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詩 其十九
槥車在道路,
征夫不得休。
槥車在道路,
征夫不得休。
運棺的喪車在道路上絡繹不絕,服役的征夫們得不到片刻休息。
槥(huì)車:載運棺材的車子。槥,古代指小棺材。
征夫:被征發服役的人。
不得休:不能休息。
應璩《百一詩》多作于曹魏時期,旨在針砭時弊。其十九可能創作于戰亂或徭役繁重之際,詩人通過'槥車'與'征夫'的意象,反映當時底層民眾因兵役、勞役導致的生存困境。
詩句以極簡筆觸勾勒戰亂/徭役下的慘狀,'槥車'暗示死亡頻發,'不得休'凸顯征夫之苦,短小精悍卻有力揭示社會矛盾,體現詩人對民生的關切與現實批判精神。
多端國事總如麻,抵壁投閽莫漫嘩。孔棘安知朋友怨,斯饑豈為候人嗟。祇憐碧血時難守,長恨丹青日未加。更憶魯連天下士,微言獨令古今誇。
又是西風趨夢域,重樓不意立昏黑。一星與我結蕭森,或喜或悲誰且憶?
青山何處倚鳩藤,回首塵埃幾折肱。林下一壺誰共醉,淵明只好對高僧。
不凍肩山聳,方暄鬢雪濃。或云壽者相,敢道德人容。補助無靈藥,扶持賴瘦筇。傍觀莫相笑,年事合龍鐘。恰才猶兩髧,倏忽已雙皤。昔似衛洗馬,今成郭橐駝。窩中老康節,龕里活彌陀。縱使加冠劍,其如丑怪何。
薄莫雨初作,客愁行路難。長風吹短發,平地走驚湍。云氣千山暝,松聲五月寒。小窗僧話久,亦學坐蒲團。竹院亦幽雅,參禪愧未能。夢回僧枕雨,花落佛龕燈。風響過墻竹,窗搖掛樹藤。裁詩題素壁,聊爾記吾曾。
生涯簞食與囊漿,空憶朝回衣惹香。筆去馀才猶可賦,酒來多病不能觴。松窗雨細琴書潤,槐館風微枕簟涼。正與文君謀此渴,長沙美湩送予嘗。
豈意渴相如,俄為化子輿。平生一杯酒,活計百篇書。同舍遂欲盡,吾生不愿馀。如今念夫子,痛飲未全疏。扶上竹車去,知無再見期。誰能逃數定,不必恨歸遲。白發扶棺母,青年上學兒。亂來朋友少,灑血一題詩。
步步流泉引徑斜,竹籬深映兩三花。暖當蔬甲濃熏麝,煙薄枝頭翠作衙。已覺鄉心從此整,為憐春事幾分賒。驅車那惜沖風雨,記得歸鞭旋及瓜。
落花委蒼苔,飛絮沉綠水。榮華倏忽間,人生亦如此。今日白發翁,前日紅顏子。何事長奔波,終日不遑已。駕言秣吾馬,游戲長安市。層樓百花中,高闕五云里。冠蓋集芳園,歌鐘喧戚里。綺羅艷春風,夾道香塵起。人生俱作樂,不樂徒為爾。
知是午潮落,小溪嗚咽流。綠蘿留薄暮,紅葉報深秋。新月遠林角,夕陽高樹頭。平生丘壑意,一到一消憂。
只期橫直上,豈料戢鱗歸。抱玉終難掩,投珠安所希。秋風吹獨馬,落日照征衣。南到江亭上,還瞻北雁飛。
萬燈明不夜,鼓吹匝鰲山。一雨妒城郭,人回盡赧顏。
閉戶復閉戶,黃塵千丈生。不雨草無色,沖風人倒行。游子念鄉土,腐儒憂甲兵。狂吹不肯息,終夜為心驚。
蓬島煙霞合,琳宮日月開。洞陰常積雪,地古半藏苔。竹已成龍去,人因訪鶴來。欲飛王令舄,且醉葛洪杯。果熟經時換,炊香待夢回。晴光偏悅鳥,臘色尚欺梅。意靜寒泓水,心同槁木灰。鳳笙如可學,吹月上瑤臺。
自幼仍投老,相歡不解愁。政緣湖外別,負卻竹林秋。佳政真馀事,聞人說甚休。不應野水渡,橫此濟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