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滁山二十詠 其二 有易醉翁亭為解酲閣者書以解?
醉醒惟許二能翁,
興廢難移百代風。
若道水山無定屬,
今之健者豈惟公。
醉醒惟許二能翁,
興廢難移百代風。
若道水山無定屬,
今之健者豈惟公。
醉與醒之間,唯有兩位賢能的老者被認可;亭臺的興廢,難以改變百代傳承的風尚。若說山水沒有固定的歸屬,如今的有識之士難道只有您(歐陽修)嗎?
①二能翁:或指歐陽修(自號醉翁)與作者,或另一賢者,代指深諳醉醒之理的智者。
②興廢:指亭臺的興衰變遷,此處特指醉翁亭可能被更名的變故。
③百代風:歷代傳承的文化風尚,代指醉翁亭所承載的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精神內核。
④健者:有能力、有見識之人,此處指傳承文化的后繼者。
⑤公:指歐陽修,北宋文學家,曾作《醉翁亭記》聞名。
創作于有人欲將醉翁亭更名為'解酲閣'之際。作者借此詩回應,強調醉翁亭承載的歐陽修《醉翁亭記》中'與民同樂'等文化意義,不會因更名而改變,延續滁州山水人文的歷史脈絡。
詩圍繞醉翁亭更名事件展開,肯定其承載的百代文化風尚,指出山水人文的傳承不因物移,既推崇前賢,亦彰明后繼有人,體現對文化傳承的深刻思考。
皎皎瓊華了不疑,綠窗團扇索題詩。風流自是天生句,燕子梨花恰并時。
重陽細讀黃花句,懷抱因君一暫開。杜甫當年已作客,陶潛今日正銜杯。殊方久廢登高興,青眼誰憐濟世才。北望親闈腸欲斷,塞鴻頻到少書來。
龍江謝舟楫,東麓事晨征。寒雨初開霽,春山未老晴。煙霞迎日薄,草樹隔年榮。瞑目肩輿里,靜收溪谷聲。
數枝幽映。畫意詩情性。淡墨屏山斜又整。七載望中三徑。清愁流作霜痕。背燈搖曳蟲魂。醒醉商量無可,夜深小夢相溫。
直友久來方見益,危言過后始思忠。吁嗟山果能回味,自覺遲遲味不窮。
梅蕊青。雪花縈。雪重梅寒萬里平。微風窗紙聲。問卿卿。定有情。篆冷香消卻怎生。同心兩地明。
萬國朝元捧圣君,煙開仙掌暖氤氳。九天初上重光日,三殿長飛五色云。
月上烏柏林,光射山茶葉。葉底白蛾飛,團團似蝴蝶。
情謂之外兮言路那通,形殼之外兮模畫那同。一方明有月,萬簌嘯而風。其應而妙,其用而沖。圖星之拱兮周羅而北,流水之向兮曲折而東。
域外分封地,同歸覆疇中。徹田公守望,漢語雜胡戎。經歲不常雨,四時唯有風。西方豺虎窟,念此獨忡忡。
團紅碎綠罥絲飛,不敢輕輕觸袞衣。正欲辭春春未許,且教留待相公歸。
蒸氣薄遙夕,暑雨蚊蟲飛。妾命如紗縠,安得化郎幃。
平揖天風一望來,蒼崖萬仞兩分開。是中猿鶴亦難得,只有龍云相往回。
楚尾秦頭俗久移,豐穰仍值太平時。渚花盡日臨書幌,潭菊如今在酒卮。十里麝香行驛近,三竿紅日坐廳遲。愛君古錦囊中句,不負文忠國士知。冉冉年光逐閏移,廳閒賓客坐多時。主恩未報空持橐,軍政無妨數舉卮。潘鬢雪霜何太早,傅巖霖雨不應遲。頷珠竟被君探得,正值驪龍睡不知。劇談終日少文移,幕府新開盛一時。羊酪未妨留灌頂,蟹螯何苦負操卮。詩成醉里遺忘易,思發花前屬和遲。更許此生剛節在,祇應惟有歲寒知。春花秋葉兩推移,未有涓塵補圣時。新識豹胎休負鼎,舊成蛇足謾持卮。山如水墨屏間見,日向棋盤子上遲。便使北歸應念此,白鷗黃鳥盡相知。
禁苑百花新,佳期游上春。輕身趙皇后,歌曲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