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思詩六章 其二
峨峨高山首,悠悠萬里道。君去日已遠,郁結令人老。人生一世間,忽若暮春草。時不可再得,何為自愁惱。每誦昔鴻恩,賤軀焉足保。
峨峨高山首,悠悠萬里道。君去日已遠,郁結令人老。人生一世間,忽若暮春草。時不可再得,何為自愁惱。每誦昔鴻恩,賤軀焉足保。
和風披拂獨行行,對面山光笑若迎。
日暖春泥滋宿麥,云開溪樹聽流鶯。
人情一例稱貧苦,時事無他識利名。
莫怪征途無伴侶,此心只與白鷗盟。
圣人了心,賢人了跡。
了心無窮,了跡無極。
坐久明鐙亂,
寒風入彩幃。
闌干七十二,
何處笛聲飛。
地勢下臨鄖子國,
山光遙射楚王城。
惟有桃花巖上月,
曾聞李白醉吟聲。
薄有鹽醯胹竹孫,夜寒城郭似荒村。
遠更已覺踰三鼓,獨酌無聊罄一樽。
此道粗聞元自少,眾人欲殺幸猶存。
盲風怪雨青燈暗,莊蝶難憑入夢魂。
輕裝又別五羊城,海日曈曈送客旌。六月扶搖鵬未息,看君舟繞地球行。
西海之西東海東,有洲懸立地球中。此行遍布尊親義,為道中天日月同。
不敲開國自由鐘,不為尋洲踵閣龍。喚起黃人思祖國,海天長嘯落機峰。
九萬征程走使車,一言九鼎信非虛。不須十部賢從事,齊拜劉公一紙書。
撲地漫天卒未休,松杉千尺迥堪愁。丹青不作王孫草,老向冰天共白頭。
朝色蔥朧映碧虛,千峰瑤草漸凋疏。何當長白山頭樹,到了枝枝玉不如。
去年今日。南浦綠波曾送別。
又到涼秋。贏得天涯攬鏡愁。
蟬鳴深柳。懶步花陰非中酒。
目斷遙天。一點征鴻破碧煙。
小雨蕭寒破晚晴,
疏疏密密滴檐聲。
烏鴉盤舞黃云亂,
早與商量雪意生。
郊原漠漠草煙平,此地猶傳漢使名。黃屋島夷今泯滅,寒潮惟送月華明。
含珠亭倚郡城西,草樹連天拂玉堤。宮女蘭橈初倦戲,采菱歌斷曜靈低。
作陣鸞旗拂海霞,荔枝灣下即昌華。劉郎一去無消息,長盡蘋花與稻花。
舊苑荒臺古剎邊,桃花臨水尚依然。只今野鳥啼春急,半似當時鬧管弦。
甘泉苑傍韸韸水,蕩漾曾經畫舸回。異代繁華無處覓,木綿開更刺桐開。
花田一帶漢宮斜,花露濃濃泣歲華。艷骨怨魂俱不散,顧隨侯館化丹砂。
青山疊疊樹行行,花塢猶存號半塘。此日芳菲誰管領,可憐紅紫斗新妝。
金波遙映月華樓,佳色偏宜永夜游。玉魄年年長在望,照殘芳杜滿汀洲。
歌舞崗前谷變陵,秋深狐兔待呼鷹。崖頭細菊臨風倚,不管人間有廢興。
朝元洞口接禺山,鸞鶴回翔杳靄間。風景依稀時代異,夕陽長羨釣舟閒。
地僻風猶古,年豐俗易淳。
老翁談往事,稚子樂嘉賓。
竹蔭炊煙綠,桑園釀酒醇。
陶然邀共醉,擊壤作堯民。
先正真良弼,彤墀四拜麻。
決科承奕世,摛藻擅傳家。
禁路優持橐,侯藩幾建牙。
相門宜出相,恨不見堤沙。
一室春光漸局促,遙想春郊草遍綠。阮孚非無踏春鞋,時危怕舉傷心目。
不意故人興偏濃,扁舟輕越數山峰。咫尺畏人不肯至,作書邀我探鴻濛。
開緘爛熳數行字,盛說梅花一萬叢。更有故人陳子開,為我載酒掃青苔。
嗟余久嬰詩書桎,對此能無心戚戚。曳起芒鞋卷卻書,準擬明朝為君出。
中夜霢霂忽沾渥,遙想梅花帶雨哭。覺來尚喜日色開,行人競道春泥滑。
況隔云山路幾重,忍看佳期遂寂寞。故人未至梅花開,故人一去梅花落。
寄語梅花休惆悵,請踐山陰雪后諾。
靈峰獨立海中洲,千古珠宮在上頭。
幾杵疏鐘深院靜,一聲啼鳥碧山幽。
風搖草色映磐石,云帶松陰冷澗流。
謾啟竹扉清坐久,閒心空自對沙鷗。
徵君久客厭城府,年來旋買碧山棲。墻頭薜荔秋陰合,屋角筼筜云影齊。人言遺逸似柳下,我憶畫圖如竹西。有約明年定相過,杖藜隨處踏春泥。
故人歸隱優游洞,對客清談似泰初。舊栽露果猿能摘,新構云巢鶴共居。市上三人傳有虎,山中一月食無魚。漢庭當有公車召,莫學虞卿窮著書。
諸公袞袞登西掖,有客悠悠臥北窗。當代人才殊不乏,如君國士諒難雙。風流江左聞諸謝,耆舊襄陽憶老龐。見說山齋新釀熟,瓦盆能共倒秋缸。
黃金不解化丹砂,青鏡時能點鬢華。舊讀春秋演繁露,近餐日月咽晨霞。硬黃小字臨章草,太白深杯對菊花。好約安期羨門子,秋風海上覓星槎。
懶從唐舉問流年,且服黃精學散仙。海上何人來看日,山中有客去朝天。碧窗夜雨琪花落,金殿晨班玉筍聯。最憶蓬萊潘閣老,白云無夢到松泉。
碧山學道幽居好,新種筼筜繞屋齊。客至時時尊有酒,春來日日醉如泥。但須百斛斟云液,不用千金買月題。卻笑山公騎款段,秋風搖曳玉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