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禹門松徑
幽巖石徑苔痕曲,千峰染就高低綠。風激梵聲寒,松濤助夜湍。
云埋欹路斷,日落樵歸半。新筍接籬腰,吟情渡小橋。
幽巖石徑苔痕曲,千峰染就高低綠。風激梵聲寒,松濤助夜湍。
云埋欹路斷,日落樵歸半。新筍接籬腰,吟情渡小橋。
幽深的巖石小徑上,苔痕蜿蜒曲折;千萬座山峰被染成深淺不一的綠色。山風激蕩,傳來清冷的梵音;松濤聲仿佛助長了夜晚的急流聲。云霧籠罩,傾斜的山路被阻斷;夕陽西下,砍柴人已歸返一半路程。新生的竹筍高及籬笆半腰;詩興隨著腳步跨過小橋。
梵聲:佛寺的誦經聲。
欹(qī)路:傾斜的山路。
樵歸:砍柴人歸來。
接籬腰:新筍高度接近籬笆的腰部。
此詞當為作者游覽禹門(或為某地勝景,泛指有禹跡的山)松間小徑時所作。通過描繪夜晚山林的幽美景色,反映了作者游歷或隱居期間對自然的細致觀察與閑適心境,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史料記載。
全詞以“松徑”為核心,從苔痕、千峰寫到松濤、梵音,再至云路、樵歸、新筍,由遠及近、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動靜結合的山野夜居圖,主旨在于展現自然之美與生活意趣,語言清新,畫面感強,是描繪山林勝景的小令佳作。
作態煙云欺病眼,媚人花鳥逆詩情。鬼才小占青林月,聽水來尋夜壑聲。
自君之出矣,燕去復燕歸。思君如荔帶,日日抱君衣。自君之出矣,草青復草黃。思君如魚鑰,日日守君房。
冰雪情懷未遽開,芝蘭風味已先回。故人隔歲無因見,一夜月明何處來。
三士憑空化鶴群,已將旗蓋兆三分。劉家門外樓桑樹,豈是荒唐讖所云?
鄰莊愛弟乍移居,竹里清泉為洗廚。裹餉欲殘喧鳥雀,斜陽拈出小枌榆。
白日遙看錦繡懸,重重樓閣隱青煙。化城或在諸天外,方丈長疑積水邊。每說神僧飛杖錫,更聞童女上樓船。西風日暮何蕭瑟,一度登高一惘然。
去年南郡賞元宵,歌舞聲中度畫橋。爛縵新詩誰記得,紅梅零落路迢遙。
孔翁四個親兄弟。小者二人傾逝。已后不須卜筮。想著先垂淚。死生生死如何避。早把家緣猛棄。物外行功積累。得得成仙位。
寄來春色情猶重,讀罷新詩興轉嘉。脈理貫通從詰曲,本根培植自英華。三生清絕先群品,一叚芳馨異俗葩。聞道南塘數株雪,更須騎馬到君家。
樹間不住鳴知了。惹得心煩惱。山河半壁已淪亡。試問投奔何處是家鄉。而今衣食都無著。生計將安托。昆蟲自是不知愁。哪里知吾艱苦正漂流。
驟驥下長坂,日月雙轉轂。容華易消歇,奈此光景速。結發與君歡,繡簾映華屋。芙蓉為君面,秋水為君目。佩君宜男草,飯君落英菊。誰知綽約姿,棄置在山谷。凄風偃蔓草,猶疑靡羅縠。皎月射危坡,哀烏號古木。安知下泉人,不念我幽獨。君無兒與女,誰為君斬服。白楊漸有芽,二月酒初熟。荒涼隧道外,徒使奔童仆。紙錢燒作灰,素手豈堪掬。拋殽在中野,秪充饑鳶腹。回風從西南,裊裊如紡軸。未知是芳?,瞻望令頞蹙。伉儷雖人合,乃亦系骨肉。顧彼雙飛鳥,安能不反復。語盡情未舒,聊以歌代哭。
都門殘臘候,拜命出彤墀。雪積千山迥,寒侵疋馬遲。棠陰遺愛在,清譽故人知。明到池陽日,應知滎水時。
酒闌歌罷翠簾遮,午夜烏啼月未斜。多少斷云心上事,結成香夢是梨花。
千里黃云一隼孤,關山飛越不須繻。生憎帝闕天心醉,忍見邊民淚眼枯?溯水沿流覓之子,存亡繼絕仗吾徒。何當重踏昆侖雪,共掬瑤池灌頂醐!
丞相勛名重斗南,講帷曾說舊師甘。一時奏劄多忠諫,百世賡歌繼美談。秦律乍除聞板蕩,孔墻中壞得肜戡。后生景行無窮意,斂手臨風讀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