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邂逅蕭拙修太史因約湖山之游弗果別后奉寄
白門樽酒定交初,
又抗前旌赴使車。
淮水柳條迎畫舫,
吳山春色上籃輿。
別懷空抱云中雁,
旅食猶彈鋏底魚。
惟有芳游頻入夢,
六橋煙月幾人俱。
白門樽酒定交初,
又抗前旌赴使車。
淮水柳條迎畫舫,
吳山春色上籃輿。
別懷空抱云中雁,
旅食猶彈鋏底魚。
惟有芳游頻入夢,
六橋煙月幾人俱。
在金陵初次飲酒結下交情,你又揚起旌旗乘上出使的車馬。秦淮河畔的柳條迎接著華麗的游船,吳地山間的春色映上竹轎。離別的情懷空如云中的大雁,旅居的生活仍似彈鋏求魚般困頓。只有那美好的游覽頻頻入夢,西湖六橋的煙月不知與誰共賞。
白門:南京的別稱,因六朝時南城門稱白門而得名。
抗前旌:揚起前面的旌旗,指出行時的儀仗。
使車:使者或官員出行的車輛。
畫舫:裝飾華麗的游船。
籃輿:竹制的轎子,古代山間代步工具。
云中雁:云中的大雁,常象征書信或思念(古人有鴻雁傳書之說)。
彈鋏底魚:用《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彈鋏而歌”求改善待遇的典故,此處指旅居的困頓。
六橋:杭州西湖外湖的六座橋(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代指湖山勝景。
此詩為作者與蕭拙修太史在金陵(今南京)偶然相遇,約同游湖山卻未能實現,分別后寄贈以表思念之作。詩中既回憶初交的情誼,也暗含因行程阻隔未能共賞山水的遺憾。
全詩圍繞“邂逅—約游未果—別后思念”展開,通過金陵交游、淮吳勝景、別后困頓、夢中追游等場景,刻畫了友人之情與游約未踐的悵惘,語言凝練,意象豐富,是一首情感真摯的贈別詩。
驅傳草連天,回風滿樹蟬。
將過夫子宅,前問孝廉船。
漢使收三篋,周詩采百篇。
別來將有淚,不是怨流年。
驟雨歸山盡,頹陽入輞川。
看虹登晚墅,踏石過青泉。
紫葛藏仙井,黃花出野田。
自知無路去,回步就人煙。
圣朝殊漢令,才子少登科。
每見先鳴早,常驚后進多。
獨居方寂寞,相對覺蹉跎。
不是通家舊,頻勞文舉過。
乘龜兼戴豸,白面映朱衣。
安石還須起,泉明不得歸。
應門常吏在,登席舊寮稀。
遠客長先醉,那知亞相威。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閉關。
經秋無客到,入夜有僧還。
暗澗泉聲小,荒村樹影閑。
高窗不可望,星月滿空山。
澤國舟車接,關門雨雪乖。
春天行故楚,夜月下清淮。
講易居山寺,論詩到郡齋。
蔣家人暫別,三路草連階。
舊宅在山中,閑門與寺通。
往來黃葉路,交結白頭翁。
晚筍難成竹,秋花不滿叢。
生涯只粗糲,吾豈諱言窮。
巴字天邊水,秦人去是歸。
棧長山雨響,溪亂火田稀。
俗富行應樂,官雄祿豈微。
魏舒終有淚,還濕寧家衣。
弱年知己少,前路主人稀。
貧病期相惜,艱難又憶歸。
事成應未卜,身賤又無機。
幸到龍門下,須因羽翼飛。
秦人江上見,握手淚沾巾。
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夫長作客,多病淺謀身。
臺閣舊親友,誰曾見苦辛。
東周遣戍役,才子欲離群。
部領河源去,悠悠隴水分。
笳聲悲塞草,馬首渡關云。
辛苦逢炎熱,何時及漢軍。
上士愛清輝,開門向翠微。
抱琴看鶴去,枕石待云歸。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掛衣。
舊山東望遠,惆悵暮花飛。
平生在邊日,鞍馬若星流。
獨出間千里,相知滿九州。
恃功凌主將,作氣見王侯。
誰道廉頗老,猶能報遠讎。
艱難嘗共理,海晏更相悲。
況復登堂處,分明避暑時。
綠槐千穗綻,丹藥一番遲。
蓬蓽今何幸,先朝大雅詩。
幕府參戎事,承明伏奏歸。
都亭使者出,杯酒故人違。
細雨沾官騎,輕風拂客衣。
還從大夫后,吾黨亦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