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
嶧陽借根荄,楚宮植堂窔。
欲制焦尾音,寫此同心調。
金井風乍來,深院月中照。
感秋若為悲,放懷且舒嘯。
嶧陽借根荄,楚宮植堂窔。
欲制焦尾音,寫此同心調。
金井風乍來,深院月中照。
感秋若為悲,放懷且舒嘯。
從嶧山之南移植來梧桐的根,將它種植在楚宮堂屋的深處。想要制成焦尾琴奏出妙音,來表達這心意相通的曲調。金井邊秋風突然吹來,幽深的庭院被月光籠罩。感慨秋意為何而悲傷,不如放寬心懷放聲長嘯。
嶧陽:嶧山之南。嶧山在今山東鄒城東南,《尚書·禹貢》載‘嶧陽孤桐’,指此處產優質梧桐。
根荄(gāi):植物的根。
堂窔(yào):堂屋的深處,指房屋角落。窔,幽深的樣子。
焦尾音:焦尾琴的琴音。焦尾琴為東漢蔡邕以燒焦梧桐木制成,音色清越。
同心調:心意相通的曲調。
金井:裝飾華美的井欄,常指代庭院中的井。
舒嘯:放聲長嘯,古人常以此表達胸臆。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從‘感秋’‘深院’等意象推測,或作于秋季。詩人于庭院中見梧桐,聯想起梧桐制琴的典故,觸景生情,借秋夜之景抒發感慨。
詩以梧桐為中心,借典故與秋景,由制琴雅事到秋夜感懷,最終以‘放懷舒嘯’收束,表達從秋悲中釋然的豁達。語言凝練,用典自然,情感轉折鮮明。
雪意知呈瑞,還欺客鬢星。悲歡隨處異,艱阻向來經。夢境翩蝴蝶,宗盟近脊令。盤餐更譚麈,足用慰漂零。
奧山及波上,游覽最清奇。石罅潮聲透,松陰海氣移。球官垂帶立,夷女戴筐馳。須鬢霜如此,來觀亦太癡。古剎如亭小,禪堂即客堂。僧衣能斷俗,席地可無床。供佛惟花蕊,烹茶半雪糖。此邦殊服食,何以慰愁腸。幸有奇花木,能將遠客招。佛桑然似火,鐵樹挺于蕉。野徑多叢竹,人家隔小橋。晝長無個事,步屟溷漁樵。海氣入樓腥,停云肯暫停。檐高惟聚雀,草茂只多螢。書帙因風亂,詩腸對酒醒。那堪愁夜永,雷雨撼窗欞。
姊弟雙飛待望仙,鳳幃元自賜恩偏。賞花夕夕陪銅輦,斗草朝朝費玉錢。秦苑綠蕪催夕照,梁園春雪憶華年。身名只合埋青史,何水何山認墓田。
十日澬城未出門,登車芳草暗平原。深紅淺白花無賴,轉為春光一斷魂。
十年磨鏃事鋒铓,始逐朱旗入戰場。四海風云難際會,一生肝膽易開張。退飛鶯谷春零落,倒卓龍門路渺茫。今日慚知也慚命,笑馀歌罷忽凄涼。
翠竹迎風舞,山童見客呼。如何清夜月,清興半分無。
拄笏西山興已濃,蚌溪邀我采芙蓉。客游舊有詩盟在,官冷新添野性慵。世路今方悲梗塞,家山暫許樂從容。等閒袖手棋枰外,紫電中宵掣劍鋒。
扶持根本恃綱維,嘆息論功到鼓鼙。蠢蠢潢池皆赤子,埋輪何必問狐貍。
遷轉春官入翰林,兩叨清秩受恩深。論思未有回天力,供奉空懸捧日心。六十故知年漸老,尋常唯覺病相侵。乞歸自是安衰劣,俯仰清風愧古今。病懷久與世相違,疏乞歸田詔許歸。辭闕猶沾光祿酒,束裝還有尚方衣。兩京水陸尋征路,三晉山河想舊扉。金馬玉堂回首處,青霄唯見五云飛。老病何堪污玉堂,乞恩優詔許還鄉。歸鴻絕漠情知遠,倦鳥投林意覺忙。但想溪山行處好,不妨園圃到時荒。退休自是升平事,祗道閒中歲月長。經世誰人志盡酬,古今回想興悠悠。即非有道身能退,自是無才老可休。歸騎遠尋天井路,輕帆先放潞河舟。家山到處知何日,汾水西風八月秋。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望時賢。宦情似水年來淡,鄉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魚在洪淵鳥茂林,從來誰識古人心。五湖高興應難及,三徑清風不可尋。希復卿云光舜日,幾調元氣作商霖。獨慚愚老歸休晚,猶撫遺編慨古今。竊第歸登潞水船,罷休從此又言旋。西涂東抺三千字,北去南來四十年。欣戚情懷渾索寞,升沉聲譽總悠然。彤闈紫閣如天上,依舊清汾數頃田。
秋雨。秋雨。釵剔銀缸無語。黃昏獨掩虛帷。月轉西樓未歸。歸未。歸未。門外猧兒驚吠。
海山翠疊青螺淺。暮云散盡天容遠。匹馬度江皋。北風生怒號。解鞍棲倦翮。皓月空庭白。何處小闌干。玉簫吹夜寒。
膠膠世事久經諳,肯著紅塵換翠嵐。騏驥捕鼷非所任,干將補履豈其堪。老無成事唯多懶,少不如人何更貪。花下一杯誰伴我,清風明月便為三。
香土曾埋玉骨清,夕陽芳草共愁生。東流一片西江水,隱約還聞嗚咽聲。
三春已過二春了,十日那無一日晴。已是飄零成老丑,更憐行樂負平生。
廟枕洞庭波,招魂薦楚歌。靈風鼠雀避,落日鹿麋過。東國終為沼,南兵不渡河。江淮形勝地,保障近如何。墓槚幾經秋,興亡一鐲樓。死應為厲鬼,生肯共金酋。吳越車書混,江淮戰伐休。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