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泰發參政三首 其一
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
立談廷爭地,上疏里居時。
意氣南山在,名聲北斗垂。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無悲。
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
立談廷爭地,上疏里居時。
意氣南山在,名聲北斗垂。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無悲。
您過去遭遇前朝的政治風波,忠誠與精魄卻未曾稍有衰減。在朝廷上立談間便能廷爭直諫,退居鄉里時仍堅持上疏進言。您的意氣如同終南山般巍然長存,聲名如北斗星般垂照人間。我深知您的精神不會消亡,但送您離去又怎能不悲傷?
前政:指前朝的政治環境或當權者。
忠精:忠誠的精神與品格。
廷爭:在朝廷上直言諫爭。
里居:退居鄉里。
南山:此處喻指穩固長久,如終南山般巍然。
北斗:北斗星,象征崇高的聲望。
不亡者:指精神不朽之人。
此詩為南宋詩人悼念李泰發(李光,字泰發)參政而作。李光一生忠直,力主抗金,因與秦檜等主和派政見不合,屢遭貶謫,最終去世。詩人以此詩追憶其生平事跡,表達哀悼與敬仰。
全詩緊扣‘挽’字,先述其遭際與忠節,再贊意氣聲名,末以‘心知不亡’與‘得無悲’的矛盾收束,既肯定精神不朽,又抒發哀痛,情感真摯,結構嚴謹。
三星歷歷自分明,光燭薇垣燦玉京。天上六龍乘日馭,皇家五鳳綴云英。器凝寶箓綿周鼎,坐擁雄藩定漢盟。百二山河從此壯,好將懷德固維城。
寓直深春日,端居薄暮時。鉤簾看紅藥,隱幾聽黃鸝。省署容吾病,風塵懷我師。憂來對明鏡,不貸發成絲。
悟透無邊不復嗟,手揮鐵筆笑紅牙。大江東去云崩石,六合蒼茫立一娃。
雜虜寇銅鍉,征役去三齊。扶山剪疏勒,傍海掃沈黎。劍光夜揮電,馬汗晝成泥。何當見天子,畫地取關西。西都盛冠蓋,九逵塵霧塞。中有惡少年,伎能專自得。玉鞭蓮花劍,金苣流星勒。聊為路傍人,寫鞚長楸北。
冥冥稻花雨,漠漠野云秋。颯響悲黃落,絲飛亂白頭。乍于燈下細,偏傍枕邊稠。累月寧蘇旱,愆時卻送愁。濕螢仍草莽,迷鶴獨林丘。天地非無為,江湖可散憂。積陰霾御氣,深淖阻宸游。忍凍吾廬足,啼饑比屋侔。自非原憲病,誰是子桑儔。頗憶釣魚伴,孤吟蘅杜洲。
空堂臥起倦流鶯,郢雪篇來始自驚。競渡可應非我意,獨醒還見古人情。尊前續縷忘為客,塞上探符有辟兵。聞道侍臣偏賜扇,憐君白羽滯孤城。
摘盡蓮蓬老盡梢,荷池百畝冷霜潮。問君有底傷心意,直到中秋不肯凋?淡漠西風任雁回,蒼茫白草擁山圍。人間久已非君季,能得歸時且早歸。
山園晴眺望,風花日暮稀。遲此花間飲,猶得送春歸。
千株積翠濃如墨,兩岸?華事已非。殘燕不知春已去,斜風細雨故飛飛。
夜迢迢,草白露,寒衣未曾絮。碧杵白玉床,桂花新水香,長廊曳屟踏月光。莎雞出戶螢入房,金井梧桐生夜涼。涼風起,聲轉促,繡閣瓊窗滅紅燭。凄凄玉關情,秋來亂心曲。亂心曲,其奈何?銀河咫尺愁風波,何況桑乾道路多。
麥黃秧碧百家衣,已熱猶寒四月時。雨后覓春無一寸,野薔薇發釅燕脂。手種瑯玕劣十年,今年新筍不勝繁。不知明早添多少,日暮閑來數一番。竹間露重午方乾,松里云深夏亦寒。只道一溪無十里,為誰百屈更千盤。
灼灼開元銷恨花,連昌春苑盛恩華。如今妖艷無人比,笑倚東風日自斜。
山上有山不可仰,我旋上山山旋長。未盡巫山十二峰,已高白云八千丈。夜半群仙乘龍來,翠蕤金旗何蕭爽。獨自據崖唱新詩,谷風獵獵千山響。我期荷鋤斬荊榛,何殊借劍梟檜莽。噭然吐氣作長虹,心事略同秋月朗。每欲溉鼎烹明霞,長者戒我且涵養。舍此歸去無一言,悠然萬歲千秋想。
疏峰矗蒼筍,密林成翠幄。高人在深處,何以尋芳躅。
甘苦南園共品茶,桃花依舊柳蒙紗。十年一覺瀛洲夢,藝海沉浮又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