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三十三首 其四
紅日杲杲,切忌尋討。拈得便用,無非是寶。
鄭州梨,青州棗,大抵還他出處好。
紅日杲杲,切忌尋討。拈得便用,無非是寶。
鄭州梨,青州棗,大抵還他出處好。
紅日照耀明亮,切忌刻意尋求。拿到便用,無不是珍寶。鄭州的梨,青州的棗,大抵還是因為它們的產地好。
杲杲(gǎo gǎo):明亮的樣子。
尋討:尋求、探究。
拈(niān):拿取。
出處:本源、來源地,此處指事物的原產地或根本所在。
《頌古三十三首》為宋代禪宗頌古類作品,多通過闡釋古德機緣、日常事物來宣揚禪理。此首創作于禪宗興盛的宋代,反映了當時禪僧以生活化語言破除執著、直指本心的傳教風格。
全詩以自然景象與生活物品為喻,強調無需刻意外求,本自具足、回歸本源即為珍寶,體現禪宗'平常心是道'的核心思想,語言通俗而哲理深刻。
西城春色靜年芳,靈沼文禽暖在梁。岸艤輕舟泛鹢首,路尋飛棧轉羊腸。杯心襯錦花留影,波面镕銀月迸光。曾倚披霄高閣望,清都自有水云鄉。
江潭月冷流清音。紫竹吹作蒼龍吟。含商引徵曲意深。曲意深,淚沾襟。關山遠,何處尋。
小橋流水曲闌西,悄悄寒鴉意欲迷。九畹滋蘭香一國,茶煙禪榻是幽棲。
已乘云氣翳鳳麟,六百馀歲無斯民。想像璧月何當親,虎頭摩詰俱泯淪。誰其畫者陸仲仁,遠紹乃祖高無倫。
青溪神女,別我多年矣。突地峨妝來夢里,夢在吳頭楚尾。亭亭玉杵腰纖,相思相恨綿綿。今夕仙云來只,與君一別多年。
湯羊內膳日差排,紅帖呼名到玉階。底事金吾呵不住,腰間懸得象牙牌。
鼉鼓沈沈虬水咽,秦絲不上蠻弦絕。常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艷秋河月。碧城冷落空蒙煙,簾輕幕重金鉤欄。靈香不下兩皇子,孤星直上相風竿。八桂林邊九芝草,短襟小鬢相逢道。入門暗數一千春,愿去閏年留月小。梔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佇苦留待君。
梅花初謝,雪后寒微峭。誰送一城春,綺羅香、風光窈窕。插花走馬,天近寶鞭寒,金波上,玉輪邊,不是紅塵道。玻璃山畔,夜色無由到。深下水晶簾,擁嚴妝、鉛華相照。珠樓緲緲,人月兩嬋娟,尊前月,月中人,相見年年好。
十丈層檐日腳留,香風吹滟曲江秋。石梁架海三山近,玉井移蓮八月稠。白雪高盤初縷鲙,青天露坐晚臨流。夾城飛觀煙云合,端覺身從物外游。
姑蘇一都會,井徑分龍鱗。風俗如鄆城,臧否朝朝新。況爾隨侍子,動與嫌疑鄰。延篤儻可師,不如陪古人。
伴愁絡緯一秋啼,老徑寒蕪望欲迷。敗紙鳴窗風獵獵,濕螢緣竹雨凄凄。勞生留味馀燈幌,涼訊牽懷剩菊畦。剪燭論詩沉舊夢,何時二妙手重攜。
六花出,一陽生。催凍木,吐寒英。棲遲谷巖里,凜如圣之清。
床弩天誅韓闥覽,劍鋒神助宋將軍。
玉淵橋下別君處,明月海邊生亂云。獨自歸來坐無寐,長空云盡月如君。
久借他鄉作故鄉,同詩同酒做商量。思向峨眉分尺地,留意,開窗昂首話云將。可惜眉山三父子,已死,只今還在在文章。天下已無人可說,零落,千年名福更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