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 海棠
欄外濕紅嬌欲滴。多因睡足渾無力。看徑草青齊,池紋綠皺,猶有輕寒逼。
最妒朝霞分艷色。任暮雨絲絲如織。歸燕啄余香,留連枝上,去歲曾相識。
欄外濕紅嬌欲滴。多因睡足渾無力。看徑草青齊,池紋綠皺,猶有輕寒逼。
最妒朝霞分艷色。任暮雨絲絲如織。歸燕啄余香,留連枝上,去歲曾相識。
欄桿外,濕潤的海棠花嬌艷得仿佛要滴出水來,大概是因“睡”得太足而顯得柔弱無力。看那小徑上的青草整齊青碧,池面泛起綠色的漣漪,還有輕微的寒意撲面而來。最是嫉妒那朝霞分走了海棠的艷麗色彩,任憑傍晚的雨絲細密如織。歸來的燕子啄取殘留的花香,在枝頭流連不去,好像去年曾經相識。
濕紅:被雨打濕的海棠花(以“紅”代指海棠)。
睡足:此處擬人,形容海棠經雨滋潤后飽滿嬌憨,如人睡足后的慵懶姿態。
渾無力:全然無力的樣子,形容花因濕潤而垂墜的柔美。
池紋綠皺:池面水波蕩漾,像綠色的皺紗。
輕寒逼:輕微的寒意逼近,指春日微冷的氣候。
妒:此處擬人,寫海棠“嫉妒”朝霞搶去其艷色,突出其爭艷之態。
余香:指海棠花殘留的香氣。
去歲曾相識:歸燕似曾相識,暗含時光流轉之意。
此詞未明確記載具體創作背景,推測為春日雨后賞海棠時所作。詞人通過細致觀察雨中海棠及周圍春景,結合歸燕等意象,抒發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受。
全詞以“雨中海棠”為核心,上片描繪其嬌弱姿態與周圍春景,下片以“妒朝霞”“暮雨”強化其艷麗,結尾借歸燕點染時光感。整體風格清婉,展現了詞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捕捉與情感投射。
鈍根阿師初樂小,同一法中人怪笑。白云堆里強安身,掣電機前爭失照。業風吹下到天亭,無著力處盡力爭。一朝力盡卻自笑,放下蛇頭擺手行。超然居士今龐老,此日相逢猶草草。不知船子下揚州,更指梅花開恰好。開恰好,慚愧東君解傾倒。一枝倒把贈公行,擬行把住道道道。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燕子來。
休將斤斧向般揮,殺處誰知有活機。我且雙關聊自固,君無一眼漫相圍。只能暗里龜頭縮,怎識伊邊虎口危。莫向人前誇己會,降旗幾度送君歸。
天門折翼不再舉,袖手四海橫流前。長星飲汝一杯酒,留我萬古羲皇天。廟堂袞袞宋元勛,爭信東籬有晉臣。南山果識悠然處,不惜寒香持贈君。
山擁賓筵翠,城圍將壘高。霜天清鼓角,云日麗旌旄。箭迅穿鴻鵠,杯香擘蟹?。取醉自茲別,臨岐贈寶刀。
潦倒無成困一邦,江湖姓字可曾香。興來且泛三杯酒,老去從添兩鬢霜。畫思詩情雖我有,名韁利鎖任渠忙。寒窗兀坐渾無事,閒閱離騷誦九章。
凜凜千軍筆,堂堂一面威。荊流春浪涌,峽樹莫云飛。素壁琴猶在,中橋鶴不歸。劍亭遺跡古,豐石照山輝。
鄉淚正紛紛,猿聲到處聞。孤峰遙聳翠,怪石自成文。憶弟吟春草,思親指白云。投繻向關吏,何意學終軍。
歸興動,騎鶴下青冥。幾點山河浮色界,一簪風露拂寒星。銀漢悄無聲。
游絲無賴小庭空,夢想君家合樹紅。曾向西川親畫得,舉家終日看屏風。
絕恨風人癡,忍為九我詩。呼天親罔極,愛日我何知。想像松楸里,瞻依夢寐時。重將萊彩舞,泉路以為期。
綿綿恨,受盡病魔纏。百計不邀天眷念,千金難覓返生丹。負疚亦多端。
有崷者浮圖,屹其插穹昊。有墳者古道,凄其鞠成草。而我獨兢兢,于焉以終老。
凍羽飛鳴下筆難,坐疑聲繞竹枝寒。良工趣在芭蕉雪,莫向筼筜作意看。
黃衣灑掃明光宮,銀床玉井牽銅龍。風簾如煙不可極,水殿晚立秋芙蓉。美人吹笙明月中,曲臺央央蘭露紅。君子有所思,云和欲御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