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其一
層巒疊巘浮空,斷崖直下分三井。蒼苔路古,鹿鳴芝澗,猿號松嶺。露浥鳳簫,煙迷枸杞,綠深翠冷。笑攜筇一到,登高眺遠,是多少、仙家景。
長念青春易老,尚區(qū)區(qū)、枯蓬斷梗。人間天上,喟然俯仰,只身孤影。世事空花,春心泥絮,此回還省。向瓊臺雙闕,結間茅屋,坐千峰頂。
層巒疊巘浮空,斷崖直下分三井。蒼苔路古,鹿鳴芝澗,猿號松嶺。露浥鳳簫,煙迷枸杞,綠深翠冷。笑攜筇一到,登高眺遠,是多少、仙家景。
長念青春易老,尚區(qū)區(qū)、枯蓬斷梗。人間天上,喟然俯仰,只身孤影。世事空花,春心泥絮,此回還省。向瓊臺雙闕,結間茅屋,坐千峰頂。
層疊的山巒在云端若隱若現(xiàn),陡峭的山崖直落而下,分流成三口清泉。長滿蒼苔的小路年代久遠,靈芝生長的山澗有鹿鳴回響,松林中猿猴在高聲啼叫。露水濕潤了似鳳簫的幽竹,煙霧籠罩著枸杞叢,滿眼都是深綠冷翠的色調。笑著拄竹杖來到這里,登高望遠,眼前是多么迷人的仙家勝景。常感嘆青春易逝,自己還如那枯蓬斷梗般漂泊無依。人間與天上,俯仰之間不禁嘆息,只剩孤身一人。世事如空中花般虛幻,春心已如沾泥的柳絮不再飄飛,此刻終于醒悟。愿在這如瓊臺雙闕的高山上,搭建一間茅屋,靜坐于千峰之巔。
巘(yǎn):大山上的小山,泛指山峰。
浥(yì):濕潤,沾濕。
筇(qióng):竹杖。
區(qū)區(qū):渺小、微不足道的樣子。
空花:佛教用語,指空中幻花,比喻虛幻不實之物。
泥絮:沾泥的柳絮,比喻心境沉寂,不為外界所動。
瓊臺雙闕:傳說中仙人居住的樓臺宮闕,此處借指高峻的山峰。
此詞或創(chuàng)作于作者經歷人生漂泊后,面對自然山水時的感悟之作。通過描繪山林仙景,反映其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與對隱逸生活的追求,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待考,當與文人寄情山水的傳統(tǒng)心境相關。
全詞上片以細膩筆觸勾勒山林勝景,下片轉向人生感慨,最終歸于隱逸之志。通過景與情的交融,展現(xiàn)了作者從傷懷到超脫的心理變化,語言清俊,意境高遠,是一首借景抒懷的佳作。
一到涼泉未擬歸,迸珠噴玉落階墀。
幾多僧只因泉在,
青山看著不可上,多病多慵爭奈伊。
三衢蜂蠆陷城池,八詠龍韜整武貔。
才諭危亡書半幅,死地再生知德重,精兵連譀覺山移。
人和美葉禎祥出,清威嚴令無纖壒,長路深山不拾遺。
七邑恩波歌浩渺,戰(zhàn)馬閑眠汀草遠,秋鼙干揭岳霞隳。
義為土地精靈伏,笙歌席上偏憐客,刀劍林中亦念詩。
縠渚美為長飲水,寵渥豈唯分節(jié)鉞,勛庸須勒上鐘彝。
神資天贊誰堪比,扶堯社稷常憂老,到郭汾陽亦未遲。
釋子沾恩無以報
雪壓千峰橫枕上,窮困雖多還激壯。
看師逸跡兩相宜,江樓曾見落星石,幾回試發(fā)將軍炮。
別有寒雕掠絕壁,好文天子揮宸翰,御制本多推玉案。
晨開水殿教題壁,唯師草圣藝偏高,一掬山泉心便足。
秀眉青目樹花衣,一缽隨緣智不知。佛與輪王嫌不作,世間剛有個癡兒。
萬水千山一鶴飛,豈愁游子暮何之。古今此著無人會,王積新輸更不疑。
雨氣蒙蒙草滿庭,式微吟劇更誰聽。詩逢匠化唯貪住,從茲還似歸回首,唯祝臺星與福星。
家在嚴陵釣渚旁,細漣嘉樹拂窗涼。難醫(yī)林藪煙霞癖,終期金鼎調羹日,再近尼丘日月光。
秋水蓮花三四枝,
我來慷慨步遲遲。
不決浮云斬邪佞,
真成龍去擬何為。
境靜江清無事時,紅旌畫鹢動漁磯。
心期只是行春去,自憐亦在仙舟上,玉浪翻翻濺草衣。
譽自馨香道自怡,相思嶺上卻無機。
荒渠葉覆深霞在,因思往事真堪笑,鶴背漁竿未是歸。
一宿蘭堂接上才,
白雪歸去幾裴回。
黛青峰朵孤吟后,
明朝江上空回首,
始覺清風不可陪。
一聽玄音下竹亭,卻思窗雪與囊螢。
只將清凈酬恩德,
不堪回首滄江上,萬仞廬峰在杳冥。
我見蘇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龍。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斗。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蟠屈身長八十尺。
游人爭看不敢近,頭覷寒泉萬丈碧。
分盡君憂一不遺,鳳書征入萬民悲。
風云終日如相逐,談諧盡是經邦術,頭角由來出世姿。
天地事須歸橐鑰,霞影滿江搖枕簟,鳥行和月下漣漪。
周秦漢魏書書在,郡中條令春常在,境外歌謠美更奇。
道者藥壚留要妙,應念衢民千萬戶,家家皆置一生祠。
錦溪光里聳樓臺,師院高凌積翠開。
深竹杪聞殘磬盡,
莫訝題詩又東去,石房清冷在天臺。
薝卜花紅徑草青,
雪膚冰骨步輕輕。
今朝暫到焚香處,
只恐床前有虱聲。
德符唐德瑞通天,曾叱讒諛玉座前。
千襲彩衣宮錦薄,未報君恩終必報,不妨金地禮青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