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溪義渡四首 其四
楫擊中流應有志,
舟橫野渡豈無能。
獨憐亭長烏江上,
不及滹沱一寸冰。
楫擊中流應有志,
舟橫野渡豈無能。
獨憐亭長烏江上,
不及滹沱一寸冰。
船槳擊水中流,當是胸懷志向;小船橫于野渡,豈能說無能力?只可憐烏江邊的亭長,連滹沱河的一寸薄冰都比不上。
楫:船槳。
中流:水流中央,代指險要或關鍵位置。
野渡:荒郊野外的渡口。
亭長:秦制十里一亭,設亭長掌治安,此處指《史記·項羽本紀》中烏江亭長(曾駕船勸項羽渡江)。
滹沱:滹沱河,發源于山西,流經河北,此處或借指穩固可靠之物。
詩人為贊頌煙溪(地名)公益渡口的義舉而作組詩,此為第四首。通過歷史人物與自然意象的對比,強調義渡堅守的價值與意義。
本詩以‘楫擊中流’‘舟橫野渡’起興,借烏江亭長未能助項羽渡江的史事,反襯煙溪義渡的可靠與堅守,語言質樸,用典自然,突出義舉的珍貴。
畫舸西湖到處游,別來飛夢到杭州。百年底用憂千歲,一日相思似幾秋。苦憶東南多勝事,空吟西北有高樓。只今賴有劉公干,時寫新詩解客愁。
暮寒凄冽。春風探繞南枝發。更無人處增清絕。冷蕊孤香,竹外朦朧月。西洲昨夢憑誰說。攀翻剩憶經年別。新愁悵望催華發。雀啅江頭,一樹垂垂雪。
又得浮生半日閒,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
削成峭壁碧孱顏,石罅高臨毛發寒。我有胸中一寸鐵,湛然如水絕波瀾。
淡月黃昏靜處芬,風來花氣奪清樽。玉妃舞罷霓裳寂,安得真香為返魂。
雨過涼蛩欲上廊,槁梧無語夜初長。一燈照影看成瘦,百罹乘秋競作狂。坐覺微塵生擾攘,強憑新懦耗閒忙。病坊那有安心法,祇爇維摩半炷香。
矯首出巖幽,斜日耿煙樹。玄蟬斷續鳴,驚麇縱橫去。未窮山海跡,茲焉賞心遇。絕勝馳康莊,車鮮馬仍怒。
亭構依然揭大椿,宮闈無復駐飆輪。清衷念切承顏日,長樂悲深奉質辰。六御驂騑開道路,五陵松柏慘風塵。周南舊老偏摧感,曾是初元奉策臣。
繡斧輝煌下越城,江天晴色耀飛旌。當年舄化雙鳧去,此日琴偕一鶴行。巫峽彩云晨送客,巴山明月夜談兵。何煩更就成都卜,回首花驄向北平。
蜂更顛狂蝶更驕,要盟恣意逼多嬌。托言共把紅芳剪,直欲先將嫩蕊挑。
翠樹元無雨,空濛暗濕衣。林深迷遠嶂,風捲雜晴暉。嵐潤侵書幾,陰涼拂釣磯。蒼云何處密,清曉傍檐飛。
帝京西北是巖疆,萬里煙塵接大荒。極目凍云沙浩浩,孤城哀笛月茫茫。窮年羽箭傳青海,何日邊庭致白狼。往事唐家那可說,略聞屯卒恣披猖。
進旅退旅,載揚干揚。不愆于儀,容服有章。式綏式侑,神保是聽。鼓之舞之,神永安寧。
暖靄輝遲,雨過夜來,簾外春風徐轉。霞散錦舒,密映窺,亭亭萬枝開遍。一笑嫣然,猶記有、畫圖曾見。無伴。初睡起,昭陽弄妝日晚。長是相趁佳期,有尋舊流鶯,貪新雙燕。惆悵共誰,細繞花陰,空懷紫簫凄怨。銀燭光中,且更待、夜深重看。留戀。愁酒醒、霏千片。
二月江南鶯亂飛,百花滿樹柳依依。落紅無數迷歌扇,嫩綠多情妒舞衣。金鴨焚香川上暝,畫船撾鼓月中歸。如今寂寞東風里,把酒無言對夕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