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臥聞舂聲二首
丘嫂羹存先戛釜,山僧齋竟始鳴鐘。孰知造物獨憐我,一日未嘗無夕舂。
妄想說梅猶止渴,真聞舂米固忘饑。未論炊熟香生甑,已覺抄來雪滿匙。
丘嫂羹存先戛釜,山僧齋竟始鳴鐘。孰知造物獨憐我,一日未嘗無夕舂。
妄想說梅猶止渴,真聞舂米固忘饑。未論炊熟香生甑,已覺抄來雪滿匙。
長嫂為保存羹湯先刮響了鍋,山寺僧人用完齋飯才敲響鐘。誰知道造物主偏偏憐愛我,一天里從未斷絕過傍晚的舂米聲。空想畫梅還能止渴,真聽到舂米聲確實忘了饑餓。不用等飯蒸熟甑中飄香,已覺得舀來的米像雪滿了湯匙。
丘嫂:長嫂。據《漢書》載,劉邦微時呼其長嫂為丘嫂。
戛釜:刮鍋,戛(jiá),敲擊。
齋竟:齋飯結束。
夕舂:傍晚的舂米聲,舂(chōng),搗米去殼。
說梅止渴:化用“望梅止渴”典故,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甑(zèng):古代蒸飯的瓦器。
抄:舀取。
此詩為蘇軾晚年病中所作。蘇軾一生歷經貶謫,晚年多病,但仍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詩中“臥聞舂聲”的細節,反映其于病中仍能從日常聲響中捕捉趣味,體現豁達心境。
詩以病中臥聞舂聲為線索,通過生活片段的白描,展現對平凡生活的珍視。語言質樸而富有情味,情感真摯,體現蘇軾“于細微處見真趣”的創作特色。
有身自覺皆為患,
了事從來卻號癡。
貧里定知強健樂,
未妨斗酒百篇詩。
無計河西尋杜家,
海棠空詠去年花。
煩君為謝郭少尹,
欲買纏頭迎犢車。
溪日照人明,溪風著鬢清。
一生長是客,半日詎留程。
綠水浮梁貼,青林古塔擎。
雖然異鄉國,聊爾寄歸情。
噤咋余寒睡起時,竹屏風架舊花枝。
酒兵放陣愁中出,詩格歸禪靜外奇。
鳥啄空階尋柏蠹,風吹間壁響桐絲。
從今始識爰居樂,不管身無養拙資。
風日朝來好,園林雨后清。游魚知水樂,戲蝶見春晴。草軟迷行跡,花深隱笑聲。觀民聊自適,不用管弦迎。
節候近清明,游人已踏青。插花穿戟戶,酤酒向旗亭。日迥林光潤,風回海氣腥。未知何處樂,歸路已嚴扃。
江左扁舟不可逢,束芻寧得詣林宗。
廬前白鶴將千歲,杖底峨眉第幾峰。
兵法早傳黃石秘,璽書頻下紫泥封。
知君綵筆難高臥,何許勛名在景鐘。
蕭蕭戎馬鳴,悠悠赴遐征。灑涕別親戚,前行有期程。骨肉恩難斷,負戈且吞聲。開邊報明主,寧顧死與生。
我非將門子,生本良家兒。少年事馳騁,射獵南山陲。邦家有急難,詔書下丹墀。跨馬出門去,立身當及時。
平沙浩漫漫,行邁不遑歇。父母生我時,豈知從戰伐。風吹隴頭樹,月照原上骨。成功勒燕然,千載名不沒。
笳聲與隴水,嗚咽夜復朝。后隊來何駛,前軍去已遙。天高月皎皎,野闊風蕭蕭。寧知主將略,不在弓與刀。
去年滅龜茲,今年斬樓蘭。不憂道里遠,但念衣裳單。北風卷沙雪,凄凄日夜寒。安邊在今日,焉敢辭苦難。
將以勇而決,兵以煉而精。信賞乃必罰,置死而后生。勿云古人長,勿視今人輕。一念茍忠義,活人有令名。
下馬滄海頭,磨洗刀上血。翻思殺敵時,奮勇肝膽熱。丈夫身許國,此心久已決。生當樹功勛,死當立忠節。
從軍二十年,歲月忽已久。百戰幸不死,朱顏成老丑。王事尚紛紜,故鄉空轉首。千人萬人中,誰人無父母。
六街花火,夜幕何明瑟。燈彩幻龍姿,縱真龍、此公非葉。百般簫鼓,鼓舞萬花開,勻慘綠,點殷紅,浪費天公筆。
萋萋春草,又見春波碧。忘卻在天涯,倒芳樽、連浮大白。今宵不易,悔未集詩流,吟七字,坐高臺,響徹梁間柏。
我家有恒產,八口飽未能。
我家有恒業,利薄賈益騰。
我愛讀我書,使我心有恒。
澹泊足養性,營求徒取憎。
矧此利所在,反覆不足馮。
我心祇危懼,省身惕履冰。
相思何夕此相逢,又報離筵郭外供。
客路交期驚晚合,馬頭詩興及春濃。
星辰夜靜勞瞻夕,江海風高憶住冬。
安得湖州千襪絹,贈君東去寫吳淞。
幾為物象添詩僻。
偊泛清溪李郭船,
路旁人已羨登仙。
看君不似南陽臥,
只似哦詩孟浩然。
郊原浮麥氣,池沼漾青蘋。
夏日臨橋望,薰風處處新。
就養真陽署,深藏異隱淪。
薄材安腐朽,同氣別風塵。
不患無知己,終愁遜古人。
逢君旋復去,相送意逡巡。
愁眼東西萬里情,
山云斜度水風清。
客行歲晚忽春盡,
看到枯林綠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