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雪浪閣
昔賢辭簪紱,棲遁此山間。
臺館渾如舊,云蘿長自閒。
渚花明講席,溪月照松關。
因悟區中累,倦游吾亦還。
昔賢辭簪紱,棲遁此山間。
臺館渾如舊,云蘿長自閒。
渚花明講席,溪月照松關。
因悟區中累,倦游吾亦還。
古代的賢者辭去官職,隱居在這山間。樓臺館閣依然如舊,云氣藤蘿長久自在悠閑。水洲的花照亮講學的席位,溪中的月影映照松樹掩映的關隘。因此領悟到世俗的煩累,厭倦宦游的我也將歸返。
簪紱(zān fú):古代官員的冠簪和印綬,代指官職。
棲遁:隱居避世。
云蘿:藤蘿與云氣,形容山林清幽之景。
渚(zhǔ):水中小塊陸地。
講席:講學、論道的席位。
區中累:世俗中的煩惱與束縛。
倦游:厭倦仕途奔波。
雪浪閣或為古代賢者隱居講學之地。詩人登臨此閣,見臺館依舊、云蘿自在,聯想到先賢辭官歸隱的選擇,觸景生情,結合自身宦游疲憊的心境,寫下此詩以抒隱逸之愿。
詩通過描繪雪浪閣清幽景致,追慕先賢隱逸,表達厭倦世俗、渴望歸返的情感。語言質樸,意境清遠,情景交融,是隱逸主題的典型之作。
歲華慘淡月朦朧,夢入家中千萬重。一世死生勞想像,五更長短見形容。壑舟不系應長往,蕉鹿無憑莫再逢。回首渭陽何處是,城頭寒鼓起鼕鼕。
芙蓉青削海天中,去住吾生此斷蓬。轉世誰知金粟佛,憑高聊御太王風。十年兩度題詩過,千界諸山入眼同。莫遣淹留催落日,暮云天外亂歸鴻。
方丈盈前送八珍,山人不是此中人。試尋僧缽齋廚近,更喜園官菜把新。秋滿城頭看落葉,風吹酒面已生鱗。何時共過溪邊寺,雪夜扁舟發興頻。
公車有千乘,出則如云隨。所居能幾何,焉用千乘為。名馬致千里,奔趨若星馳。所守僅吾封,乘此將安之。我嘗陋周制,金玉豈其儀。過奢誠易敗,商車乃為宜。漢皇征大宛,將士實乘危。嗟嗟天馬歌,徒為千載嗤。
側臥艙頭風雨聲,起來微月暈窗明。遙知此夜君無寐,搴幔情懷舊未經。獨起無人和苦吟,千林月下轉蕭森。誰憐中夜山河寂,鐘落寒潭不可尋。
偉哉太仆起名儒,一住瑯琊十載馀。苜蓿雨肥晨考牧,梧桐月白夜觀書。達尊三備人咸羨,好句多吟我不如。珍重問安賢孝子,古來毋惜道途迂。
碧霄已覺少微明,帝所行看召老成。好夢謾依淮水去,秋風空見雪山輕。衣冠幾許披云霧,父老于今識弟兄。黃閣他年開月旦,想公終不解忘情。
六橋柳色翠迷津,畫舫遲移送酒頻。醉眼不知三月暮,賞心又度一年春。鶯諧急管催歌板,燕蹴飛花墮舞裀。年少莫將行樂誤,坐中半是白頭人。
瀟灑沅州舊憲臺,早秋持節自天來。池邊脩竹知誰種,窗外寒梅待我開。永日已應無兩造,清宵時復望三臺。知音更遇鹓行侶,客里如何不放懷。
聞君解印綬,將有山東歸。山東亦何好,毋使我愿違。陰陰壟上桑,下有雛雉飛。沄沄九江水,虎渡不敢威。一邑幾百家,夕寐恒敞扉。矧復饑癘馀,瘠者今始肥。奈何去斯邑,山水無光輝。老翁臥行轍,婦女扣馬鞿。馬鳴秋風高,載驅正騑騑。歌謠有遺思,因之拊弦徽。不恨去者遙,但傷來者稀。
聞道城中數萬家,暑深如火氣蒸霞。何如濯足溪潭里,閑數游魚踏白沙。
年來無夢到長安,肯羨吳儂作熱官。寂寂草堂深閉后,一編哀草注初完。
醉倚秋風笑自攻,偶來還去竟何蹤。已夫鳳鳥今不至,行矣鳣鯨非所容。且把心胸同伏虎,誰知頭角是真龍。歸乎伊畝殊難得,死爾西山尚有從。
無端邂逅邯鄲道,語及生平得數奇。何幸玄機猶不秘,分明托與夢魂知。
儒林祭酒魯靈光,白首專門杜濫觴。千古文章懸皎日,一生德業簡賢王。玉樓作記神先往,丹旐書名夜正長。喜有及門諸弟子,肯令端木獨居場。