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云御史舟中偶書
遭時致主期堯舜,
力道終身致孔顏。
出處兩途公試看,
幾時能放此心閒。
遭時致主期堯舜,
力道終身致孔顏。
出處兩途公試看,
幾時能放此心閒。
遇到好時世輔佐君主,期望能達到堯舜那樣的圣明;畢生致力于道德修養,追求孔子、顏淵的境界。出仕與退隱兩種選擇您且看,什么時候才能讓這顆心真正閑適呢?
遭時:遇到好時機。
致主:輔佐君主。
期:期望、希望。
堯舜:傳說中上古的圣明君主。
力道:致力于道德修養。
孔顏:孔子及其弟子顏回,代指儒家圣賢。
出處:指出仕(做官)與退隱(歸隱)。
兩途:兩種途徑、選擇。
此詩為云御史舟中即興所作,當創作于其任職期間。詩人面對仕途中的得失進退,結合自身對儒家理想的追求,在舟行的閑適環境中,觸發了對'出'(入仕)與'處'(歸隱)兩種人生選擇的深刻思考。
全詩圍繞'致君堯舜''學宗孔顏'的儒家理想展開,通過'出處兩途'的矛盾設問,反映古代士大夫在抱負與閑適間的精神困境。語言簡潔自然,情感真摯,是一首兼具思想深度與個人情懷的即興之作。
悲風何處起,散作斷腸聲。乘彼白云去,湖西問死生。四海方懸仰,一峰何可傾。平生不下淚,今日盡沾纓。問訊南川子,金牛有是非。憂為妻子地,淚濕故人衣。歲晚流言惡,天涯信使稀。西風吹落葉,故故傍愁飛。
庭樹露濃花氣濕。花里小樓雙燕入。明日是清明。春逢小雨晴。輕?浮草色。蒼筠密于織。竹陰借東家。苔階日影斜。
黃月東升黃日落,秋郊曠朗風蕭索。薄暮游蹤取路歸,猶將回馬瞻云壑。云壑萬重游不成,石棚穴漏泉流聲。曠觀亭已埋幽草,轉見千秋萬古情。
卷起湘簾小坐。水面錦鱗幾個。啖影出青萍,見了人人深躲。無那。無那。何處音書寄我。
圣朝開寶歷,淳祐四年春。生自前丁亥,今逢兩甲辰。黃粱一夢覺,青鏡二毛新。七十八歲叟,乾坤有幾人。死灰無復暖,槁木不逢春。近日愁多病,今年歲在辰。處喧如處寂,求舊不求新。笑問長河水,誰為不老人。江山一夜雨,花柳九州春。過節喜無事,謀歡要及辰。年年仍歲歲,故故復新新。把酒有馀恨,無從見古人。
指月拈花總是禪,悟來原不落啼筌。有人問我西來意,花在枝頭月在天。
瑞靄鐘靈闕,晴煙繞閟宮。萬山皆拱北,百水盡洄東。夭矯盤峰秀,紆回磴道通。俯看環眾象,遙睇極高崇。松柏丸丸直,岡巒面面同。恢弘思祖烈,建樹本神功。戰術無前略,謨謀啟后衷。揮蛇曾握劍,定鼎有遺弓。展禮威儀整,申誠俎豆豐。車書叨繼統,藐爾愧微躬。
山根短日墮寒影,溪上亂風吹結衣。自憐野性老尚癖,逢著梅花便不歸。
古關衰柳聚寒鴉,駐馬城頭日欲斜。猶去西樓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不辨官私兩部蛙,午馀猶未放蜂衙。凡才自分應題鳳,了事無能欲畫蛇。胥吏滿堂頭戢戢,文書信筆手沙沙。羔羊退食委蛇甚,投謁頻迂道左車。
剩欲寄書兼寄詩,病馀殊覺不能支。西山南浦風前恨,皖水灊山天外思。四海舊知寧我識,百年深契舍公誰。自違門第秋重老,華發蕭蕭異別時。
青城烏目一朝親,石室陰崖萬古春。術秘丹梯金作簡,藥收銀海月當茵。揮叱云煙鸞鵠馭,往來天地主賓身。應嗤土窟尸鄉叟,但解群雞繞屋馴。
考亭夫子安亭來,愛我溪上紅蓮開。手搖羽扇坐忘暑,戲折碧筒閒作杯。碧筒杯寬任鯨吸,卻嫌玉童催飲急。李云處世若大夢,杜曰舉觴須累十。白日欲下清風徐,我懷與世同卷舒。如何苦索題此扇,大呼墨卿當醉馀。為君遙想白鹿洞,那得武夷清景共。還期月夕究參同,似此前脩足珍重。
公車新奏牘,何自楚天涯。高士曾名郡,詞人此寄家。秀江分竹箭,小閣傍梅花。莫學南州隱,君王待賜麻。
誰言舊隱非,靜里且相依。綠樹城通苑,青山寺對扉。官閑休直早,客久夢還稀。是物春來典,唯存舊賜衣。幾夜頻聽雨,經春不見花。蘼蕪青渚燕,楊柳白門鴉。拙宦危機遠,工吟癖性加。閑坊車馬少,不似住京華。寂寞過芳時,幽懷只自知。袖無投相刺,篋有寄僧詩。鼠跡塵凝帳,蛙聲雨到池。疏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