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哀
心摧媧后石,淚盡蜀山鵑。自恨無容地,誰還共戴天。飛塵金齒路,沈日點蒼煙。愿挽烏號射,欃槍會應弦。
黃竹歌殘雪,蒼梧泣斷云。三年曾克鬼,諸□乃無□。逐日還何及,呼天竟不聞。定知圖箓秘,哀痛為斯文。
列圣恒如在,孤臣尚茍生。生年從萬歷,往恨積崇禎。流落捐軀免,傳聞洗耳驚。將來紀年月,良史正含情。
云沈六詔外,天遠七盤西。不義為彭寵,休屠無日磾。難期大樹賞,空使具茨迷。他日還鐘簴,如何慰鼓鼙。
心摧媧后石,淚盡蜀山鵑。自恨無容地,誰還共戴天。飛塵金齒路,沈日點蒼煙。愿挽烏號射,欃槍會應弦。
黃竹歌殘雪,蒼梧泣斷云。三年曾克鬼,諸□乃無□。逐日還何及,呼天竟不聞。定知圖箓秘,哀痛為斯文。
列圣恒如在,孤臣尚茍生。生年從萬歷,往恨積崇禎。流落捐軀免,傳聞洗耳驚。將來紀年月,良史正含情。
云沈六詔外,天遠七盤西。不義為彭寵,休屠無日磾。難期大樹賞,空使具茨迷。他日還鐘簴,如何慰鼓鼙。
內心像女媧補天的石頭般碎裂,淚水流盡如同蜀地泣血的杜鵑。自恨無容身之地,誰還能與我共頂同一片天。金齒路上飛塵彌漫,點蒼山煙中殘陽西沉。愿拉烏號神弓射殺,彗星定當應弦而落。黃竹歌聲消逝在殘雪中,蒼梧山傳來斷云般的悲泣。三年曾戰勝敵寇,如今眾人卻無計可施。追趕太陽已來不及,呼天搶地終無人應。已知圖讖奧秘,哀痛皆因這篇詩文。歷代圣君仿佛仍在,孤臣我茍且偷生。出生于萬歷年間,舊恨累積于崇禎朝。流落他鄉幸免捐軀,傳聞之事令人震驚。將來記載年月,良史定當飽含深情。云靄沉入六詔之外,天遙地遠在七盤山西。不能像彭寵行不義,也無金日磾般的忠臣。難盼大樹般的封賞,空使具茨山迷茫。他日若能恢復鐘架,如何撫慰戰鼓的轟鳴。
媧后石:指女媧補天的石頭,典出《淮南子》,此處喻內心碎裂如石。
蜀山鵑:蜀地杜鵑,傳說古蜀王杜宇化為杜鵑,啼血不止,喻極度哀痛。
烏號:傳說中黃帝所用良弓,代指神弓。
欃槍(chán chēng):彗星,古代視為戰亂兇兆。
黃竹歌:周穆王作《黃竹》詩,寫雪中遇凍人,此處喻哀歌。
蒼梧:傳說舜帝南巡崩于蒼梧之野,代指帝王逝所。
彭寵:東漢叛將,此處喻不義之人。
日磾(mì dī):金日磾,匈奴貴族歸漢,以忠著稱。
鐘簴(jù):懸掛鐘磬的木架,代指朝廷禮樂。
鼓鼙(pí):戰鼓,代指戰爭。
此詩或作于明清易代之際,作者親歷家國劇變,目睹明朝(萬歷、崇禎)覆滅,自身流落他鄉,痛感山河破碎、忠良難覓(‘休屠無日磾’),故以‘述哀’為題,抒發亡國之痛與孤臣悲愴。
全詩以哀情貫穿,通過典故與意象交織,既寫個人流落之苦,更述家國傾覆之痛,情感真摯深沉,用典精當,是一首典型的遺民哀時之作,反映了易代之際士人的精神困境與歷史記憶。
風雷何日到神州,檻外錢潮晝夜流。簫劍已隨詞客去,亭臺聊共美人游。他年桑海寧堪待,上國衣冠未足謀。但使溪山能卜筑,不辭長做醉鄉侯。
獨嫌歸發點塵沙,遙向朱明浣落霞。才藻昔曾標玉局,休棲應得近仙家。矩洲黽石時相主,萱草山茶春自花。昨夜女牛寒紫氣,欲將星野問張華。
經綸事業冠朝紳,帶礪家聲海內聞。柱國師臣膺上爵,金書鐵券表崇勛。顯揚志遂名應重,鞠育恩深念益勤。忠孝雙全誰得似,已看竹帛播清芬。
宰縣殊無補,初心復負書。極知通一藝,苦恨乏三徐。立志期乾健,流年嘆月諸。已拚雙鬢白,未必古人如。
衰周渝王紀,戰伐浩相尋。兵戈無寧緒,詩書故不任。賈豎亦釣奇,王孫折豪心。片言雙白璧,一字千黃金。雖非吐哺節,收名良已深。挾瑟華陽宮,朱門日沈沈。所以蓬蒿士,寧為抱膝吟。
野柝鳴沙岸,漁燈照白波。凄凄風不定,隱隱夜如何。歷亂鄉心碎,依微客夢多。江聲還自擊,展轉動悲歌。
饞燈開夕宴,弱水得奇株。錯比三花樹,還添五夜珠。驪光懸似晝,鮫淚到應枯。但莫將如意,酣來擊唾壺。
古木寒藤蔭小溪。溪邊更著好山圍。波閒容與雙鷗凈,空外飄飖一鶚飛。湍浪瀉,萬珠霏。風前天棘舞青絲。蘭亭豪逸今陳跡,不醉東風待幾時。
老向霜林一漢臣,梅花同作白頭春。空看天醉逾三紀,未得河清已八旬。野寺清泠惟井水,荒城颯沓總邊塵。相遇舊事談天寶,淚灑禪枝愧苦辛。
移住城西半畝寬,相過鄰曲盡衣冠。南州文物終存古,北地風霜屢涉寒。萬里能無鄉井意,數家相倚客居安。匏壺載酒閒常會,竹笥藏書也易干。
自作詩中祖,翁難子更難。波瀾千偈闊,光焰九霄寒。覓著由來遠,成時自好看。頭頭見成字,誰道要吟安。別去常關夢,書來意已強。那看多竹地,相對兩繩床。壯志霜空鶻,禪心古廟香。糠爐熟黃獨,待子數分嘗。
鳴鑾遵廣陌,緩轡動輕埃。上路流如水,長橋殷似雷。朱輪隨日轉,翠幰拂云來。不見渭川載,徒思托乘才。
繡嶺參差五月寒,桐江積雨水漫漫。臨流欲借東風便,一片帆飛七里灘。
淮海仙帆指日懸,燕京優詔自天傳。那知岳降生申地,已是河宗獻瑞年。帝賚玄熊因拯世,人夸白馬不沉淵。宣房信有如椽筆,能寫虞家禹貢篇。
酌彼經冬酒,對此傲霜姿。蓬皤雙鬢根,倒插茱萸枝。翩然舞袖翻,始覺酒味奇。吾心自天游,豈愛塵鞅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