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禪三首寄胡果 其二
百年都幾日,何事苦囂然。
晚歲倦為學,閑心易到禪。
病宜多宴坐,貧似少攀緣。
自笑無名字,因名自在天。
百年都幾日,何事苦囂然。
晚歲倦為學,閑心易到禪。
病宜多宴坐,貧似少攀緣。
自笑無名字,因名自在天。
人生百年能有多少時光,為何要如此辛苦喧鬧?晚年厭倦了求學問道,閑適之心自然趨近禪理。生病時正適合靜坐修禪,貧窮反而少了攀附因緣。自嘲自己沒有聲名遠播,卻因此獲得了‘自在天’的名號。
百年:指人的一生。
囂然:喧鬧、忙碌的樣子。
晚歲:晚年。
宴坐:靜坐,佛教指修行時的坐禪。
攀緣:佛教術語,指心隨外境流轉,有所貪求。
自在天:佛教中的天神名,此處借指無拘無束的自由境界。
此詩為劉禹錫晚年所作。劉禹錫一生歷經貶謫,晚年多病,轉而從佛禪中尋求精神慰藉。詩中‘晚歲倦為學’‘病宜多宴坐’等句,反映了他晚年遠離仕途紛爭、轉向內心修禪的生活狀態與心境變化。
全詩以日常瑣事入筆,由人生短暫的感慨引出對禪理的體悟,通過‘苦囂然’與‘閑心’‘攀緣’與‘自在’的對比,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安于禪境的人生態度,語言質樸而意趣深遠,是中唐文人禪意詩的典型之作。
梁王臺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飛入。
臺前斗玉作蛟龍,朝朝暮暮愁海翻。
長繩系日樂當年。芙蓉凝紅得秋色。
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疊??紅嵯峨。
水風浦云生老竹,吳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帖寒玉。
碧峰海面藏靈書,上帝揀作神仙居。
清明笑語聞空虛,鶴羽沖風過海遲,不如卻使青龍去。
猶疑王母不相許,
侵侵槲葉香,木花滯寒雨。
今夕山上秋,永謝無人處。
石溪遠荒澀,棠實懸辛苦。
古者定幽尋,呼君作私路。
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結濃煙花帶重。
蟾蜍碾玉掛明弓,阿侯系錦覓周郎,憑仗東風好相送。
紅羅復帳金流蘇,華燈九枝懸鯉魚。
麗人映月開銅鋪,五絲封青鳧,阿侯此笑千萬余。
南軒漢轉簾影疏,漏長送佩承明廬,倡樓嵯峨明月孤。
新客下馬故客去
火烏日暗崩騰云,秦皇虎視蒼生群。
燒書滅國無暇日,燒丹未得不死藥,拏舟海上尋神仙。
鯨魚張鬣海波沸,誰最苦兮誰最苦,報人義士深相許。
漸離擊筑荊卿歌,天授秦封祚未移,袞龍衣點荊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
方領蕙帶折角巾,杜若已老蘭苕春。
南山削秀藍玉合,鄭公鄉老開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嫩葉憐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淚。
粉窗香咽頹曉云,冰洞寒龍半匣水,一只商鸞逐煙起。
上林蝴蝶小,試伴漢家君。
飛向南城去,誤落石榴裙。
脈脈花滿樹,翾翾燕繞云。
出門不識路,羞問陌頭人。
御服沾霜露,天衢長蓁棘。金隱秋塵姿,無人為帶飾。
玉堂歌聲寢,芳林煙樹隔。云陽臺上歌,鬼哭復何益。
鐵劍常光光,至兇威屢逼。強梟噬母心,奔厲索人魄。
相看兩相泣,淚下如波激。寧用清酒為,欲作黃泉客。
不說玉山頹,且無飲中色。勉從天帝訴,天上寡沈厄。
無處張穗帷,如何望松柏。妾身晝團團,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覺長,頸粉誰憐白。矜持昭陽意,不肯看南陌。
去年陌上歌離曲,今日君書遠游蜀。
簾外花開二月風,想君白馬懸雕弓,世間何處無春風。
君心未肯鎮如石,西風未起悲龍梭,年年織素攢雙蛾。
江山迢遞無休絕,鴉鴉向曉鳴森木,風過池塘響叢玉。
白日蕭條夢不成
青驄馬肥金鞍光,龍腦入縷羅衫香。
美人狹坐飛瓊觴,有時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飛鳥。
自說生來未為客,長得積玉夸豪毅,每揖閑人多意氣。
生來不讀半行書,榮枯遞傳急如箭,天公不肯于公偏。
莫道韶華鎮長在
人間春蕩蕩,帳暖香揚揚。飛光染幽紅,夸嬌來洞房。舞席泥金蛇,桐竹羅花床。眼逐春瞑醉,粉隨淚色黃。
王子下馬來,曲沼鳴鴛鴦。焉知腸車轉,一夕巡九方。苦風吹朔寒,沙驚秦木折。舞影逐空天,畫鼓余清節。
蜀書秋信斷,黑水朝波咽。嬌魂從回風,死處懸鄉月。
雜雜胡馬塵,森森邊士戟。天教胡馬戰,曉云皆血色。婦人攜漢卒,箭箙囊巾幗。不慚金印重,踉蹌腰鞬力。
恂恂鄉門老,昨夜試鋒鏑。走馬遣書勛,誰能分粉墨。
青門放彈去,馬色連空郊。何年帝家物,玉裝鞍上搖。去去走犬歸,來來坐烹羔。千金不了饌,狢肉稱盤臊。
試問誰家子,乃老能佩刀。西山白蓋下,賢俊寒蕭蕭。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扇風。秋涼經漢殿,班子泣衰紅。本無辭輦意,豈見入空宮。腰衱佩珠斷,灰蝶生陰松。
蝶飛紅粉臺,柳掃吹笙道。十日懸戶庭,九秋無衰草。調歌送風轉,杯池白魚小。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zv蒙梨花滿,春昏弄長嘯。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撫舊唯銷魂,南山坐悲峭。
不見山巔樹,摧杌下為薪。
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塵。
情知一丘趣,不謝千里印。
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