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山神女祠歌:送神
紛進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瓊筵。
來不言兮意不傳,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紛進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瓊筵。
來不言兮意不傳,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眾神紛紛在堂前起舞,目光眷戀地望著華美的筵席。神來時默默無語,心意也未能傳達,忽然間云收雨停,只見青山依舊,綠水緩緩流淌。
紛進舞:紛紛進來舞蹈。
眷眷:眷戀的樣子。
瓊筵:華美的筵席。
倏:忽然。
潺湲:水緩緩流動的樣子。
此詩為祭祀魚山神女時的送神曲。古代祭祀活動盛行,人們通過祭祀神靈來祈求福祉、消災解難等。詩人參與或目睹祭祀魚山神女的儀式,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神,生動描繪了祭祀送神的過程和場景。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古代祭祀文化和相關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色。
芳名依舊水中仙,昨是今非劇可憐。不向清流藏色相,甘從濁世結塵緣。玉骨冰姿無限媚,班香謝雪有馀妍。東鄰姊妹多含妒,鎖住春心過六年。
呼朋萬里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斷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憑高一灑衣,望遠此何時。正是中元節(jié),兼聽游女悲。杯干旋可酌,曲罷更題詩。愿將北流水,彈與鐘子期。中丞緩定后,攜我共登臨。所喜聞謠俗,非干懷壯心。山云低薄暮,樓日壓重陰。欲歸猶未可,此地有知音。
安香舞罷杜蘭催,水瑟冰敖各費才。別有傷心聽不得,珠簾一曲《紫云回》。
五云高處祝華封,名世禎期葉岱宗。大業(yè)千秋今董馬,中朝八座舊夔龍。乞身豈欲尋黃石,難老何須學赤松。見說泰階多氣色,蒲輪急為駕追鋒。
詩曲文章,任汝空留,數(shù)千萬篇。奈日推一日,月推一月。今年不了,又待來年。有限光陰,無涯火院,只恐蹉跎老卻賢。貪癡漢,望成家學道,兩事雙全。凡間,只戀塵緣,又誰信壺中別有天。這道本無情,不親富貴。不疏貧賤,只要心堅。不在勞神,不須苦行,息慮忘機合自然。長生事,待明公放下,方可相傳。
東邊覷了復西觀,拄杖重重話歲寒。帶雨一枝花落盡,不煩公子倚欄干。
寒馀北崦風,晴壓東闌雪。睡鳧香四泛、鄰煙絕。青門憶否,十里絲楊折。玉箋連夢闊。蠟苣灰枯,漢宮尚斗芳節(jié)。閒愁天與,杜宇聲聲血。和春催去棹,滄波接。危闌拍遍,才信哀歌切。中坐弦能說。說行路難,為君刻意傷別。
曉云低。是殘暑漸消,涼意初至。翠簾燕去,覺商飆天氣。凝華吹、動繡額,乍殿閣、金莖風細。夜雨籠微陰,滿綺窗、疏影響清吹。輕飔嫩細透衣。想宵長漏遲,香動羅袂。戲曾計日,憶賓鴻來期。杯盤排備宴適,乍好景、心情先喜。待淡月疏煙里,試尋巖桂蕊。
檐頭買雙兔,市店取斗酒。還家掃北窗,歡言酌親友。家貧氣未餒,禮薄情更厚。高吟金石裂,健筆龍蛇走。酒闌起出門,孤月掛衰柳。大笑各散歸,吾輩可不朽。官身縛簡書,此樂寧復有。悵望秦稽云,憑高一搔首。
賣冰聲喚小窗眠,夢想江南遠似天。記得年年今日事,并頭花下拜雙仙。
有籬可種菊,有琴可無弦。適趣不待聲,種菊真偶然。南山有佳氣,得意終忘言。薄酣空庭中,一笑涼風前。
岸曉樹光浮,晴江浩浩流。掉頭迷鳛部,彈指見巴州。汗漫非前計,蒼茫信壯游。獨來蘇李后,同路不同舟。
暗香凝,清露濺。雪里寒梅,逗出冰肌豐,疑雪疑花添與減。月冷枝頭,到眼新妝淺。去探梅,時未晚。欲盼君來,也祝春歸慢。卻恐花顏容易淡。花若多情,應待君來看。
天云卷炮車,橫波起濤頭。拔木如剪葉,況復一葉舟。鄉(xiāng)來不鳴條,醞藉仍風流。今也賈馀勇,浩蕩隳前修。萬籟忽自作,蕭蕭夜何其。悠然一寸闌,雪袞濤山飛。飛廉爾何事,狡獪取巧施。古井湛弗搖,鼓蕩終奚為。
野徑荒涼日欲晡,林棲水宿遞相呼。汀洲霜冷蒹葭老,山路秋高苜蓿枯。屈子壯心能忘楚,武侯遺恨在吞吳。便從海島尋蓬島,先向鵝湖下鵡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