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正哀詞二首 其二
函中赤軸誰能捲,
壁上孤琴已絕弦。
付與兒孫有清德,
臨風何必更潸然。
函中赤軸誰能捲,
壁上孤琴已絕弦。
付與兒孫有清德,
臨風何必更潸然。
匣中的紅色卷軸如今有誰能再卷起?墻上的孤琴已經斷了琴弦。您留給兒孫的是高潔的品德,面對清風又何必再悲傷流淚。
赤軸:紅色的卷軸,代指書籍或文稿。
捲(juǎn):通'卷',卷起。
絕弦:琴弦斷絕,用伯牙絕弦典故,喻指知音或逝者不在。
清德:高潔的品德。
潸然(shān rán):流淚的樣子。
此詩為哀悼梁子正而作,當寫于其去世后。詩中通過遺物與品德的對比,既追思逝者,亦慰藉其后人,體現對梁子正高潔品格的贊頌。
全詩以'赤軸未卷''孤琴絕弦'的細節渲染哀痛,轉而強調'清德傳承'的精神延續,哀而不悲,突出梁子正清德長存的價值,是悼亡詩中含蓄深沉之作。
吳楚天一方,書至每不易。哀鴻從東來,屬我墓間志。痛哭裂肝腸,天道乃乖戾。平生金石交,中心兩無異。公今棄我去,如喪左右臂。哀哉遂初堂,庭樹日憔悴。他時一杯酒,空灑林下淚。
不思議,解脫力,不是思量心外得。一句當天八萬門,野橋金柳依依色。
幾年會計屈微官,五斗才堪給酒錢。野鶴風標寒愈峭,巖松節操老方堅。石腸未省隨時轉,鐵面何嘗與世妍。回首風煙三徑晚,典型當作畫圖傳。
鉛華漂凈畏人知,無限芳心贈一枝。虛白西樓空照影,小紅南豆寄相思。銅龍塞笛懷歸夜,玉燕宮釵裊恨時。記取風簾消瘦處,莫教悽絕柏梁詩。
更不須攜酒看黃花,凄涼勝游稀。但蘇翁圃外,藏鴉細柳,相對依依。回憶西湖舊夢,秋水浸漁磯。今日登臨地,風景都非。自折茱萸簪帽,嘆沈腰瘦減,淚滿萊衣。況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飛。誤江樓玉人凝佇,盼歸舟、我尚未能歸。休悵望,有欄干處,總是斜暉。
野戍荒煙擊柝悲,羅施諸部隔山菑。烽墩近路催行騎,松嶂連云護漢旗。遷客自憐邊塞略,旅懷多負薜蘿期。行行滿目荊秦道,白石黃泥起暮思。
丁寧莫被催科擾。
溪水清可愛,溪魚肥可煮。縱教煙雨濕蓑衣,不得溪魚不歸去。得魚換酒亦不惡,世間誰似漁家樂。收綸舉盞坐溪頭,細數波間幾點鷗。漫道溪鷗閒似我,我閒又樂閒較可。
四海一道鄉,千古有生意。元宗得君侯,風流是以似。窅然天機深,寧以物欲累。丈夫要如此,步步皆實地。
慶云五彩映江城,虎旅歡欣破浪行。吹角陣連三島月,掛帆風送九天晴。珠厓港嶼添新壘,瓊甸桑麻遍舊營。試向云臺看姓字,千年誰更嗣徽聲。喜鵲朝朝噪穗城,元戎十乘啟先行。蜃樓一望收空碧,龍篴千艘毊晚晴。露布早馳天北闕,烽煙夜靜海西營。東征將士磨崖在,我欲從公紀駿聲。
又柔云做暖,蕩隔岸、青山一發。望春早來,春來如箭筈。疾趁殘臘。且日高樓上,鈿梅飄粉,上畫簾金押。神州祇在闌干北,瘴解朱鳶,江澄綠鴨。長第草心紅茁。便青青一路,直到天末。魚書難達,盼金扉瑣闥。萬點傷春淚,融絳蠟。愁心自寫瑤札,怕釵聲墜燕,玉瘢添獺。前宵雨、暗沾花靨,渾不是,玉女投壺一笑,淚珠承睫。滄桑事、總付莊蝶。問水云、倒戴黃冠去,何年結煞。
醉臥當壚紅粉邊,風流誰信阮公賢。閨中此日無良友,被發狂歌更可憐。
朔漠凝寒久,窮荒氣候賒。凍云藏虎谷,殘雪滿龍沙。地回胡風急,天高漢月斜。何人動鄉思,壟上聽金笳。
玉清小住成朝隱,未敢同高更乞閑。便不終身為祭酒,也應卒業在名山。華陽肯起青龍臥,臣朔原從金馬還。絕似當時庾開府,暮年蕭瑟賦江關。寒山飛雪客來時,座上春風次第吹。獨許清神如叔寶,空慚髫歲識邱遲。青衿弟子文誰似,白發詞臣序已悲。昨日聞詩過孔鯉,孤兒風貌似吾師。
自憐疏拙百奚宜,不省胡顏可媚時。馳騖功名非我事,歡娛菽水祇心知。風姿故陋難施粉,面目堪憎正類倛。惟有靈臺亦裴度,到君明眼不能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