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三十三首 其三
不屬內外與中間,
才落思惟入魔境。
大丈夫兒不自欺,
翻身坐斷毗盧頂。
不屬內外與中間,
才落思惟入魔境。
大丈夫兒不自欺,
翻身坐斷毗盧頂。
(真理)不歸屬內、外與中間,一旦落入思維分別便陷入魔境。真正的大丈夫不自欺欺人,翻身直上便占據毗盧佛頂的至高之境。
思惟:即思維、思考,指分別、執著的意識活動。
魔境:指迷惑、顛倒的境界,佛教中認為執著于分別妄想會陷入此境。
大丈夫兒:佛教用語,指發大心、有擔當、真正覺醒的修行人。
毗盧:毗盧遮那佛的簡稱,佛教法身佛,代表宇宙本體與最高真理。
此詩為禪宗頌古類作品,多為宋代禪僧闡釋禪理而作。旨在破除對內外、中間等二元分別的執著,強調超越思維局限、直契本心的禪修要義,反映了禪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的核心思想。
全詩以簡潔語言破除分別執著,強調真正的修行人需超越思維局限、直抵本心,體現了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直指心性特色,是禪宗思想的典型詩化表達。
江國從游地,花今幾度春。老唯羈客在,情獨使君新。未敢論傾蓋,應須托善鄰。如公真盛德,舉世更何人。
千里西吳一騎輕,君行應是我歸程。孤身漂泊辭知己,八口饑寒仗友生。繞澗松篁天竺路,滿湖菱芡下菰城。旅游到處羞貧賤,好向人前諱姓名。
夾泥花上燕巢邊,翠箔桑空蠶又眠。天氣才晴風候別,坐看盆藕出雙錢。燕子來時春又休,暖風吹綠上枝頭。繡簾不隔荼蘼月,香影無人自入樓。
藥欄花徑斷紅塵,坐閱升平五十春。繭紙有書皆晉體,錦囊無句不唐人。新圖寫就多酬客,美酒沽來只奉親。昨夜天涯憶君夢,西風吹過楚江濱。
長因南北嘆參辰,豈謂兒童抗主賓。地向紫芝篇里重,人看白發鏡中新。寒林松柏心空在,清廟圭璋體自純。何日西湖能載酒,為公重慶北堂春。
白沙寨下接飛霞,行至招提日已斜。睡覺忽聞山寨語,不知今夕離吾家。
琴罷杏壇長自舞,蹁躚何遽永相違。漫追坡老舟中夢,誰復丁仙海上歸。聲斷夜窗松月在,跡存春徑雨苔微。空留泮水蕭蕭冢,落日凄風鳥雀飛。
周生兩馬齊兩鞭,京指長安鎬在山。今夜尊前看秋月,明年秋月憶尊前。
世情今可見,此謫竟堪陳。偃蹇難容汝,文章不利人。清秋炎海外,落日大荒濱。莫更埋銅柱,功名老漢臣。
城頭欲上苦新泥,暖氣薰人軟欲癡。睡又不成行不是,強來看打洛神碑。
金陵自古帝王都,海宇于今混一區。虎豹九關通北極,鹍鵬萬里入南圖。長干柳暗馬如織,白下花明酒可酤。使節歸來應未晚,扁舟秋水滿江湖。
水色山容辨不清,才收積雨尚冥冥。家人自作端阻節,兄弟來登煙水亭。妨路新泥猶滑滑,如人短樹正青青。梨園弟子真堪笑,不唱靈均唱素貞。
何人獨立身堂堂,十八公子須髯蒼。凝冰不遣勢摧折,清籟時與髯低昂。蘭為兄兮雪為友,燕坐松間自呼酒。眼花耳熱鱗鬣生,千尺龍蛇入揮手。手中松月自離筆,已見云煙生蓊郁。儻非白晝堂宇空,真恐幽陰鬼神出。平生始識顏平原,堅苦絕勝甜中邊。世間畫史千金價,惜哉此松不多畫。
玉液流春暢白鷗,醉時不覺有離愁。軒昂兩袖乾坤窄,疑是陰陽之外游。金杯瀲滟漲蒲萄,玉頰潮紅意氣豪。一撮乾坤是何物,古今只解戲兒曹。
村外清溪曲帶橋,云林煙樹緣蕭蕭。行人共喜濃陰布,歸鳥飛從別浦遙。細水流花穿曉岸,應龍拖雨漲春潮。何人萬里新題柱,香霧淋淳玉棟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