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念奴嬌
半生習氣,被風霜、銷盡頭顱如許。七十年來都鑄錯,回首邯鄲何處。杜曲桑麻,柴桑松菊,歸計成遲暮。一樽自壽,不妨沉醉狂舞。
休問滄海桑田,看朱顏白發,轉次全故。烏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壞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調,墮淚真兒女。興亡一夢,大江依舊東注。
半生習氣,被風霜、銷盡頭顱如許。七十年來都鑄錯,回首邯鄲何處。杜曲桑麻,柴桑松菊,歸計成遲暮。一樽自壽,不妨沉醉狂舞。
休問滄海桑田,看朱顏白發,轉次全故。烏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壞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調,墮淚真兒女。興亡一夢,大江依舊東注。
半輩子養成的習性,被風霜消磨得我如此衰老。七十年來都鑄成大錯,回首往事,那如邯鄲夢般的經歷已不知去向。杜曲的桑麻、柴桑的松菊,歸隱的打算已到了暮年。我自斟一杯酒為自己祝壽,不妨沉醉后狂舞一番。別問滄海桑田的變化,看紅顏變成白發,轉眼間故人都已不在。日月相催,天也仿佛老去,千古英雄如今都已化為黃土。汾水畔的悲歌、雍江邊的苦調,讓人真像兒女般落淚。興亡不過是一場夢,只有大江依舊向東流去。
習氣:長期形成的習慣或作風。
銷盡:消磨殆盡。
邯鄲:指“邯鄲夢”,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
杜曲:地名,在今陜西長安縣東南,此泛指田園。
柴桑:在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故鄉,此借指隱居之地。
烏兔:指日和月,古代神話中說日中有烏,月中有兔。
壞土:指墳墓。
汾水悲歌:漢武帝《秋風辭》有“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等句,情調悲慨。
雍江苦調:不詳,可能指某種哀傷的曲調。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詞中“七十年來都鑄錯”“歸計成遲暮”等語句推測,應是作者晚年所作。當時可能歷經人生坎坷,目睹世事變遷,在歲月流逝、壯志未酬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感慨人生與歷史的滄桑變化。其突出特點是情感深沉,用典自然,將個人命運與歷史興亡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詞人對人生和歷史的深刻洞察。
晚花開爛熳,宿雨滯淋漓。且蠟黃桑屐,難拋白接?。南山空悵望,秋色半離披。可笑餐英客,陰晴兩不知。
平地安知禍有機,一跌永負青云期。舉群驚雊墮罝網,袞背煥爛光陸離。山梁三嗅不忍嘬,如皋一笑吁可悲。開籠放汝須遠去,莫遣韓公賦病鴟。誰令孤鷕遂專場,剪迭籠中看鳥翔。文章正坐虎毛柄,鎩羽一落千丈強。翠翎低摧少顏色,奇禍非汝能遮防。匆匆應媒莫浪出,尊拳毒手正交相。
四壁琴聲羨臥游,繁華搖落漫悲秋。當年花國三千牘,曾數江南第一流。
披云撥雪鵝兒酒。澆公枯燥談天口。秋夢浪翻江。雨窗深炷香。風煙公耐久。宜結神明友。醉里好微言。君平莫下簾。
梅花照歸眼,春色戒行裝。君命不俟駕,安敢懷故鄉。
寒色蒼蒼落日斜,空庭獨立數歸鴉。石人此際方無淚,羽客今宵亦有家。已判離愁消竹葉,誰堪詩句頌椒花。明朝攬鏡休憐色,未入新年鬢已華。
秋齋人罕至,落葉沒行屨。旅宿將就途,懷抱不可語。偶有山中酒,而無池上侶。遲子一來過,鉤簾對疏雨。
半生已痼煙霞癖,一室長懸笠屐圖。濁酒獨斟常酩酊,殘編長對自伊吾。
溪邊隨事有桑麻,盡日山程十數家。莫怪行人頻悵望,杜鵑不是故鄉花。
沙水寒猶淺,江船遠未來。舉家憂米粒,終日走蒿萊。骨肉還相棄,交游定莫猜。癡兒饑困久,愛父強徘徊。
我來正夏時,富士色如鐵。山巔白一痕,疑是千年雪。
五年佐邑平如水,更有馀功及我泉。何地含山君莫問,兩般疆宇一般天。
意馬心猿不用忙,睡鄉深處解行裝。華山聞有希夷子,安得斯人與對床。
雨馀一片水,壁立白云端。流過三峽亂,聲入萬松寒。復有石橋月,宜人秋夜看。羽人渺何處,相憶玉琴彈。
出谷應疑早,看山欲去遲。日斜人影獨,林薄鳥聲悲。咫尺猶相去,逢迎重有期。不嫌騎馬倦,難和碧云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