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
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
念君拂衣去,四海將安窮。秋天萬里凈,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魚鳥際,澹爾蒹葭叢。
無庸客昭世,衰鬢日如蓬。頑疏暗人事,僻陋遠天聰。
微物縱可采,其誰為至公。余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
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
念君拂衣去,四海將安窮。秋天萬里凈,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魚鳥際,澹爾蒹葭叢。
無庸客昭世,衰鬢日如蓬。頑疏暗人事,僻陋遠天聰。
微物縱可采,其誰為至公。余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
政治清明的時代卻長久仕途不順,我和你一樣被棄置不用。你無怨于天命,一生有高潔的風范。想到你拂衣辭官而去,四海茫茫你將何去何從。秋天萬里晴空潔凈,傍晚澄澈的江水空明。清靜的夜晚多么悠長,你在明月下扣擊船舷。與魚鳥和諧相處,在蒹葭叢中恬淡自適。不必在這昭明之世作客,我衰老的鬢發如飛蓬。我愚鈍疏闊不懂人事,僻居遠地難達天聽。微小的事物即使可采,又有誰能做到真正的公正。我也將從此離去,回家耕種做個老農。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不達:仕途不順。
素風:高潔的風范。
拂衣:表示決絕、歸隱。
和光:與周圍事物和諧相處。
澹爾:恬淡的樣子。
無庸:不用。
昭世:政治清明的時代。
頑疏:愚鈍疏闊。
天聰:皇帝的聽聞。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政治環境不利于人才的發展,詩人和綦毋秘書都仕途不順。綦毋秘書選擇棄官歸江東,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既表達對友人的理解,也融入了自身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棄官的理解和自身歸隱的想法。其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在仕途不順時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
細雨滿江春水漲,
好風留客野梅香。
避秦不是無歸意,
一度逢花一斷腸。
木落曙江晴,寒郊極望平。
孤舟三楚去,萬里獨吟行。
鳥占橫查立,人當故里耕。
十年來復去,不覺二毛生。
常時豈不別,此別異常情。
南國初聞雁,中原未息兵。
暗蛩侵語歇,疏磬入吟清。
曾聽無生說,辭師話此行。
久客厭岐路,出門吟且悲。
平生未到處,落日獨行時。
芳草不長綠,故人無重期。
那堪更南渡,鄉國已天涯。
懷君非一夕,此夕倍堪悲。
華發猶漂泊,滄洲又別離。
冷禽棲不定,衰葉墮無時。
況值干戈隔,相逢未可期。
干時雖苦節,趨世且無機。
及覺知音少,翻疑所業非。
青云如不到,白首亦難歸。
所以滄江上,年年別釣磯。
離心醉豈歡,把酒強相寬。
世路須求達,還家亦未安。
旅程愁算遠,江月坐吟殘。
莫羨扁舟興,功成去不難。
平盡不平處,尚嫌功未深。
應難將世路,便得稱師心。
高鳥下殘照,白煙生遠林。
更聞清磬發,聊喜緩塵襟。
長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
征騎少閑日,綠楊無舊陰。
水侵秦甸闊,草接漢陵深。
紫閣曾過處,依稀白鳥沈。
身世兩相惜,秋云每獨興。
難將塵界事,話向雪山僧。
力善知誰許,歸耕又未能。
此懷平不得,挑盡草堂燈。
憤激計潛成,臨危豈顧生。
只空持一笏,便欲碎長鯨。
國已酬徽烈,家猶聳義聲。
不知青史上,誰可計功名。
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
在處有芳草,滿城無故人。
懷才皆得路,失計自傷春。
清鏡不能照,鬢毛愁更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斷北人腸。
燕脂桃頰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妝。
微燈照寂寥,此夕正迢迢。
丹桂得已晚,故山歸尚遙。
蟲聲移暗壁,月色動寒條。
此去如真隱,期君試一瓢。
朝吟復暮吟,只此望知音。
舉世輕孤立,何人念苦心。
他鄉無舊識,落日羨歸禽。
況住寒江上,漁家似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