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幾年埋玉藍田,綠云翠水烘春暖。衣薰麝馥,襪羅塵沁,凌波步淺。鈿碧搔頭,膩黃冰腦,參差難翦。
乍聲沉素瑟,天風佩冷,蹁躚舞、霓裳遍。
湘浦盈盈月滿。抱相思、夜寒腸斷。含香有恨,招魂無路,瑤琴寫怨。
幽韻凄涼,暮江空渺,數峰清遠。粲迎風一笑,持花酹酒,結南枝伴。
幾年埋玉藍田,綠云翠水烘春暖。衣薰麝馥,襪羅塵沁,凌波步淺。鈿碧搔頭,膩黃冰腦,參差難翦。
乍聲沉素瑟,天風佩冷,蹁躚舞、霓裳遍。
湘浦盈盈月滿。抱相思、夜寒腸斷。含香有恨,招魂無路,瑤琴寫怨。
幽韻凄涼,暮江空渺,數峰清遠。粲迎風一笑,持花酹酒,結南枝伴。
幾年間佳人如美玉埋于藍田,周圍綠水青山在春日中暖意融融。她衣染麝香芬芳,羅襪沾染塵土,腳步輕盈如凌波微步。頭上的鈿飾碧玉,額間的膩黃妝容,美得難以剪裁。忽然素瑟聲停,仿佛她在冷冽的天風里,穿著霓裳翩翩起舞。湘水之濱月光滿盈,她懷抱相思,在寒夜中肝腸寸斷。她含著香韻卻有遺恨,想招魂卻無路可尋,只能用瑤琴抒發(fā)哀怨。琴音幽韻凄涼,暮江空蕩渺遠,幾座山峰清遠。她粲然迎風一笑,手持花朵灑酒祭奠,愿與南枝相伴。
埋玉藍田:指佳人逝去,藍田產玉,此處喻佳人如美玉被埋。
綠云翠水:形容山水美景。
衣薰麝馥:衣服薰染了麝香的香氣。
襪羅塵沁:羅襪沾染了塵土。
凌波步淺:形容女子腳步輕盈,如在水波上行走。
鈿碧搔頭:用碧玉做成的發(fā)飾。
膩黃冰腦:指女子額間的黃色妝容和所涂的冰片香料。
參差難翦:形容女子之美難以描繪。
素瑟:白色的瑟,一種弦樂器。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這里形容女子舞姿優(yōu)美。
湘浦:湘水之濱。
含香:喻女子有美好的品德和氣質。
招魂:指招回死者的魂魄。
酹酒:灑酒祭奠。
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不詳,但從詞的內容來看,可能是作者為悼念某位逝去的佳人而作。在古代,文人常以詩詞來表達對逝去之人的哀思和懷念,此詞或許也是在這樣的心境下創(chuàng)作而成。
這首詞主旨是悼念佳人,突出特點是詞藻華美,意境凄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作者較高的藝術技巧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 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雨怨秋聲。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雖生知安行之圣,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東坡讀書不用兩遍,然其在翰林讀《阿房宮賦》至四鼓,老吏苦之,坡灑然不倦。豈以一過即記,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張睢陽、張方平,平生書不再讀,迄無佳文。
且過輒成誦,又有無所不誦之陋。即如《史記》百三十篇中,以《項羽本紀》為最,而《項羽本紀》中,又以巨鹿之戰(zhàn)、鴻門之宴、垓下之會為最。反覆誦觀,可欣可泣,在此數段耳。若一部《史記》,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非沒分曉的鈍漢!更有小說家言,各種傳奇惡曲,及打油詩詞,亦復寓目不忘,如破爛廚柜,臭油壞醬悉貯其中,其齷齪亦耐不得。
五行交相陵,海水不潤下。 處處壞進防,白浪大於馬。 顧予為其長,恐懼敢暫舍。 董眾完筑塞,跋履率曠野。 使人安於生,茲不羞民社。 調和陰與陽,自有任責者。
諫逐古今有,例為朝政疵。 況與廊廟臣,世復惡其私。 安危治亂跡,此事姑置之。 儻未監(jiān)謗者,失得何須悲。
曉風嘯空,報道冬初動。蕭蕭敗葉響寒叢,鴛瓦霜華凍。 獸炭爐圍羊羔酒,共醉笙歌錦帳中。病翁固窮,冷落了梅花夢。
花徑相逢,眼期心諾情如昨。怕人疑著。佯弄秋千索。 知有而今,何似留初莫。愁難托。雨鈴風鐸。夢斷燈花落。
薔薇開欲謝,峭寒漸少,軒檻俯晴沙。先來愁未了,又聽一聲,新闋落漁家。徘徊佇立,似玉笛、三弄昭華。春晝長、暗懷誰寫,戲墨亂翻鴉。吁嗟。詩情猶念雋,酒興偏豪,記南樓月下。曾共樂、沈煙綺席,燭影窗紗。農香秀色知何處,甚忘卻、堤柳汀葭。空惆悵,無人共采蘋花。
冷逼疏簾,渾不似、今春寂寞。風雨橫,賞心歡事,總如云薄。柳眼花須空點綴,鶯情蝶思應蕭索。但繞庭、流水碧潺潺,車音邈。 懷往事,孤素約。酒未飲,愁先覺。甚中年滋味,共誰商略。芳草易添閑客恨,垂楊難系行人腳。謾幾回、吟遍夕陽紅,闌干角。
瀛洲風月十年馀,東出云堂典郡符。 更到煙霞最深處,分明景物是仙都。
似玉仙人,三載相見,西湖清客。擷不碎、一團和氣,只伊消得。雪里水中霜態(tài)度,臘前冬后春消息。看簾垂、清晝一張琴,中間著。 寒谷里,輕回腳。魁手段,堪描摸。喚東風吹上,蘭臺蕓閣。只怕傅巖香不斷,摩挲商鼎羹頻作。管一番滋味一番新,今如昨。
海天向晚,漸霞收馀綺,波澄微綠。木落山高真?zhèn)€是,一雨秋容新沐。喚起嫦娥,撩云撥霧,駕此一輪玉。桂華疏淡,廣寒誰伴幽獨。不見弄玉吹簫,尊前空對此,清光堪掬。霧鬢風鬟何處問,云雨巫山六六。珠斗斕斒,銀河清淺,影轉西樓曲。此情誰會,倚風三弄橫竹。
荊州早識高與黃,誦二子句聲瑯瑯。 后生好學果可畏,仆常倦談殊未詳。 學詩當如初學禪,未悟且遍參諸方。 一朝悟罷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流蘇垂翠幰,高低一色,紅紫等泥少。香山居士老,柳枝桃葉,飛梗屬誰家。好音過耳,任啼烏、怨入芳華。心情懶,筆床吟卷,醉墨戲翻鴉。 堪嗟。雕弓快馬,敕勒追蹤,向夕陽坡下。休更憶,青絲絡轡,紅袖裁紗。司空見慣渾如夢,笑幾回、索葦吹葭。山中樂,從渠恣賞鶯花。
人生何必求名,身閑便是名商處。臥云衣袂,何因自染,修涂塵土。世路羊腸,人情狙賦,翻云覆雨。把從前舊夢,倚闌重省,體更錯、添箋注。 況是吾廬江上,也抵得、封侯千戶。高眠閑聽。鄰舟漁唱,倚闌農語。休望當年,溪邊俱載,隆中三顧。怕群鷗微覺,見人欲起,背人飛去。
繩河催渡涼蟬早。玉纖低按春鶯小。舊譜巧翻新,知音能幾人。 柔腸縈雁柱。訴出秋心苦。彈罷悄無言,一庭風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