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男屼溫?迎于雁蕩溫守石牧之以詩見寄次韻
自諳趨拜力惟艱,
柯嶺歸休遠帝寰。
抱甕不能師老圃,
驅車猶足訪名山。
魚書入手慇勤后,
雁字排空杳靄間。
多荷主人期我意,
謝公遺跡愿躋攀。
自諳趨拜力惟艱,
柯嶺歸休遠帝寰。
抱甕不能師老圃,
驅車猶足訪名山。
魚書入手慇勤后,
雁字排空杳靄間。
多荷主人期我意,
謝公遺跡愿躋攀。
我本就深知趨炎附勢的艱難,如今在柯嶺歸隱,遠離了朝廷。雖不能像抱甕灌園的老人那樣安于舊習,卻還能駕車去探訪名山。收到你殷勤的書信后,抬頭望見雁群排空飛向云霧之間。十分感謝你對我的期待,我愿攀登謝公曾留下足跡的山水。
趨拜:指趨炎附勢或禮節性的拜訪,此處含無奈之意。
柯嶺:地名,詩人歸隱之地。
抱甕:典出《莊子·天地》,指守舊不知變通,此處自謙未能如隱士般超脫。
魚書:代指書信,古有魚傳尺素之說。
雁字:雁群飛行時排成“人”或“一”字,此處既指實景,也隱喻書信傳遞。
謝公遺跡:指謝靈運游覽山水留下的遺跡,謝靈運為南朝詩人,好游山水。
躋攀:攀登,此處指探訪遺跡。
此詩為詩人被迎至雁蕩山時,收到溫州太守石牧之的贈詩后次韻回應。創作于詩人晚年歸隱時期,彼時遠離朝廷,寄情山水,友人的邀請觸發了其探訪古跡、交流心意的愿望。
全詩以歸隱生活為背景,通過自敘心境、回應友人邀請,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向往山水的品格,以及與友人之間的真摯情誼,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
誰為施朱發妙裝,一灣流水貼斜陽。枝頭爛染征人血,秋色偏忴九月霜。試問風流專漢殿,何如搖曳向江鄉。題詩總覺君癡絕,猶為唐宮說短長。
我召公先到,公歸我亦行。三年如夢爾,一笑可憐生。野店緣山去,春風并轡輕。先愁饒水上,話別若為情。
漢江江上月,今夕去年看。尚憶峴山曲,秋城波色寒。故鄉仍節序,衰鬢且儒冠。桂子真誰種,天空落未乾。
江雨夜來歇,日出殘氛散。掩書下帷行,獨步涇邊岸。岸竹泛晴光,涇流亂以燦。清風吹瀏瀏,誰識水上渙。冷言正無聊,偶遇如此粲。因與陟崇崗,逍遙遠尋玩。澄波浩如天,青山卷若幔。是時秋谷登,嚴霜綠條換。益悲時節移,未由脫憂難。一身風塵羈,百年斯過半。何以自解顏,床頭理文翰。蠅頭數千言,一一手自竄。常約謝公屐,每笑阮生鍛。共吟只傷須,多書亦勞腕。有時或忘餐,終朝更遲冠。親朋邀以觴,爛酣豈須算。醉中感今昔,悲哉發一諺。歸來臥林榻,久矣成扼腕。長歌扣牛角,清夜何由旦。誰識梓人工,未解承移墁。飄零歲云晚,短發風中亂。茲辰偶游矚,浩然復興嘆。
古人名詩凡幾家,陰何徐庾皆清發。遂使少陵謫仙輩,深得黃初建安骨。爾來作者雖能鳴,此翁吐詞多正聲。百年英氣結詞賦,每日揮灑娛心情。鏡湖流水澄孤月,太華蓮峰積飛雪。千載黃鐘繡作花,三嘆朱弦響疏越。滄洲二卷俱可人,首首看來如有神。始知先輩老風格,不逐馀子徒清新。角巾野杖閑瀟灑,綠水清池思堪寫。愿得明時入帝京,閟宮清廟歌承平。
上方何處但聞鐘,深護林扉翠幾重。臥冷衲衣侵片石,行隨錫杖度千峰。松晴每下安巢鶴,潭暮時留聽法龍。更欲移禪沃洲去,微茫巖洞不曾封。
江之北共江之南,念念今宵兩不堪。風起皆從寒色去,獨留一水過伽藍。
朝送山僧去,莫喚山僧歸。相喚復相送,山露濕人衣。顥氣自澄穆,碧波還蕩漾。應有凌風人,吹笛君山上。天寒關塞遠,水落洲渚闊。已逐夕陽低,還向黃蘆沒。孤舟三日住,不見有人家。昏昏竹籬處,卻恐是梅花。
胡兒處處路旁逢,別有姿顏似慕容。乞得杏仁諸妹食,射穿楊葉一翎風。
欲向花邊把一杯,喜逢臘盡又春回。直饒百歲為期限,能見梅花幾度開。
迂疏已分老閩垓,松菊當年手自培。卻笑浮云無住著,誤含雨意出山來。
十載夷羊甚祖龍,周情孔思孰相逢。不辭殘缺成苴補,尚許高深入鑄镕。
四海盡王臣,多君歷苦辛。繩橋獨往路,雪嶺幾時春。哭子余枯眼,休官一病身。還聞有趣召,未許便垂綸。
早振詞林五色翰,廿年郎署忽彈冠。校書劉向成新序,判事姚崇起夏官。楚客不驚湖海闊,閩山能阻雪霜寒。他時召伯甘棠樹,只是南風荔子丹。
一番瘦筍羽林槍,松架陰陰盡日涼。繞屋云煙無定態,連山草木有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