食節冷漠無情,溫暖的春天像過客般匆匆。晚風吹落了繁茂的花枝,落花堆滿小徑,我在小欄桿旁站立許久。歡樂的往事不堪再回想,故鄉遙遠,愁緒綿綿。不知誰家的燕子,斜穿過繡幕,輕輕沾惹畫梁上的泥。我知道自己寂寞,燕子殷勤地輕聲呢喃,似在訴說著飛行的姿態。怕游子離去,只見芳草萋萋。靠著翠屏山夢已斷,無心聽那啼鳥催我歸去。何時能向著如練的溪流,駕著小船像范蠡一樣歸隱。
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有禁火習俗。
陽春:溫暖的春天。
繁枝:繁茂的花枝。
落紅:落花。
小檻:小欄桿。
吳鄉:泛指江南水鄉。
差池:燕子飛行時參差不齊的樣子。
王孫:本指貴族子弟,此處指游子。
翠屏山:綠色屏風般的山。
鴟夷: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棄官乘舟泛五湖,自號鴟夷子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詞中流露出的思鄉和歸隱之情推測,作者可能身處異鄉,仕途不順或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在晚春時節觸景生情而作。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作者的思鄉之情和歸隱之意。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細膩,用詞精妙。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詞人較高的藝術水準,對研究當時的詞風有一定參考價值。
寒氣迫窗牖,西風度遙岑。欲作悠揚陣,先開瑣碎音。詩成還擬賦,酒醉仍一斟。元宵屏燈燭,華月照瓊林。
每憶霞裳絳雪秾,邇來心事與誰同。香生瑤席詞空在,霧鎖羅浮夢不通。春信未隨風信至,江聲豈與笛聲終。他年還恐相逢日,和靖衰頹已似翁。
滿斟綠醑。勸我千金壽。不住光陰催老丑。三十七年回首。鏡中白發無多。缺壺安用長歌。有志封侯萬里,列仙不柰臞何。
連日旸烏不敢驕,放教清雨出層霄。誰言六月無冰雪,丈三馀深壓畫橋。
簾幕晝常開,和風特地來。清嚴依柏府,崇峻近蘭臺。新竹鳴幽鳥,閑花點綠苔。公馀無一事,詩句頗能裁。
孤亭面面斂青蔥,坐語翛然萬慮空。樵徑漸移殘照外,商歌忽入暗泉中。巖頭寂寞諸名跡,石上婆娑兩醉翁。也解板輿松影好,披襟留試月明風。
紅葉飄搖出御溝,銀屏金屋不知秋。侍臣鵠立空翹首,日色曈昽滿鳳樓。
玉盤擎里失明珠,獨倚西風思轉孤。自恨身非回道士,長生無術教珍奴。
向夕秋風起,野馬雜塵埃。憂至猶如繞,詎是故人來。檐際落黃葉,階前網綠苔。遙情不入酒,望美信難哉。
延綏此去謁將軍,市口西驅馬幾群。地近鹽池多渴水,天含沙磧一愁云。赫連山勢榆臺合,無定河聲圁水分。紫兔黃羊紅黍酒,醉來笳鼓不曾聞。
廿年不出此山窩,石室新藏志不磨。永夜尚存姬旦夢,青山常過接輿歌。問奇田父擎蓑笠,扶杖門生候徑蘿。幾次欲尋文社會,鵝湖朋舊已無多。
預想山東境,高才起頌聲。黔黎誇用恕,寮采荷推誠。老柏霜逾勁,寒梅雪共明。應同鐘憲副,一力振澄清。
為雨陽臺去不還,孤墳寂寞委空山。禪林舞袖當年事,啼鳥春風一夢間。
童蒙貴養正,孫弟乃其方。雞鳴咸盥櫛,問訊謹暄涼。奉水勤播灑,擁彗周室堂。進趨極虔恭,退息常端莊。劬書劇嗜炙,見惡逾探湯。庸言戒粗誕,時行必安詳。圣途雖云遠,發軔且勿忙。十五志于學,及時起高翔。
往往騎驢走一遭,江南何處識田毛。幾人嘆息秋風里,要到天河手不高。蹋破雞頭要作家,豚蹄不直謂污邪。火輪殺盡人間物,輸乞淮南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