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門長官赴任丹徒
柳深鶯老暮春天,
恭侍慈親解畫船。
舉首丹徒民萬戶,
共迎和氣作豐年。
柳深鶯老暮春天,
恭侍慈親解畫船。
舉首丹徒民萬戶,
共迎和氣作豐年。
柳樹濃密黃鶯已老,正是暮春時節;恭敬侍奉慈愛的母親,解開畫船纜繩出發。抬頭望去丹徒有萬戶百姓,共同迎接溫和氣象迎來豐收年。
柳深:柳樹枝葉濃密。
鶯老:黃鶯已過鳴叫盛期,指暮春時節。
恭侍:恭敬地侍奉。
慈親:指母親。
解畫船:解開畫船纜繩,指準備出發。
舉首:抬頭。
丹徒:古地名,今江蘇鎮江一帶。
和氣:既指溫和的氣象,也暗指官員仁政帶來的祥和氛圍。
豐年:豐收的年份。
此詩為送別蔡門長官赴任丹徒時所作,創作于蔡氏即將啟程之際,反映了詩人對友人赴任新職的期許與對地方民生的關注。
全詩通過暮春送別的場景描寫,以自然景象烘托氛圍,直述對丹徒百姓與新任長官的期望,體現了對地方治理與民生福祉的重視,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
舟泛蒼梧月上時,萬分秋色滿林霏。
云開驛路青山好,天遠關河白雁飛。
銅柱風煙長入望,杖藜燈火自相依。
伏波祠下清江淺,莫載當年薏苡歸。
當年三杰共封侯,
誰念淮陰為漢留。
不是向來曾躡足,
未容平勃獨安劉。
玉搔頭綰綠鴉橫,
霧縠冰綃底樣輕。
簾閉水晶無點暑,
百花亭外度流鶯。
明知相見原無謂,消息尋來都甚真。
漫向謝三呼四字,只將蘇小問鄉親。
桃花那記春前度,萍葉原為絮后身。
別有關心忘不得,莫猜渠是意中人。
五雜俎,同心結。
往復來,當窗月。
不得已,話離別。
誰家故苑東風,樹樓閣、花深護。慣將芳恨語流鶯,不惜花枝高處。
那堪一夜,人閒春夢,百囀留難住。
夕陽流水漂香去,殘淚紛如絮。畫闌十二可憐春,無奈借人歌舞。
黃昏易散,沈沈簾影,一片西山雨。
昔賢觴詠地,展卷認幽棲。
人領天隨趣,家臨震澤西。
夕陽帆影亂,秋水雁行低。
便擬鱸鄉去,行吟續舊題。
流澌紛影入魚粱,藥徑秋巖氣已傷。
天下嶙峋歸草閣,郊原深永怯牙檣。
煙苞衰柳馀晴媚,日藹江籬落照黃。
更自紅霜夜明滅,文漣丹溜總相妨。
欲賦梅花材藻盡,公分生意到枯樁。
鉅題昔只韓聯孟,妙手今惟羿愈逄。
守谷尚煩看杏虎,護花難少吠籬尨。
丹崖翠壁宜揮掃,止要游人筆似杠。
棹歌翻淥水,擊汰復夷猶。吳越春江合,東南王氣浮。鳴榔遙向若,岸幘不驚鷗。渺渺五湖客,煙波如可求。
江練晴堪染,汀蘭靜自芳。已宜君子佩,不倩好風揚。折采香盈把,懷人水一方。輕橈徐轉去,春望浩茫茫。
洗耳疑仇俗,懷沙悵獨清。豈知簪紱內,不異薜蘿情。舒嘯滄浪曉,觀空水月明。乘流無住著,自在玉壺行。
聞道蓬瀛外,鯨波若拔山。秦皇空望幸,方士去無還??v有金銀闕,其如風浪艱。靜觀濠上理,心與廣川閑。
無量秤子兩頭平,
拈起應須見得明。
若向個中爭分兩,
知渠錯認定盤星。
江上銀濤滾滾催,草堂剛對曲江開。橫襟坐攬千峰秀,放筆平添萬壑哀。海國蒼茫徵故跡,霸圖銷歇出驚才。城南不少豪韓愈,眼見低頭下拜來。
兩鎮雄藩控制長,防秋千騎繞邊墻。龍門山遠開天險,馬市臺高壓大荒。霜戟曉連沙草白,蜺旌晴卷塞塵黃。風生坐嘯尋常事,難得威棱憺朔方。
卅載論交洽紀群,瓣香心奉豈徒云??駚砦揖汀杜[集》,歸去公傳誓墓文。海內清流余幾輩,尊前明月止三分。相逢不用歌難老,細嚼黃花話舊聞。
五城金碧盡樓居,西望屯云藹太虛。
瑞氣長存春不覺,美光相屬夜如初。
歸承宣室雍容問,密受神君策畫書。
力士傳車空杳邈,真游本自接儲胥。
對床通夕話,
官舍一鐙紅。
十年存沒淚,
并入雨聲中。
鬢腳斜侵雪,眉心愛貼黃。
豐肌恰稱作宮妝。
畫里真真喚出在敦煌。
癡絕長康顧,窮愁白石姜。
松陵煙月墮迷茫。
乞取丹青為我賦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