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安樂山塔
池有靈泉泉有龍,高僧深隱梵王宮。云林百里如屏障,安樂山西一望中。
池有靈泉泉有龍,高僧深隱梵王宮。云林百里如屏障,安樂山西一望中。
水暖鳧鹥行哺子,
溪深桃李臥開花。
張衡已作歸田賦,
汜勝仍修種樹書。
愿借山居精要術,
欲將嵩洛葺吾廬。
花亦無知,月亦無聊,酒亦無靈。把夭桃斫斷,煞他風景;鸚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硯燒書,椎琴裂畫,毀盡文章抹盡名。滎陽鄭,有慕歌家世,乞食風情。
單寒骨相難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難道天公、還鉗恨口,不許長嘆一兩聲?顛狂甚,取烏絲百幅,細寫凄清。
蟋蟀窗前,枇杷欄下,碧窗倩畫蟾紗。月杵秋砧,西溪一舸移家。
桂堂燈影霜華。舞闌跚,竹葉頻賒。雙橋濃樹,煙迷古藤,誰數昏鴉。
東陽瘦日,南道愁時,青松紅杏,詞句憐他。
海棠未醒,白門又落楊花。魚尾殘霞。甚春閒、燕子風斜。
聽鳴笳。山程水程,離思無涯。
十萬青蚨撒手哀,曾無富貴到泉臺。
舍身瓦器終求蜜,敵國銅山總化灰。
甲乙何人操鬼簿,卵胎有劫付輪回。
紙錢今夕新盈貫,莫便揶揄作態來。
曠野風塵隔,柴扉晝不開。
荷香浮碧水,竹影漾蒼苔。
徑有漁樵至,門無車馬來。
悠然情自得,鷗鷺與徘徊。
十載寓臺灣,四載經危亂。寇氛及臺南,行客中腸斷。
故舊與新知,存者不及半。先生亦且行,艤舟于海岸。
海有函谷關,鳴雞度待旦。回首望東洋,洋輪來汗漫。
君入臺南城,相逢無一識。短衣腳不襪,衣垢面黧黑。
訪舊過軍門,閽人先作色。及與劉帥談,共爭問消息。
往事那堪追,人去來何益!徘徊異域間,不如復歸得!
昨日先生書,言歸及秋馀。今秋已將盡,難駐先生車。
涼風起天末,木落聲徐徐。滄海日已深,故園日已疏。
作客雖云樂,未若在家舒。何以遠送君,白云近所居!
麻頭青項翅如金,
肉腿如同銀打成。
牙鉗更生如漆黑,
贏盡諸人匣內金。
何處韶光不可憐,底須花落惜花妍。
文章雖假知天意,色相皆空悟夙緣。
香愛撲衣沾露好,舞宜送酒趁風前。
殘枝無計留春住,蜂蝶紛紛一惘然。
兩兩歸舟晚渡關,孤云倦鳥各飛還。月明烏鎮橋邊夜,夢里猶呼起看山。
風蕩彩舟明月中,鴛鴦湖上水如空。城中年少能歌舞,也學蛾眉故惱公。
登臨雖未立。
夕陽水底霞鋪錦,
清夜波心月涌金。
此是東湖最佳處,
無人來伴水仙吟。
一泓澄碧無人汲,
埋沒荒榛水獨清。
俯拾凝灰好顏色,
紫砂兩字好題名。
湖光十里長芙蕖,一片清風似雨余。
綠竹可憐高士宅,青山難得好僧居。
阮公歌哭來歧路,張儉飄零到草廬。
風景何堪人去后,灞橋容我再騎驢。
慈竹村村種,鞭行不出林。吾親在何許,回首白云深。
郁郁帶春陰,依依繞故林。何人化南裔,草木有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