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病十首 其二
棄置何所任,
鄭公憐我病。
三十九萬錢,
資予養頑瞑。
身賤殺何益,
恩深報難罄。
公其萬千年,
世有天之鄭。
棄置何所任,
鄭公憐我病。
三十九萬錢,
資予養頑瞑。
身賤殺何益,
恩深報難罄。
公其萬千年,
世有天之鄭。
被棄置一旁能依靠誰?鄭公同情我的病痛。他拿出三十九萬錢,資助我調養這頑疾昏沉之身。我身份低微,即使想報答又有何用?您的恩情深厚,難以完全報答。愿鄭公長壽萬年,世間永有像天一樣仁厚的鄭公。
棄置:指因病無法任職而被擱置。
鄭公:當指某位鄭姓官員,具體所指待考,或為詩人貶謫期間資助他的友人。
頑瞑:頑疾與昏沉之癥,指長期不愈的病痛。
罄(qìng):盡,完。
天之鄭:以“天”喻鄭公,言其仁厚如天。
此詩約作于唐憲宗元和五年(810年),元稹因彈劾宦官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期間。詩人此時身患重病,生活困頓,幸得鄭姓官員資助,遂作《遣病十首》記錄病中經歷與心緒,此為第二首,專述受助之事。
全詩通過病中受鄭公資助的細節,展現了詩人在貶謫困境中的真實處境,更以樸素語言傳遞對施恩者的深切感激與美好祝愿,體現了中唐詩歌“即事名篇”的寫實傳統與真摯的人情溫度。
八月長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帶風輕。 極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陽城。
訟堂寂寂對煙霞,五柳門前聚曉鴉。流水聲中視公事, 寒山影里見人家。觀風競美新為政,計日還知舊觸邪。 可惜陶潛無限酒,不逢籬菊正開花。
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 帶天澄迥碧,映日動浮光。 行舟逗遠樹,度鳥息危檣。 滔滔不可測,一葦詎能航?
蒼落歲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靜猶浪,扁舟獨且征。 棠枯絳葉盡,蘆凍白花輕。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驚。 湘波各深淺,空軫念歸情。
酌郁既灌,薌蕭方爇.籩豆靜器,簠簋芬飶。 魚臘薦美,牲牷表潔。是戢是將,載迎載列。
徹公之清若冰雪,高僧天資與人別。三十能詩名已出,名在詩流心在律。
不殊惠遠殊惠休,皎然未合誰與儔。白云蕭散何定止,忽入關中訪包李。
孤清難立眾所沮,到底無辜中非語。木秀于林風必摧,徹公懷德成禍胎。
古人已往不復嘆,為爾為詩遺后來。
一輪明月掛天心,四海生靈荷照臨。 何必西風撼丹桂,碧霄重送九秋音。
捉賊分明要見贜,十身調御下禪床。 曾經巴峽猿啼處,鐵作心肝也斷腸。
城南措大騎驢子,市北郎君跨馬兒。 各各四蹄俱著地,三春同到月明池。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少! 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知多少,成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始聞阿閣一聲鐘,日暖蒼龍睡正濃。 再擊鳳凰臺上鼓,夜半祥鸞未飛舞。 帝苦永固如磐石,胡僧枉費平生力。 回指少林歸去來,春風一陣華狼藉。
盈盈嬌女閨中秀,詠絮吟風。玉佩玲瓏。繞膝承歡笑語融。
年來遠嫁他鄉去,淚雨常濛。凝睇吳峰。此后應從夢里逢。
隆恩百歲渾無報,握手江干。恨罨征帆。病眼朦朧仔細看。
暮秋駕鶴游蓬島,佩冷云寒。長夜漫漫。淚灑吳江樹樹丹。
早春抱病魚軒至,榻拂輕埃。徑掃蒼苔。幽閣重門此日開。
而今冷落西園路,剩粉遺釵。香暗塵埋。夜夜西風墮老槐。
得不得,傅不得,歸根得旨復何言。 憶得首山曾漏泄,新婦騎驢阿家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