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歲九月廿日余偕同寅李由道羅象州過于馮佩之先生館因留小酌聯句三首 其三
賢主嘉賓豈偶逢,簿書閑暇此從容。便須燒燭供清夜,更愛聯詩到暮鐘。碧漢秋高鳴兩鶴,翠濤風涌落孤松。幾回歡會幾回別,怪得詩成興更濃。
賢主嘉賓豈偶逢,簿書閑暇此從容。便須燒燭供清夜,更愛聯詩到暮鐘。碧漢秋高鳴兩鶴,翠濤風涌落孤松。幾回歡會幾回別,怪得詩成興更濃。
何處難忘酒,王臣立藎方。
群邪終自直,萬死不摧剛。
社鼠旁難塞,龍鱗逆易傷。
此時無一盞,何以洗憂腸。
山頭喬木長山髙,山下泉深沒榜篙。
春牛畢耕已閑暇,春馬還有人游遨。
田中青旗署沽酒,道上雙孫扶白毛。
子有歸資好來比,我方飄泊可嗟勞。
經旬飄雨喜新晴,病馬緣畦取次行。
老態只應隨日至,春心無意與花爭。
山川滿目浮煙合,樓板侵天暮靄橫。
嗟我有身無處用,強攜尊酒入崢嶸。
天風變春和,晝日差夏永。
門闌閉無事,燕雀去益靜。
紛翻詩書帙,棄散懶收整。
時來就枕臥,復可取窺省。
心恬逐物閑,跡濶與世屏。
鮮鮮南山暖,秀色在修嶺。
茍嫌安坐慵,還可遠游騁。
自緣智能薄,反得閑暇幸。
交朋久相遠,疏懶欲誰警。
魚蝦無所能,動輒困人得。
蛟鯨能則乖,覆舟取人食。
龜龞能謂殊,刳剝同一劇。
龍不入網羅,亦不為人識。
朔磧云深憶舊行,心驚漢月忽騫翔。
江南水濶無天地,漠北沙寒有雪霜。
遠目送飛沉暮靄,西風吹影過斜陽。
衡南未到歸何日,須信張羅近稻粱。
家世無雙舊,材資第一良。山川儲地秀,日月合天光。
遠色抵千古,洪聲壓四方。道如天未喪,子讓世誰當。
文斧摩空運,儒工縮手藏。镕金斥淄石,截玉出端剛。
追復軒羲舊,裨縫典誥亡。夸傳爭噍噍,問望蔚堂堂。
章甫通期冠,緇裘詎合裳。計量遺丈引,收取竟尋常。
有漸雖宜賀,論才固在傷。偶來官簿版,何異任牛羊。
客有裝垂槖,時窮道括囊。貧才完豎褐,義不及妻糠。
劍折終羞屈,蘭移不改香。幸偷容足地,恥學及羮墻。
同日如無善,當年尚取狂。互鄉前事在,北面有先望。
十日九自病,偶平還苦吟。
萬金無枉志,千古有遺心。
靜隱支憑幾,寒搔髪解簪。
南風久寂寞,誰繼五弦琴。
一夜風聲驚屋破,四鄰叩壁呼我賀。
久知旱勢非所期,果見雨逐浮云過。
庭塘流注已有余,田畝不霑亦何奈。
雷嗔電笑竟何為,幽人空廢南軒臥。
二夷之來始何自,乘我中國方迷昏。各投陰誣張誕妄,尋附罅隙為株根。
例夸難能壓甚畏,釣博天下要推尊。其流汗漫已不制,尚自沖蕩洪其源。
一戎中侵欲內侮,猶遣萬甲疆場屯。何哉二戎日內壞,不思刷去仍資存。
嘗聞古人第氣類,皆以夷敵禽獸論。惜乎無倫弗禮義,幾希不得人相捫。
吾觀世之陷此者,不啻火立足向燔。豈期之子既自悟,不思跳出乃欲??。
余方往就西北食,聞子亦整東南轅。雖然去就固在子,安忍惜手不試援。
廄牧三年厭苦頻,況令持斧似行春。
民氓墮窳懷寬政,吏士因循倚近親。
被水田疇思貸種,經冬鰥寡待周貧。
想今愈有江湖興,亦欲同君一釣綸。
昔人戰血化為土,今人常懷昔人苦。
大江冥冥截海流,鐵甕城髙排萬虎。
乾坤未定龍蛇爭,日月須歸仁義主。
江山本不為英雄,英雄自負江山死。
二十男兒面似冰,出門噓氣玉蜺橫。
未甘身世成虛老,大見天心卻太平。
狂去詩渾夸俗句,醉余歌有過人聲。
燕然未勒胡雛在,不信吾無萬古名。
愛月開軒絕頂間,屹然危創壓層巒。
剪除群卉當簷盡,添得清光滿檻看。
亂石云堆秋色冷,老松風入夜聲寒。
十年夢寐江鄉景,杖屨終期日倚欄。
行子冠上塵,梁宋道傍土。塵逐冠敝損,人來還復去。
馬蹄日月長,踏盡西北路。近者何紛紛,姿狀頗秀舉。
傳言天子詔,士得四方赴。來如鵲翅翻,去若蠅頭聚。
市兒屈指計,過百日未暮。昔周方盛時,得士才十數。
唐虞此為盛,中復容女婦。昔何稱才難,今也寜異趣。
但恐所取異,今古殊尺度。夫君乃髙才,久有及物慮。
今又奮絕去,挺拔欲自樹。余窮非所知,久有山林素。
但無百畝粟,乃就群才賦。仕道得亦嗟,困窮失為懼。
二者各有命,予亦何所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