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四首 其一
邊城七月雪,
六月已成衣。
殷勤杔邊使,
只恐到來遲。
邊城七月雪,
六月已成衣。
殷勤杔邊使,
只恐到來遲。
邊城的七月已飄起雪花,六月就做好了御寒的冬衣。急切地托付傳遞到邊關的使者,只擔心衣物送到時已太遲。
邊城:邊境地區的城鎮,指丈夫戍守之地。
七月雪:農歷七月(約公歷八月)即降大雪,極言邊關氣候寒冷。
六月:農歷六月,此時內地尚處炎夏,已提前制冬衣,體現準備之早。
殷勤:急切、懇切的樣子。
杔(tuō):通“托”,托付。邊使:傳遞到邊關的使者。
恐:擔心。
此詩為“寄衣曲”系列之一,屬閨怨詩范疇。古代邊關戍守艱苦,妻子需提前制衣寄送,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故早作準備。詩中通過妻子視角,反映了征夫家庭對戍邊親人的牽掛,或創作于邊疆有戍守任務的時期。
全詩以“六月成衣”“殷勤托使”“恐來遲”三個細節,刻畫了妻子對戍邊丈夫的深切關懷,語言質樸而情感濃烈,是古代征戍題材詩歌中反映思婦心態的典型之作。
片云如斷山,
半掩林下宅。
前路荷鋤歸,
時逢采芝客。
編蒲席地竹簾櫳,
六扇屏開面面風。
一種清香消不得,
佛桑圍在蠣墻中。
盈盈窗下蘭,枝葉何芬芳。西風一夕起,零落悲秋霜。秀色總消歇,清香終不死。感物傷我心,流涕沾衣袂。
古屋晝無人,桑樹鳴鵂鹠。蒼苔蔓玉砌,鳥雀飛空樓。向來車馬地,今成狐兔丘。
信哉達人言,戚戚復何求。梧桐生嶧陽,鳳凰翔其傍。文章爛五色,喈喈千仞岡。稻梁非所慕,竹實乃其飧。奈何桐樹枝,棲彼鴟與鳶。
華披秀振,羨詞成星子,瑯玕十幅。還似楚騷傳屈子,句里龍堂鱗屋。削跡艱虞,擅場風雅,未遣中書禿。何須哀怨,國香合在幽谷。
黃九秦七雖能,那如坡老,豪氣尤堪掬。儂向歡場歌苦調,終類季疵擊木。畫壁壚頭,題巾酒次,此事推君獨。穿云裂石,好將配入豪竹。
藥畦蔬壟夕陽中,
帶落冠攲一病翁。
步蹇每妨行樂興,
眼昏幾廢讀書功。
露濃乍警云巢鶴,
風勁先凋玉井桐。
欲賦悲秋卻休去,
鬢絲已是滿青銅。
千差坐斷路頭通
萬里鄉關一信風
不負靈山親記莂
好音專待寄來鴻
世情輕道義,交際復誰真。
碩德思前輩,論心篤后塵。
乾坤三大業,今古百年人。
此意孤懸久,逢君倍覺親。
生涯馀白發,世締得同心。
乍見驚余老,雄談識爾忱。
孤鳴琴已碎,苦詣道方深。
何處求真賞,寥寥太古音。
移得名花手自栽
花知不為老人開
興來誰是尊前客
唯有提壺送酒杯
銅笛聲聲斷禁煙。別情無語更凄然。不堪回首是離筵。舊事漫勞飛燕說,來時春草碧于天。京城爭唱樂堯年。
五色旗飄古象坊。馬龍車水忒匆忙。為言軍國費平章。遺恨那堪重記取,空聞揖讓說黃唐。議郎終是怕兒郎。
雉堞深深對故宮。新開雙闕對流虹。大師兀自閱衰隆。簾影沉沉飛燕隔,微聞細語怨東風。凄涼煙月逗寒櫳。
綿蕞諸生功最高。如何胙土后蕭曹。君王明圣重初交。儀注春官新奏進,如聞舞蹈異前朝。九重傳語屬嬌嬈。
讖語從來數盛周。分明天意那能留。斜陽無語下西樓。把酒高歌歌斷續,飄零身世感滄洲。年年春水只流愁。
空馀白發對妝樓,
一曲琵琶一曲愁。
回首五陵年少客,
而今誰與數纏頭。
慈寧介祉與天齊
瑤水飛觴自海西
萬歲甘凝朱實棗
千年香拂紫條梨
祥云欲傍歌筵駐
候鳥還迎舞隊低
最喜春光濃似酒
普將仁壽錫烝黎
人似玉。
斜坐小屏山曲。
病顫歌聲花氣促。
更誰教噴竹。
各向眾中稱獨。
欲買千金未足。
一點文人心感觸。
賽明珠百斛。
天地本蘧廬,
光陰成過客。
人生惟百年,
而誰能滿百。
良時不盡歡,
容華枉拋擲。
采葛懷三秋,
況此三秋隔。
舉目盡途人,
安知胡與貊。
行行但來歸,
無為久離索。
心似飛蓬卷。對秋星、藥壺茶灶,試將愁遣。尚記銀河同佇立,汗雨酒痕齊泫。曾幾日、重衾堆繭。霜信五更殘漏急,恨關山、月影窺人淺。憔悴后,鏡慵展。
風簾隱約孤燈顯。倚闌干、烏啼咿呀,鷗沙平扁。滾滾長楊車馬外,不少平原籬犬。能免俗、浮沉姑免。病起披裘還強飯,有珠琴、石鼓勞君典。莎徑草,亟深剪。
去國年猶在,深城早卜居。寧尋少游語,不作子公書。晚日靈光殿,春風下澤車??胀猩猓лd愧曹蜍。
不盡胸中蘊,康時與致君。未應才執戟,忽去作修文。清節梅花屋,閑身馬鬣墳。銘旌瞻不及,雙淚落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