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教諭
三年別燕市,萬里喜相尋。祿少供親膳,官清任士林。板輿迎白發,芹舍擁青衿。莫謂蟠龍久,風云起碧岑。
三年別燕市,萬里喜相尋。祿少供親膳,官清任士林。板輿迎白發,芹舍擁青衿。莫謂蟠龍久,風云起碧岑。
尋芳長恨見花遲,豈意看花獨后期。
試藉落英聊共醉,為憐殘萼更攀枝。
清香肯以無人減,幽艷惟應有蝶知。
開謝兩城成悵望,傷春不到柳絲時。
東州負海圻,風物老依依。
歲熟鵶聲樂,天寒鴈過稀。
跨鞍驚髀骨,數帶減腰圍。
卻羨常夫子,終年獨掩扉。
驅馬渡寒流,斷澗橫荒堡。
槎危欲欹岸,花落多依草。
擊汰翫游鯈,倒影看飛鳥。
留連愛芳社,漸下西峰照。
謝墅多幽賞,華軒曾共尋。
人閑聊載酒,臺迥獨披襟。
水落陂光淡,城當山氣陰。
惟余桃李樹,日覺翠蹊深。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我昔所記數十種,于今十年半忘之。
開圖若見故人面,其間數種昔未窺。客言近歲花特異,往往變出呈新枝。
洛人驚夸立名字,買種不復論家貲。比新較舊難優劣,爭先擅價各一時。
當時絕品可數者,魏紅窈窕姚黃妃。壽安細葉開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傳聞千葉昔未有,只從左紫名初馳。四十年間花百變,最后最好潛溪緋。
今花雖新我未識,未信與舊誰妍媸。當時所見已云絕,豈有更好此可疑。
古稱天下無正色,但恐世好隨時移。鞓紅鶴翎豈不美,斂色如避新來姬。
何況遠說蘇與賀,有類異世夸嬙施。造化無情宜一槩,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偽,天欲鬭巧窮精微。不然元化樸散久,豈特近歲尤澆漓。
爭新鬭麗若不已,更后百載知何為。但應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秋風吹浮云,寒雨灑清曉。
鮮鮮墻下菊,顏色一何好。
好色豈能常,得時仍不早。
文章損精神,何用覷天巧。
四時悲代謝,萬物惜調槁。
豈知寒鑒中,兩鬢甚秋草。
東城彼詩翁,學問同少小。
風塵世事多,日月良會少。
我有一罇酒,念君思共倒。
上浮黃金蕊,送以清歌裊。
為君發朱顏,可以卻君老。
夜雪真空曉更飄,龍墀風冷珮聲高。
瓊花落處縈仙仗,玉殿光中認赭袍。
下直笑談多樂事,平時罇酒屬吾曹。
羨君年少才無敵,顧我雖衰飲尚豪。
伊洛多佳木,娑羅舊得名。
常于佛家見,宜在月宮生。
扣砌陰鋪靜,虛堂子落聲。
夜風疑雨過,朝露炫霞明。
車馬王都盛,樓臺梵宇閎。
惟應靜者樂,時聽野禽鳴。
孤桐百尺拂非煙,鳳去鸞歸夜悄然。
滄海風高愁燕遠,扶桑春老記蠶眠。
槎流千里才成曲,桂魄經旬始下弦。
獨有金人寄遺恨,曉盤云淚冷涓涓。
晴霞煦東浦,驚鳥動煙林。
曙河兼斗沒,沓嶂隱云深。
寒雞隔樹起,曲塢留風吟。
征失倦行役,秋興感登臨。
衡皋積涂迥,江蘺香露沉。
行矣歲華晚,歸歟勞嘆音。
久不見南山,依然已秋色。
悠哉川上行,復邀城中客。
木落山半空,川明潦尤積。
飛鳥鑒中看,行云舟中白。
夷猶白蘋里,笑傲清風側。
極浦追所遠,回峰高易夕。
觴詠共留連,高懷追昔賢。
惟應謝公興,不減向臨川。
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
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
非鄉況復驚殘歲,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
誰謂田家苦,田家樂有時。
車鳴繅白繭,麥熟囀黃鸝。
田家此樂幾人知,幸獨知之未許歸。
逢時得寵已逾分,報國無能徒爾為。
收取玉堂揮翰手,卻尋南畝把鋤犁。
一雨郊圻迥,新秋榆棗繁。
田荒溪溜入,禾熟雀聲喧。
燒出空槎腹,人耕廢廟垣。
閑追向城客,落日隱高原。
積雪照清晨,東風冷著人。
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時新。
貰酒閑邀客,披裘共探春。
猶能自勉彊,顧我莫辭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