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夜過鎮江寄題焦山自然庵
悤悤七載重來,江聲撼盡春魂醒。波飛浪立,一時變卻,月明風定。墨漬相思,履綦儻在,歸舟重省。嘆百年歲月,幾番戈馬,誰曾向、此間認。
絕羨頭陀趺坐,惜參透、禪龕幽靜。一床經卷,一瓶花露,一聲清磬。何日藏山,輕裝浮海,笑予苦命。漸潮雞喔喔,攪人陣陣,作懨懨病。
悤悤七載重來,江聲撼盡春魂醒。波飛浪立,一時變卻,月明風定。墨漬相思,履綦儻在,歸舟重省。嘆百年歲月,幾番戈馬,誰曾向、此間認。
絕羨頭陀趺坐,惜參透、禪龕幽靜。一床經卷,一瓶花露,一聲清磬。何日藏山,輕裝浮海,笑予苦命。漸潮雞喔喔,攪人陣陣,作懨懨病。
匆匆七年再次來到這里,江濤聲震撼,將春日的思緒驚醒。波濤翻涌,瞬間又變得月明星稀、風平浪靜。墨痕里還留著當年的相思,或許當年的足跡還在,乘舟歸來又重新回憶。可嘆百年歲月,幾番戰亂,誰曾真正在此處辨認過什么?最羨慕那苦行僧盤腿靜坐,可惜他參透了禪房的幽靜。一床經卷,一瓶花露,一聲清越的磬響。何時能隱居山間,輕裝渡海,笑我這苦命之人。漸聽潮雞喔喔啼叫,陣陣攪擾,讓人心生懨懨病意。
悤悤:同“匆匆”,形容時間短促。
春魂:春日的生機或思緒,此處指被江聲驚醒的春日情懷。
墨漬:墨跡,指舊時題字或書信留下的痕跡。
履綦(qí):鞋上的花紋,代指足跡。
頭陀:梵語音譯,指行腳僧或苦行僧。
趺(fū)坐:盤腿而坐,為佛教徒常用坐法。
禪龕(kān):供奉佛像或禪修的小室。
藏山:典出《莊子》,指隱居避世。
潮雞:報潮的雞鳴,因江潮有規律,故以此稱。
懨懨(yān):精神不振、困倦的樣子。
此詞當為作者夜過鎮江焦山自然庵時所作。焦山為江中小島,素以幽靜著稱。作者七年后重游,目睹江濤依舊、歲月更迭,結合當時社會可能的戰亂背景(“幾番戈馬”),觸景生情,借題自然庵抒發對人生漂泊、理想難遂的感慨。
全詞以重游焦山為線索,上片寫江景與回憶,感慨歲月與戰亂;下片慕禪靜而嘆現實,情感跌宕。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超脫生活的向往與現實羈絆的矛盾,是一首融景、事、情于一體的抒情佳作。
蘇子佯狂不自疑,漢庭籍甚莫言非。
放歌金馬居常醉,窮老滄洲不更歸。
浮世功名均夢寐,平生翰墨獨光輝。
壁間數字龍蛇動,神物通神亦恐飛。
萬古關山月,遙憐此夜看。
蛾眉空自嫵,叢桂不勝寒。
他日刀頭問,何時客寢安。
因之千里夢,共下白云端。
漢與匈奴如弟兄,猶傳敵騎向邊城。
數煩卿士親持節,始恨儒生妄請纓。
形勢倒懸方舛逆,計謀無益是縱橫。
古來賢哲多屠釣,公試咨詢策太平。
一歲還隨一歲來,立春人日競相催。
細細谷風能破凍,熙熙習俗似登臺。
初陽弄色明高柳,殘雪留寒伴落梅。
淮北風光元自好,壯心摧謝不勝哀。
玉殿鳴鞘辟寢闈,銀臺歸騎蹀霜蹄。
樓光已映朝霞動,樹色猶銜宿靄迷。
身貴承明翻厭直,歲窮樽酒幸招擕。
太常幾日休齋禁,亦欲從公醉似泥。
誅茅負郭楚人居,泌水衡門自有余。
數困米鹽希辟谷,素輕農圃重捐書。
絕糧尼父期先進,畫卦羲皇序古初。
千世風流尚在眼,百年貧病不欺予。
淮海由來草木夭,春工殊復自嬌嬈。
始知隋苑多佳麗,未覺吳宮久寂寥。
冰雪肌膚明綽約,云霞衣服潤飄蕭。
一枝漫取堪誰贈,老去風情不自聊。
不嫌臘過催人老,直恐春歸惱客愁。
柳眼梅心俱次苐,云容雪意與淹留。
歲窮楚俗依稀古,冰解巴江洶涌流。
遣興長須一樽酒,呼兒徑典敝貂裘。
聞道北窗開繪境,偶來歸思滿滄洲。
卷簾宿鳥驚初旭,隔浦疏林似舊秋。
夢憶清溪知幾曲,醉尋危磴欲三休。
何時又賜通中枕,與對云山盡日留。
辟疆園圃厭城闉,聞道池臺事事新。
自置一樽消永日,別留槃石待幽人。
雨添草色迷三徑,風散花香入四鄰。
亦欲肩輿乘興去,主人何必舊相親。
武夷曾孫塵外仙,手擕桂枝歸故山。
夸鄉始信一經是,衣錦不須三組還。
蓬萊觀書聊復爾,枳棘棲鸞殊未然。
野人放蕩辱先進,慚愧竹林諸阮間。
半夜北風天反寒,倒衣驚問紫宸班。
云容不辨陰晴際,月色猶迷爽晦間。
獨喜鳴雞應鐘漏,正憐殘夢識江山。
濯纓簪筆初無補,空愧紛紛數往還。
城南風物似江湖,卜筑尤宜近水隅。
俗薄容垂真釣否,庭閑得種此君無。
關身調度惟存劍,適意圖書略滿廚。
心遠地偏俱可喜,免逢甲馬與塵涂。
云消華月滿仙臺,萬燭當樓寶扇開。
雙鳳云中扶輦下,六鼇海上駕山來。
鎬京春酒霑周燕,汾水秋風陋漢材。
一曲升平人共樂,君王又進紫霞杯。
不見張公子,春游分寂寥。
獨行愁楚澤,何處榜吳橈。
芳樹皆宜笑,垂楊總細腰。
一樽成強醉,四望欲魂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