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 其八
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
連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帶。
五色曜朝日,嘉賓四面會。
膏火自煎熬,多財為患害。
布衣可終身,寵祿豈足賴。
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
連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帶。
五色曜朝日,嘉賓四面會。
膏火自煎熬,多財為患害。
布衣可終身,寵祿豈足賴。
從前聽說東陵瓜,生長在長安青門外。瓜田連接成片,縱橫的田埂交錯,大瓜小瓜相互連接。五色瓜在朝陽下閃耀,賓客從四方聚集。油脂因燃燒而自我煎熬,財富多了反成禍害。粗布衣服可穿終身,寵信和祿位哪里值得依賴?
東陵瓜:秦東陵侯召平在秦亡后種的瓜,據《史記·蕭相國世家》載,召平為秦東陵侯,秦破后種瓜長安城東,瓜美,時人謂之‘東陵瓜’。
青門:漢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本名霸城門,因門色青,俗稱青門。
連畛(zhěn):連續的田畝。畛,田間的界限。
距:通‘拒’,到,至。阡陌:田間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
子母:指大瓜小瓜。鉤帶:連接。
五色:指瓜有多種顏色。曜(yào):照耀。
膏火:油脂燃燒的火,比喻自招的災禍。
布衣:平民所穿的粗布衣服,代指平民。寵祿:恩寵與俸祿。
阮籍生活于魏晉易代之際,政治高壓下士人多危。《詠懷詩》為其生平詩作總題,多抒憂生之嗟與對現實的批判。此詩約作于魏末,借東陵瓜典故,反映詩人對當時追逐名利之風的反思,表達淡泊自守的人生態度。
詩借東陵瓜由盛轉思,先繪瓜田繁茂之景,后指多財為害,強調布衣之安。由事入理,以小見大,批判名利追逐,體現阮籍對人生的深刻思考與超脫精神,是《詠懷詩》托物言志的典型之作。
蕭騷復蕭瑟,非筑仍非琴。天籟本無作,澹然千古音。
披衣晨眺秋已極,野意川心俱黯塞。扶桑倦旭罷朝升,炮車飛布窮天黑。泫然微雨濺波紋,霢霂穿簾不肯息。巖谷鎖煙彌平原,近山若隱遠山匿。無端南來重飄發,澎湃競舟欲斷纆。弱纜斜牽奈若何,愁看陰曀日西昃。吾歸至此不計時,默數幾與終風值。豈亦鬼神解相戲,故引長行客心逼。
君王慈儉不臨戎,國好長因漢使通。遙想南歸寒已盡,榆關草色正春風。
借得丹爐煮石泉,樓居一日近神仙。偶然吹笛下山去,又過人間五百年。
?扇新題寄遠篇,才開篋笥已堪憐。清風忽自蘭臺至,明月還從鄴下懸。佳客滿堂疏翰墨,美人千里共嬋娟。何因懷袖含香署,再使君恩出入偏。
鐘鼎園林志豈違,燮調批抹本同機。千年寶歷中興運,一幅紗巾處士衣。惠遠特容元亮飲,子皮懸想季鷹歸。小山無數叢生桂,共領幽香亦未遲。
鉅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祇相宜。還收北伐六奇計,歸作東游五勝詩。千里云山通夢想,十年笑語隔心期。擬憑浩蕩長江水,日落煙寒寄所思。中郎風調世間無,敢謂明時德不孤。掃地焚香詩得計,曲肱飲水道如愚。寄書只說游山好,臨老都緣學佛癯。白帝一來真漫浪,時人無用便題輿。
撮爾之洲蜈支島,指彈可去不可找。奇兀竟有日觀巖,如天下俯人寰渺。先生振衣生長風,波濤四面圍相攻。磐磐古石截嵩華,沖波弱若蜷瓢蟲。上視白云搖曳掠我發,前視海天之界手可抹。其間隱約蟠蒼龍,長胡怒角向我立。似欲載我汗漫游,六合九垓靡不及。小笑謝龍揖我手,此境吾心巋早有。但思歸去覓茅茨,茨中石案陳杯酒。
春光喚入百花叢,寒力平欺兩鬢蓬。吹亂眾紅還復整,海棠卻不怕東風。
西子湖邊楊柳花,隨風飄泊到天涯。青春遇著歸來燕,銜入當年王謝家。一種腰肢分外妍,雙眉畫作月娟娟。春風吹破襄王夢,行雨行云若個邊。
青山淡淡夕陽時,狂客扁舟只載詩。細雨一江菰葉老,西風兩岸柳條衰。雁橫秋影過荒戍,鴉帶寒聲落古祠。但說莼鱸滋味好,季鷹心事幾人知。
蟲網翻經室,苔侵影塔扉。坐空塵點劫,拂斷六銖衣。蜀道關山迥,支公緒業微。祇應湖上月,長見白云飛。
赤縣徵呼際,緇塵浩瀚間。事隨紅日出,心共白云閒。萬頃魚龍海,重霄虎豹關。人人瞻北極,處處看青山。
明朝子解去,昨日送茅維。芳草猶在望,素心還自持。旅魂花片片,人影髻絲絲。近日情如許,那為萬里悲。
大秀千峰菡萏開,玉梁高接九仙臺。預從山頂結茅屋,待等先生跨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