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和赤壁詞
投鞭可斷,問江東、誰是千秋人物。兩點金焦環(huán)鐵甕,瓜步臨流插壁。千里乘風,一灣帶水,浪卷飛如雪。滔滔不盡,消磨幾許英杰。
一上燕子磯頭,旌旗風曳,畫角高城發(fā)。六代繁華成往事,自古誰無興滅。逝水東歸,片帆北去,老我霜華發(fā)。長江天塹,漁舟慣渡明月。
投鞭可斷,問江東、誰是千秋人物。兩點金焦環(huán)鐵甕,瓜步臨流插壁。千里乘風,一灣帶水,浪卷飛如雪。滔滔不盡,消磨幾許英杰。
一上燕子磯頭,旌旗風曳,畫角高城發(fā)。六代繁華成往事,自古誰無興滅。逝水東歸,片帆北去,老我霜華發(fā)。長江天塹,漁舟慣渡明月。
投鞭即可斷流,試問江東大地,誰是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金山、焦山兩點如環(huán),環(huán)繞著鐵甕城,瓜步山臨江而立如壁插水。乘風破浪千里,面對一灣江水,浪花翻卷如雪。江水滔滔不盡,不知消磨了多少英雄豪杰。登上燕子磯頭,旌旗在風中招展,號角從高城響起。六朝的繁華已成往事,自古誰能逃脫興衰更迭?江水東去不返,孤帆向北遠逝,我已白發(fā)蒼蒼。長江是天然的天塹,漁舟常在明月下悠然渡過。
投鞭可斷:典出《晉書·苻堅載記》,苻堅南征時稱“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形容兵力強盛。
金焦:金山與焦山,均為鎮(zhèn)江長江中的名山,金山今已與陸地相連。
鐵甕:鐵甕城,鎮(zhèn)江古城的別稱,因城墻堅固如鐵得名。
瓜步:瓜步山,在今南京六合區(qū)長江北岸,因形如瓜而得名。
千里乘風:化用南朝宗愨“乘長風破萬里浪”典故,喻指胸懷遠大志向。
燕子磯:長江三大名磯之一,位于南京東北,因形似燕子展翅而得名。
六代: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均建都南京(時稱建康)。
天塹:天然的壕溝,古人稱長江為“天塹”,形容其險要。
此詞應為作者登臨長江沿岸(如燕子磯、金山焦山)時所作,或為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而賦。通過描繪長江勝景,追思歷史,感慨朝代更迭與人生易老,反映了文人面對自然與歷史時的深沉思考。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或為明清時期,因詞中提及的“六代繁華”為南京特有的歷史背景。
全詞以長江為線索,上片寫江景壯闊、英雄消逝,下片由景及史、由史及己,層層遞進。通過古今對照,既展現(xiàn)了長江的永恒,也凸顯了歷史興衰與人世變遷的無常,是一首融合自然、歷史與個人情感的豪放詞作。
中書堂帖下諸城,搖首庭中號獨清。此后方知樞密事,從今北地轉(zhuǎn)相驚。
客路逢佳節(jié),無歡更益愁。前山造云日,登陟不因游。
誰家臨水亞朱扉,樓外風閑柳線垂。昨夜?jié)鳚鞔河晷。踊ㄩ_到背陰枝。
孤燈照長夜,膏盡燈影滅。劃見窗戶間,鮮鮮有明月。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鐙鱗。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卷帙桓譚富,篇章杜甫貧。乾坤容傲骨,海岳遂閒身。坐挾垂綸客,行招荷鍤人。一癡殊未厭,久已絕貪嗔。
惜此珊瑚玦,棲之薜荔床。青山圍坐密,白日放歌長。客久違朝籍,人誰問夕郎。駕車容一駟,何必更留良。
竹意吾為誰,山曰子非我。未知回孰賢,自贊午也可。
鳳凰山色鳳凰泉,山下泉邊有隱仙。同是荒榛埋沒久,一朝題目萬人傳。
長流下蒼梧,此地當關節(jié)。駐兵遏西賊,首尾困橫決。縱有桀驁資,難逃死鈇鉞。昔人多遠謀,戍甲豈虛設。承平日既久,什伍坐分裂。時見村落間,殘猺猶草竊。殺人無寧歲,焚黥蠶犁缺。不俟猖獗馀,生靈已摧折。馳書懇當?shù)溃瑩岵稜慷嗾f。痛念心欲寒,經(jīng)過指頻嚙。從來事姑息,寇亂無休歇。爝火堪燎原,其機當早滅。
一落泥途跡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長庚到曉空陪月,太歲今年合守心。相與齧氈持漢節(jié),何妨振履出商音。孤云倦鳥空來往,自要閑飛不作霖。
森森羽節(jié)導云軿,鸞背微聞縹緲笙。小隊《霓裳》多似雨,眾中誰是董雙成?
霜天云霧結(jié),山月冷涵輝。夜接故鄉(xiāng)信,曉行人不知。
罰籌滿把槽仍滴,鲙手千刀刃必迎。春若背教花不老,恣挨紅陣燥瑤觥。
雨待人來,星隨客聚,闌珊社約今重整。尺簡殷勤,青鳥遙墮紫荊,勞歸耕。鍵戶光陰,攤書意緒,枯筇久已疏荒徑。努力登樓,不見人海王城,暮云平。閣小江寒,但癡對、斜陽孤坐,拂簾懶問東風,今年過卻清明。幾陰晴。念故人千里,為道零秋蒲柳,瘦腰衰鬢,不似當初,汗漫心情。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