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余彩震溪居留酌
秋水欲浮郭,
維舟便到門。
村舂隔鄰巷,
書聲在竹園。
花間時引步,
雨里一開尊。
盡日無人見,
焚香展話言。
秋水欲浮郭,
維舟便到門。
村舂隔鄰巷,
書聲在竹園。
花間時引步,
雨里一開尊。
盡日無人見,
焚香展話言。
秋天的江水幾乎要漫過外城,系好小船就到了友人門前。鄰家巷子里傳來舂米的聲音,竹園里飄出朗朗的讀書聲。在花間不時漫步,雨中打開酒樽共飲。整日沒有旁人打擾,點起香來暢談心聲。
維舟:系船。維,系。
村舂(chōng):農村中舂米的聲音。舂,把谷物的皮殼搗掉。
引步:漫步,信步。
開尊:打開酒樽,指飲酒。尊,同“樽”,酒器。
展話言:展開交談,暢談。
此詩應為詩人秋日探訪友人余彩震溪居時所作。溪居臨秋水,環境清幽,友人居所鄰近村巷竹園,生活氣息與書墨氛圍交融,詩人在此與友人共度一日,留下此作記錄相聚之樂。
全詩以“訪”為線索,描繪訪問友人溪居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田園生活細節的捕捉,展現了鄉村的寧靜與友情的真摯。語言質樸清新,畫面生動,體現了詩人對自然閑適生活的熱愛。
西風白露下清寥,岸柳江蒲取次凋。諸將旌麾非一統,大藩衣服變三苗。雄豪竊據皆屠狗,功業輿臺總續貂。棄馬獨知懷故櫪,天涯涕淚北辰遙。
三子俱匏系,將如此老何。吾方期跨灶,汝勿厭熬波。食檗心尤苦,鹽梅味主和。先民羞詭遇,不在獲禽多。
兀坐蒲團一個,啜馀茗粥七甌。竹色偏宜靜夜,松聲最喜清秋。
青年期豹變,白首聽龍吟。迥隔低昂位,終同報答心。晉陽云路遠,淮甸雨泥深。共得歸鄉土,天光幸照臨。
遍覽鶴山山水。不愧海陬名寺。禪房花木四時春,誰識個中風味。浮屠通曲徑,知幾度踏穿游屐。一聲清磬出云來,到此已忘塵世。
昔日趨烏府,君年正黑頭。家承今閥閱,世出古諸侯。夙有登車志,仍多為國謀。浚湖陳上策,平寇借前籌。澤國波瀾息,蠻江霧雨收。遙知鷹隼擊,曾與鳳凰游。跋涉三千里,勤勞五十秋。臺評通北闕,士論溢南州。廣海綏南服,湘潭控上游。三司勞贊畫,兩縣起歌謳。別駕恩初下,朝堂禮更優。上書才告老,拂袖即歸休。樂矣陶潛酒,飄然范蠡舟。春田苕水近,夏屋弁山幽。潔以蘭為佩,輕堪竹作兜。兒官從此大,孫孝復何憂。一日音容隔,群公涕泗流。西軒情脈脈,東勝夢悠悠。芝室人千古,花蹊土一抔。明公發潛德,勒石表林邱。
春夜一何永,置酒臨高堂。賓從列四座,廣樂奏東廂。清歌激流羽,琴瑟悲且良。高張發促柱,哀音不可詳。沈吟欲何待,酌醴不盈觴。人生天地間,辟彼隙駒光。世路豈不懷,坎?多所傷。乘時慎自保,為歡殊未央。
竹窗不是悠悠者,肥遁當年在荒野。墓田靈芝出九莖,瑞應從天豈云假。傳家舊富五車書,賢郎蚤躡青云衢。閭門駟馬當漢盛,高山深谷非秦馀。白發蕭蕭老彌壯,木假三峰儼相向。芝莖移置中峰前,旭日光生畫堂上。新安世家世所無,芝蘭奕葉千百徒。頗聞馀慶自疇昔,信知積善真良圖。階下孫枝更奇秀,京兆錦衣歸白晝。翁今已矣堂巋然,且捧霞觴獻慈壽。
紅桃始破顏,綠楊已堪把。想應城南道,日日多車馬。
十里橫山,一灣流水,東洲蕞爾孤村。移來田舍,山水對衡門。老我無能為矣,犁鋤事、付與兒孫。湖田上,黃梅雨足,蛙鼓□聲喧。親朋三四老,須眉雪白,言笑春溫。每攜手相過,清事閑論。坐挹山光水色,茅柴酒、傾倒夸尊。章臺路,馬蹄塵土,不到紫苔痕。
坐有重氈食有魚,眼能識字手能書。山于秋水船頭看,家在春波門外居。
謀身學業愧淵云,急退還慚谷口真。可是有生同冗長,真成無補費精神。抽簪早覺宏圖遠,側席時聞妙語新。共道徵君似顏子,升堂今日見詩人。
翠寒深處覆蒼苔,香霧霏霏晚自開。從此一筇雙不借,尋詩迎客幾徘徊。
孤槎昨夜叩吾關,天風吹度茱萸灣。人生聚散忽如雨,更開斗酒秋云間。山中細草綠于發,江上驚波高似山。使人對此愁朱顏,勸君何事不早還。君不見赤城明月白可掃,夜夜仙人吹佩環。況有瑤草可同攀,君胡自令雙鬢斑。
葛嶺云開青映天,瀟洲月上夜無煙。太守愛居山水郡,名流尤羨幕官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