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斯遠并柬成季 其二
午夜露氣冷,明月忽已低。
推窗此何時,蛩螀互悲凄。
乃知南豅山,更有南豅溪。
樵歌起老叟,牧笛吹童兒。
百年漫戚欣,千載勞是非。
口心忽相語,不閑尚奚為。
磊磊千枝松,洋洋萬頃陂。
偃蹇衡茅下,匪懼寒與饑。
午夜露氣冷,明月忽已低。
推窗此何時,蛩螀互悲凄。
乃知南豅山,更有南豅溪。
樵歌起老叟,牧笛吹童兒。
百年漫戚欣,千載勞是非。
口心忽相語,不閑尚奚為。
磊磊千枝松,洋洋萬頃陂。
偃蹇衡茅下,匪懼寒與饑。
午夜時分,露水的寒氣襲人,明月不知不覺已西沉低垂。推開窗戶,此時是什么時辰?蟋蟀和紡織娘的鳴叫聲交織著,一片悲切凄涼。這才知道,在南豅山之外,還有一條南豅溪。老樵夫的歌聲在山間響起,牧童的短笛在溪畔吹奏。百年間的悲喜不過是過眼云煙,千年的是非紛爭也徒勞無功。心口忽然對話:若不能閑適,又何必如此忙碌?看那千枝松樹挺拔磊落,萬頃池塘水波浩蕩。我安處簡陋的茅屋之中,并不懼怕寒冷與饑餓。
蛩螀(qióng jiāng):蟋蟀和紡織娘,兩種秋蟲,常以其鳴叫聲渲染秋夜凄涼。
南豅(nán lóng):地名,具體所指需結合詩人背景,可能為山間地名。
漫:徒然,空。
戚欣:悲傷與歡樂。
偃蹇(yǎn jiǎn):安處,從容自得的樣子。
衡茅:橫木為門的茅屋,指簡陋的居所。
匪:同“非”,不。
推測此詩或創作于詩人閑居或隱居時期,通過描繪南豅山溪的秋夜景象與山間生活,反映其遠離世俗紛擾、追求淡泊自適的心境(具體背景需結合詩人具體生平考證)。
全詩以秋夜山景起筆,繼寫山間生活之趣,轉而感慨世事無常,最終落腳于安貧樂道的自適心境。主旨鮮明,意境清幽,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安于簡樸的生活態度,語言質樸而余韻悠長。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餉、胭脂盡吐。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 羽書萬里飛來處。報掃蕩、狐嗥兔舞。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
紅玉階前,問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鷗鷺,半帆煙雨。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過垂虹亭下,系扁舟,鱸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歸何處。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試舉頭、一笑問青天,天無語。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池水凝新碧,闌花駐老紅。有人獨立畫橋東。手把一枝楊柳、系春風。 鵲絆游絲墜,蜂拈落蕊空。秋千庭院小簾櫳。多少閑情閑緒、雨聲中。
萬里西風,吹我上、滕王高閣。正檻外、楚山云漲,楚江濤作。何處征帆木末去,有時野鳥沙邊落。近簾鉤、暮雨掩空來,今猶昨。 秋漸緊,添離索。天正遠,傷飄泊。嘆十年心事,休休莫莫。歲月無多人易老,乾坤雖大愁難著。向黃昏、斷送客魂消,城頭角。
家園十畝屋頭邊。正春妍,釀花天。楊柳多情,拂拂帶輕煙。別館閑亭隨分有,時策杖,小盤旋。 采山釣水美而鮮。飲中仙,醉中禪。閑處光陰,贏得日高眠。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
鐵甕古形勢,相對立金焦。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天際孤云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遠岫忽明晦,好景畫難描。 混隋陳,分宋魏,戰孫曹。回頭千載陳跡,癡絕倚亭皋。惟有汀邊鷗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飛去,舉手謝塵囂。
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天一笑、滿園羅綺,滿城簫笛。花樹得晴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 烏衣巷,今猶昔。烏衣事,今難覓。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抖擻一春塵土債,悲涼萬古英雄跡。且芳尊隨分趁芳時,休虛擲。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橫邊簇遠山,相對盈盈里。 溪上有鴛鴦,艇子頻驚起。何似收歸碧玉池。長在闌干底。
返照中巖渡,峨眉分外清。 一彎新吐月,共我兩忘形。 露下沙逾白,宵寒酒易醒。 荻花風索索,擁被不堪聽。
歸客金陵道,霜帆夢鏡湖。 天秋水衣斂,海曙日輪孤。 幔卷波紋縠,舟凌露藻珠。 潮平光稍白,風定浪還無。 清映冰花薄,澄涵錦樹鋪。 鳥來分水碧,人去亂汀菰。 賀監風流在,臨風酹一觚。
名園花正好,嬌紅白,百態競春妝。笑痕添酒暈。豐臉凝脂,誰為試鋁霜。詩朋酒伴,趁此日流轉風光。盡夜游不妨秉燭,未覺是疏狂。 茫茫。一年一度,爛漫離披,似長江去浪。但要教啼鶯語燕,不怨盧郎。問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飛過東墻。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陽。
臘轉鴻鈞歲已殘,東風剪水下天壇。 剩添吳楚千汪水,壓倒秦淮萬里山。 風竹婆娑銀鳳舞,云松偃蹇玉龍寒。 不知天上誰橫笛,吹落瓊花滿世間。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 不語含嚬深浦里,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船系釣臺下,身寄碧云端。胸中千古風月,筆下助波瀾。喚起羊裘仙魄,來伴蟬冠清影,星閣倚闌干。上想中興事,名節重於山。濯滄浪,開玉鑒,照朱顏。平生多少英氣,直欲斬樓蘭。盡道詩書元帥,好作經綸上袞,勛業秉華丹。霄漢展鸞翼,雷雨震龍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