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古五首 其三 荊軻
渴飲易水流,
猖狂獨長悲。
惜哉劍術疏,
奄去靡歸期。
渴飲易水流,
猖狂獨長悲。
惜哉劍術疏,
奄去靡歸期。
口渴時暢飲易水的流水,獨自懷著激憤的情緒長久悲嘆。可惜荊軻的劍術不夠精熟,突然離去后再無歸期。
易水:河流名,源出今河北易縣,戰國時荊軻刺秦王,燕太子丹在此餞行,高漸離擊筑,荊軻歌“風蕭蕭兮易水寒”。
猖狂:此處指情緒激越、狂放。
疏:生疏、不精熟。
奄去:突然離去。奄,忽然。
靡(mǐ):無,沒有。
此詩為詠史組詩之一, likely 創作于魏晉時期(以左思《詠史》風格推斷)。作者借荊軻刺秦這一歷史事件,既感慨歷史人物的命運無常,亦暗含對自身所處時代才士難展抱負的隱喻。
詩以荊軻刺秦為題材,前兩句渲染易水悲歌的悲壯氛圍,后兩句點明失敗因由(劍術不精),在歷史敘事中融入個人評判,短小精悍,情感深沉,是詠史詩中“以史為鑒”的典型之作。
上圣心唯赤子矜,
庶邦可以佐軍興。
自書政拙催科考,
今古舂陵復永陵。
發君西湖詩,繞看苦不足。
對花詠復嘆,所感有萬族。
花當答君問,圣句信妙獨。
苔枝非自妍,香色作眾鵠。
孑成天水遺,曾見六陵酷。
得存已大幸,豈敢避弓梏。
老桑坐龜燔,孔雀被牛觸。
君看世網底,羈紲盡臣仆。
囚山不須悲,皎皎在空谷。
但盟鐵石心,神全孰能辱。
萬樹丹楓色,亭亭映夕陽。
遠山晴更翠,寒菊晚猶芳。
竹戶云侵榻,松林鶴語霜。
禪心愛秋月,久坐為清光。
只身空后死,千卷未酬恩。
不辱看來世,貪生托立言。
無家稱馬糞,何史世龍門。
負石今愁晚,中宵吊屈原。
郢中自古號名州,地壓襄河擁上游。
月冷烏啼梅福宅,春深花發仲宣樓。
一時絕調誰能繼,千載雄風尚可求。
莫怨顯陵松柏暮,鐘山零落更堪愁。
棋廢機心息,書捐美睡多。
客來時淡話,酒后亦高歌。
甚欲江湖去,無如老病何。
平羌半輪月,依舊照漁蓑。
東風著意吹弦管,先送與、梅花暖。
參軍歲歲逢春懶,怎耐得、看燈眼。
無賴是、玉輪高碾,都照向紅樓人面。
一個揚州杜牧,早為迷香軟。
小院殘春。金鎖重門。花陰里、隔子回紋。彈琴清夜,待月黃昏。想那時情,那時事,那時人。
三年一瞬,兩情千里。似蓬科、飄泊江村。凄涼玉柱,慘淡金樽。看燈如雨,雨如夢,夢如塵。
忠義不易得,得之況一鄉。偉哉革除年,八公先后慨以慷,梓里千載生輝光。
王修撰,廣德亡。鄭行人,東平戕。蕭縣不受脅,力戰殉封疆。京師既陷徐盧執,同日又殺兩侍郎。
但見周公,不見成王。擲筆痛哭,大呼高皇。秦法未聞誅十族,得禍之慘無如緱城方。駢首八百七十人,焉能活我賢太常。
葉公指斥亦遭戮,至今史筆猶煌煌。舊聞祠中列林鄭,號為十烈同享嘗。不知何時去徐葉,毋乃討論未之詳。
我讀《遜國忠臣記》,內有刑部司務郎。自號塞翁亦臺士,夔慶萬里從奔藏。石樓顧老變名姓,扣角高歌《飯牛行》。春坊遭劓事非實,要亦節概殊尋常。
八忠十烈未足盡,俎豆增祀宜一堂。
吁嗟乎,金川門啟迎燕王,景隆之罪萬死奚足償。洪武養士三十載,可無義士扶倫綱。
君不見,赤城郡中忠烈氣,蒸作彤云萬丈芒。
黠鬼機械惡毒,
老人皮肉麻頑。
且摩麟肪止血,
不須獺髓滅瘢。
我行限山北,禪房即花坊。不見香海樓,壞垣猶許長。
山南花所都,溪流如羊腸。日晡悵延望,阻絕千蛾妝。
前僧果何脩,坐擁無盡藏。愛癡遞成障,薅惱聊汝償。
后僧操歙音,卓錫來錢唐。自言官府力,戟梃教堤防。
哀哉布金欲,負此凈妙香。何當刊戒律,鐫君雙短章。
畫角聲中欸乃歌,
野人應未許云和。
扣船我欲賡馀唱,
更沐西風雨一蓑。
朝來覽鏡一何衰,發禿容枯半白髭。
老態侵尋光景促,著鞭從此勿遲遲。
工夫一日不專精,面目塵埃已可憎。
何必鑒人明得失,青銅相對即良朋。
晚行叢竹下,
群雀忽驚飛。
一笑為回首,
拈花上翠微。
暑威尚熾,喜見新秋。
潘閬倒騎驢子,梵志翻著襪頭。
堪悲堪笑,自唱自酬。
有時乘好月,特地過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