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燭新 送周大尹
蕭蕭風雨歇,陡暑老涼肥,半清時節。畫船搖飏,江風澹、草青蘋黃葉。仙郎去也,悵花縣,清琴間絕。凝望處,萬里煙霄,人在九重天闕。
南云北斗雙鳧,隔白叟黃童,望歸心切。功名激烈。漫懊惱,枳棘鸞凰棲屑。東風漏泄,看紫誥文衣旌別。壺漿候,春水帆歸,明年三月。
蕭蕭風雨歇,陡暑老涼肥,半清時節。畫船搖飏,江風澹、草青蘋黃葉。仙郎去也,悵花縣,清琴間絕。凝望處,萬里煙霄,人在九重天闕。
南云北斗雙鳧,隔白叟黃童,望歸心切。功名激烈。漫懊惱,枳棘鸞凰棲屑。東風漏泄,看紫誥文衣旌別。壺漿候,春水帆歸,明年三月。
蕭蕭風雨剛剛停歇,突然暑氣消退,涼意漸濃,正是夏秋半清的時節。畫船在江面上搖曳飄蕩,江風輕拂,岸邊青草與蘋草間點綴著黃葉。仙郎(指周大尹)就要離去,悵然于這花縣之地,清越的琴音將因他的離開而斷絕。凝望之處,只見萬里煙霄,友人此去將如置身九重天闕的朝廷。南云與北斗下,您如雙鳧(指官吏升遷)遠去,留下白發老者與黃口孩童,都望您早日歸來。您追求功名的志向激烈,不必懊惱如鸞鳳暫棲枳棘。東風已泄露消息,看那帝王詔書與華服將為您旌別(表彰)。百姓已備好壺漿,等待著來年三月春水滿時,您乘帆榮歸。
玉燭新:詞牌名。
周大尹:周姓縣令,大尹為對縣令的尊稱。
陡暑老涼肥:突然暑氣消退,涼意漸濃。老、肥,形容暑氣減弱、涼意變濃。
花縣:典出《世說新語》,代指縣令治所,因潘岳為河陽令時遍種桃花而得名。
清琴:琴音清越,代指周大尹治理下的清簡政務。
九重天闕:指朝廷。
雙鳧(fú):典出《后漢書》,傳說王喬為葉縣令時,常乘雙鳧(野鴨)至京,后以雙鳧代指官吏赴任或升遷。
紫誥:帝王的詔書,因用紫泥封口而得名。
文衣:華美的官服。
壺漿:用壺裝的酒漿,代指百姓歡迎的熱情。
此詞為送別友人周姓縣令而作。周大尹或因政績突出被征召入朝,詞人在其離任時,于夏秋交替的江邊作此詞,既表達對友人離去的不舍,也暗含對其仕途升遷的祝愿,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間交游贈別的文化背景。
全詞以送別為核心,上片寫離別場景與悵惘,下片轉而以典故、想象表達對友人升遷的祝賀及歸期的期待,情感真摯,用典自然,語言典雅,展現了宋詞中送別詞融景、事、情于一體的藝術特色。
西風催逝水,一片布帆輕。渺渺江鷗去,離離錦樹明。興高偏有恨,秋老最關情。咫尺溪南路,天留訪戴行。
清風借響松筠外,畫隼停暉水石間。定掩溪名在圖傳,共知軒蓋此登攀。
石城鐵城不可猜,長江東逝打城回。若教道德為城郭,天險還應飛不來。
小窗幽,漏滴靜。淡碧銀河韜影。蛬聲急,似寄語秋人,寫將清景。繞臺階,咽翠梗。四壁蕭蕭凄哽。開簾望,正片月西傾。數星光炯。坐倚青燈,悵此夕,商音漸警,眾芳將盡。落葉興悲,滿地露華冷。涼籟喧金井。念取無衣,秋夢頓醒。待將心訴與滄溟,天闕云隔夜正永。
笄袆有杵臼,誓死竟何如。靡慝惟髧彼,能成賴藐諸。歌殘黃鵠后,賦就白華馀。母德輝彤管,幽芳可特書。
乾坤獨得氣之清,字字珠璣落筆成。賦就鹿鳴夸玉振,采來骕頜作金聲。千般靈秀江山毓,萬丈風華日月爭。安得高軒頻過我,心香瓣瓣祝先生。冠蓋文章絕世姿,優游何處不相宜?仙舟雉水浮來逸,烏帽龍山醉后思。豹僅半斑窺未足,貂慚兩尾續尤遲。乘風破浪非無志,但恨今生是女兒。
人日雪初晴,朝暾映雪明。巳占吾道泰,更喜物華清。霽景融金殿,陽和布玉京。共知調燮在,四海荷升平。
雪山層層,雪澗冷冷。瞿曇過去久矣,今宵誰睹明星。奇哉,低聲,恐成妄語誑眾生。
恂恂公子,美色無比。誕姿既豐,世胄有紀。平南之孫,奮威之子。
云頭落日半規明,林際炊煙一抹橫。
秋氣迎節至,涼雨乘高風。車馬散北闕,冠蓋會南宮。從吏殆成隱,玩歲復將窮。簿書幸無他,談笑偶多同。郎選冠一時,史才映群公。著書駭深妙,聞道惴顓蒙。但愿竊馀論,常此樽不空。寄跡三署老,不慚顏與馮。
欲到大賢地,須循下學工。文章深講貫,道德細磨礱。
珠簾不卷上銀鉤,獨擁殘釭坐小樓。窗外蕉聲階下雨,聽來點滴在心頭。
宿宿俱投寺,行行莫問津。麥波搖落日,花雨戀殘春。水國攻農事,禪房清世塵。鄉心與野意,從此往來頻。
之子端居亦學禪,新聞丈室市亭邊。光吞萬象非明日,香散千葩是凈天。大小羅浮當戶外,東西江水到門前。天親無著多兄弟,共話無生及暮年。嗟君獨有惠芳妍,才詠桃夭即斷弦。從父早敦黃鵠節,教兒先補白華篇。維摩座側惟天女,王母池頭是萼仙。他日尚書勞口授,漢皇恩賜及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